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天天讯问吗
留置期间并不一定天天讯问。
一方面,留置的目的是为了调查案件事实。在留置期间,监察机关会根据调查的进展情况安排讯问工作。如果有较多的线索需要核实、较多的问题需要询问被留置人员,可能会较为频繁地进行讯问,但这也不是必然天天进行。
另一方面,监察机关在进行讯问时也需要遵循相关的程序规定,要确保讯问的合法性、有效性。同时也要给被留置人员一定的休息、思考等时间,以保障其合法权益。所以,留置期间的讯问频率是根据具体案件的复杂程度、调查工作的需求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的,并非固定为天天讯问。
二、留置是否告知立案
留置是监察机关的一种调查措施。在留置实施过程中,监察机关会告知被留置人员立案情况等相关信息。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向被留置人员宣布留置决定,并告知其相关权利义务等内容,这其中就包括告知案件已经立案等必要信息。这是保障被留置人员的知情权,同时也是程序合法的要求。这有助于被留置人员清楚知晓自己被留置的依据是基于已立案的监察调查,使得整个监察调查过程在合法、透明的框架内进行。
三、留置权的认定
留置权的认定需从以下方面考量。
(一)留置权成立的积极要件
1. 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这里的占有必须是基于合法的原因,如保管合同、运输合同等。例如,在保管合同中,保管人基于合同合法占有寄存人的物品。
2. 债权已届清偿期。只有当债务人到了应当履行债务的期限而未履行时,债权人才有可能行使留置权。如果债务未到期,债权人不能留置债务人的财产。
3. 债权的发生与该动产有牵连关系。通常是指债权的发生与留置物存在基于同一法律关系的情形,如在运输合同中,托运人未支付运费,承运人可留置运输的货物。
(二)留置权成立的消极要件
1. 对动产的占有不是因侵权行为取得。如果是以侵权方式占有动产,不能成立留置权。
2.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不得留置的动产,不得留置。例如,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某些物品不得留置,就应遵守约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每天都会被审问吗
●留置后讯问的规定
●留置每天除了谈话,其他时间干嘛
●留置期间每天都谈话吗
●留置人员每天都会被审讯吗
●留置几天就调查结束
●留置人员每天都挨问话吗
●留置后讯问的规定
●留置问话会对人进行体罚吗
●留置讯问技巧
●留置是否告知立案人
●留置是否告知立案情况
●留置了是否说明已立案了
●留置后立案
●留置后会知道案情吗
●留置结果会通知家人吗
●留置会通知家属吗
●留置后一定公布
●留置必须先立案吗
●留置后立案是什么意思
来源:临律-留置权的认定,留置权怎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