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合同补充协议备案规定是怎样的
施工合同补充协议备案规定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备案主体与时间要求。通常由建设工程的发包方和承包方共同负责备案事宜。一般应在补充协议签订后的一定期限内进行备案,具体期限可能因地区而异,需遵循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备案所需材料。通常包括施工合同补充协议的原件及复印件、原施工合同的相关材料、双方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如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以证明签约双方具备相应的缔约能力和履行能力。
(三)备案程序。双方需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的备案机构提交备案申请及相关材料。备案机构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主要审查补充协议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与原合同存在冲突等。经审查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登记。
(四)法律后果。未按规定进行备案的,可能会影响补充协议的法律效力,在发生纠纷时,可能面临合同效力认定等方面的风险,也可能受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
二、认定无效施工合同的五种情形是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认定无效施工合同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形:
(一)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施工企业需具备相应资质承接工程,无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签订的合同无效。
(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这种“挂靠”行为严重扰乱建筑市场秩序,合同当属无效。
(三)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对于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招投标程序是法定要求,违反则合同无效。
(四)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订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转包、违法分包行为破坏了建筑市场正常秩序,损害了建设工程质量,相关合同无效。
(五)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的计价方式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也可能导致合同无效。如约定的计价方式低于成本价等,违背了法律强制性规定。
三、建筑施工企业不按照合同履行怎么办
当建筑施工企业不按照合同履行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协商解决。合同双方可就未履行部分进行沟通,明确原因和责任,协商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如确定新的履行期限、调整履行方式等,力求在友好协商基础上解决纠纷,这既能节省时间和成本,也有利于维持双方合作关系。
(二)发出催告通知。若协商无果,守约方可以书面形式向建筑施工企业发出催告通知,明确指出其违约行为及要求其在合理期限内履行合同义务,同时保留相关凭证。
(三)追究违约责任。若建筑施工企业在催告后仍不履行,守约方有权依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若违约行为造成严重损失且无法协商解决,守约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依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施工单位补充协议
●施工补充协议格式范本
●施工补充协议书
●施工补充协议的原则
●施工补充协议简单
●工程施工补充协议格式
●施工项目补充协议
●施工补充协议格式范本
●工程施工补充协议范本
●施工补充协议范本
●认定无效合同的必要条件
●无效建设工程合同的确认权归
●如何对无效工程建设合同进行认定和处理
来源:头条-建筑施工企业不按照合同履行怎么办,建设单位未按合同条款执行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