故意杀人致死判死刑还要赔偿吗,废除死刑必要性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刑事辩护 编辑:苗泽延

一、故意杀人致死判死刑还要赔偿吗

故意杀人致死被判死刑后仍需赔偿。

从法律规定看,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付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等。这是基于民事侵权责任的要求。

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说,刑事处罚是对犯罪人触犯刑法的惩处,是公权力对犯罪行为的制裁。而民事赔偿是犯罪人对被害人及其家属因其犯罪行为所遭受损害的补偿,是一种私法上的责任。两者性质不同,不能相互替代。所以即使犯罪人被判处死刑,也不能免除其民事赔偿责任。

二、废除死刑必要性有哪些方法和措施

你的问题表述存在混淆。你问的是废除死刑的必要性,这是关于理由方面的内容,而非方法和措施。

从废除死刑必要性角度来看:

1. 从人权角度,生命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死刑不可逆地剥夺生命权,可能存在误判的情况,一旦执行死刑无法挽回。

2. 从刑罚目的来看,现代刑罚目的更多强调教育改造罪犯,死刑直接剥夺生命,没有给予罪犯改过自新的机会,终身监禁等刑罚也可达到隔离罪犯、维护社会安全的目的。

3. 从国际趋势而言,许多国家已经废除死刑或者严格限制死刑适用,这体现了一种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广泛传播。

如果是问废除死刑需要采取的方法和措施,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比如:

1. 先从立法上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范围,将死刑仅适用于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的罪行。

2. 逐步提高司法实践中判处死刑的证据标准和审判程序的严格性,以减少死刑判决。

3. 引导公众舆论,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认识到废除死刑在人权保障、刑罚目的实现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减少民意对废除死刑的阻力。

三、拐卖儿童判死刑合理吗

拐卖儿童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在很多情况下,判死刑有一定的合理性。

一方面,拐卖儿童严重侵犯儿童的人身权利,往往给被拐卖儿童及其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巨大伤痛。家庭从此破碎,儿童可能面临虐待、强迫劳动、性侵害等恶劣处境。这种罪行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从刑罚的报应性角度看,死刑是对这种严重罪行的一种强有力的回应。

另一方面,判处死刑也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在当前拐卖儿童犯罪仍有发生的情况下,死刑的威慑力有助于减少潜在的犯罪人实施这种犯罪行为的可能性。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从改造犯罪人的角度看,终身监禁等刑罚也可以实现剥夺犯罪人再犯罪能力的目的。但总体而言,鉴于拐卖儿童犯罪的严重性,判处死刑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具有合理性。

废除死刑必要性有哪些方法和措施呢

浅谈废除死刑的必要性

废除死刑的条件

废除死刑的优势和弊端

废除死刑的利与弊

废除死刑的坏处

废除死刑的有效性

废除死刑合理吗

废除死刑的局限性

废除死刑的优点

来源:临律-拐卖儿童判死刑合理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