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中,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是怎么样计算赔偿的,交通事故责任赔偿比例

交通事故 编辑:毛瑞航

一、道路交通事故中,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是怎么样计算赔偿的

关于交通事故中的主要责任及次要责任的赔偿情况,可依照以下准则进行: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如若当事人负有主要责任,则需承担总损失70%的赔偿义务;而当当事人负次要责任时,则仅需承担总损失30%的赔偿责任。

2.若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辆或行人之间发生了交通事故,那么在机动车方面负有主要责任的一方,需要承担总损失80%的赔偿责任;反之,非机动车辆或行人负有次要责任的话,则只需承担总损失20%的赔偿责任。

同样地,如果机动车一方负有次要责任,其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总损失的40%;而非机动车辆或行人负有主要责任,其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则为总损失的60%。

机动车在发生交通事故并对他人造成损害时,首先应当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公司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若仍存在不足之处,则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进行赔偿;若机动车商业保险也未投保,则由侵权责任人负责赔偿剩余部分。

二、交通事故责任赔偿比例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完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及无责任。

相配套的赔偿责任比例分别为:100%、60%-90%、50%、10%-40%及0%。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主次责任的赔偿比例通常设定为7:3。

关于赔偿金额的确定,需根据事故所导致的损害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1.若未对受害者身体造成伤残,则赔偿项目应包含:医疗费用、误工费用、护理费用、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住院伙食补贴费用、必要的营养费用;

2.若对受害者身体造成了伤残,除了上述第1点所列的赔偿项目之外,还需额外支付: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用、被抚养人生活费用,以及由于康复护理、持续治疗而实际产生的必要康复费用、护理费用、后续治疗费用;

3.若导致人员死亡,除第1点所述费用外,还需支付:丧葬费用、被抚养人生活费用、死亡补偿费用,以及受害人家属办理丧葬事宜所需的交通费用、住宿费用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三、交通事故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

1.单纯性等级残疾所涉及到的赔偿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残疾补偿年数乘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乘以(11减去相应的伤残等级)除以10这个公式来进行计算。

2.对于多等级伤残的情况,我们需要采用综合计算的方式来确定最终的赔偿金额。

具体来说,就是按照伤者的残疾赔偿金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残疾赔偿金总额、赔偿责任系数以及赔偿指数等因素,并将其代入以下公式:C=Ct×C1×(Ih∑Ia),其中,∑的下标为i=1,上标为n。

在这个公式中,C代表了伤残者的残疾赔偿金额;Ct则代表了残疾赔偿金总额;C1则代表了赔偿责任系数,也就是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的责任程度;而Ih则代表了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也就是多等级伤残者中,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通常会用百分比(%)来表示。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伤残赔偿指数实际上是指伤残者应该得到的伤残赔偿比例,它是以伤残者的伤残程度比例作为基础来计算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交通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赔付

来源:头条-交通事故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