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新规定处罚标准是什么,酒驾新规定2024
大家好,由投稿人常轩君来为大家解答酒驾新规定处罚标准是什么,酒驾新规定2024这个热门资讯。酒驾新规定处罚标准是什么,酒驾新规定2024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酒驾新规定2025
本报记者 陶玉琼
有读者在“秦观天下”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大家都知道喝酒不能开车,严重了可能还会受到刑事处罚。那么,‘喝酒’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少喝一点或者喝含有酒精的饮料后能开车吗?”
就读者反映的问题,记者采访了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张超 。
“‘酒驾’‘醉驾’的认定主要参考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依据规定,当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不足80毫克,但是大于或等于20毫克的为饮酒后驾车;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毫克的为醉酒驾车。另外,如果驾驶人员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以上的,将会被从重处罚。”张超指出,从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纳入刑事处罚范围后,近10年时间里,因喝酒开车导致的交通事故数量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对相关认定标准以及处罚规定不是很了解,甚至以身试法。“醉驾入刑,将原本的行政违法行为转变为犯罪行为,足以体现国家对此类行为的禁止和打击力度。因此,大家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开车前一定要避免酒精摄入。上述读者的提问并非孤例,很多人以为随便喝几口或者喝点度数不高的并不会有啥影响,殊不知,根据有关专家测试,大概饮用两瓶啤酒就会达到醉驾标准。所以,与其担惊受怕地试探,不如坦坦荡荡滴酒不沾。”张超强调。
“酒驾、醉驾的成本很高。”张超指出,依据现有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至2000元,并暂扣驾驶证6个月;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处15日拘留,吊销驾驶证,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我国对于醉酒驾驶的处罚更为严苛。对醉酒驾车的,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危害后果,都按照危险驾驶罪定罪量刑。具体讲,醉酒驾驶机动车辆的,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而且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的,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终生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另外,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驾驶证,终生取消驾驶机动车的资格。
“目前,查酒驾中的酒精监测仪器数据,仅是交警前期判断醉驾的方法,司法实践中以血液中酒精含量为判定标准,对于有醉驾嫌疑的司机必须进行抽血取证。”张超指出,呼气酒精检验结果一般不作为醉驾证据,但是当事人经呼气酒精测试酒精含量达到醉酒驾车标准,在提取血样前脱逃的,以呼气酒精含量检验结果为依据立案侦查。
作者:陶玉琼
来源: 陕西日报
酒驾新规定2015标准处罚
来源:齐鲁晚报
近日
一则“2021酒驾有新规”的文章
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很多车主信以为真,纷纷转发
近期交警部门辟谣
莫轻信这些“小道消息”
网传“2021酒驾新规”不实
所谓新规均为谣言!
1、小区停车、挪车,不算酒驾?
网传:“酒后在小区停车不会受到处罚,但要保证小区是封闭的。”
辟谣: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因此,向社会开放通行的小区、单位内部道路、公共停车场、地下车库等均属于道路的范畴。只要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了物理上的位移,即可认为驾驶行为已经完成。
所以,在小区、停车场挪车的行为在刑法上也会被认定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
2、紧急情况下,备个案就不算酒驾?
网传:“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突发疾病或者其他意外时,需要开车送人去医院急救,这个时候车主可以拨打110进行备案,就能开车送病人去医院。”
辟谣:事实并非如此。公安交管部门表示没有这个说法,处罚需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判定。如发生在2018年的“酒驾送重病妻子就医案”,经检察机关判定车主构成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但法官再三强调,“本案中发生的‘醉驾救人’,有其罕见的特殊性。”在现实当中,紧急避险要结合事发时的实际情况、当事人动机、行为后果等等综合考量,一般适用情况极少。
在此提醒公众,遇到紧急情况时,首先要遵守法律,第一时间向公安、卫生、消防救援等专业力量求助。
3、喝酒后车里吹空调休息,被扣分罚款?
网传:“很多车主因为在车内休息而被处罚。因为在新规实施前,只要车处于起步状态,就会被判定为酒驾。比如开空调、开车载音响都算发动车辆”。
辟谣:交警表示,如果仅仅只是饮酒后在车内休息,是不算酒驾的。但如果存在驾驶行为,造成车辆移动,如打火、放手刹等,一样会被追究责任。
饮酒(醉驾)驾车交通违法犯罪行为的认定,要符合3个条件:
1.血液酒精含量达到一定数值标准,即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小于80毫克的为饮酒;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毫克的为醉酒。
2.驾驶机动车。
3.上道路行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驾驶”的行为,主要是指车辆启动之后发生了物理位移。
但是有一种情况
驾驶人朋友很容易忽略
那就是“隔夜酒驾”
睡醒=酒醒?
那么
到底喝了酒多长时间
才不会被测出酒驾?
答案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不尽相同。由于每个人的酒精代谢能力、饮酒量、酒水种类等不同,体内酒精分解代谢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而最为稳妥的办法是:只要喝了酒,至少要等24小时后再驾车,以确保行车安全。
交警提醒广大驾驶员,酒后驾车不会以司机的自我感觉作为评判标准,也不会以酒后时间长短界定,而是以人体血液酒精浓度专业测试结果为标准。
2011年5月1日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正式将醉酒驾车行为纳入危险驾驶罪
追究驾驶人的刑事责任
目前,醉驾入刑已有十年
“2021年酒驾、醉驾成本”
要不要了解一下?
下面的酒驾套餐图解
都是重点,建议收藏
酒驾就是一条
底线、红线和高压线
一旦碰了
轻则伤筋动骨,重则粉身碎骨
在此提醒广大驾驶员
杜绝酒驾
珍惜生命
从我做起
酒驾新规定4种行为不再算酒驾
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醉酒驾驶:
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知识关联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为保障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依法惩处醉酒驾驶机动车犯罪,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侦查、起诉、审判实践,制定本意见。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
前款规定的“道路”“机动车”,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醉酒驾驶机动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一) 造成交通事故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或者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二) 血液酒精含量达到20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
(三) 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的;
(四) 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的;
(五) 有严重超员、超载或者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
(六) 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其他犯罪的;
(七) 曾因酒后驾驶机动车受过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的;
(八) 其他可以从重处罚的情形。
在现实生活当中,确实我们国家关于酒驾的这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已经做出了非常严密的处罚,通常情况下在醉酒驾驶之后,就需要判断一下血液当中酒精含量是否已经达到了醉驾的程度,因为酒驾和醉驾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处罚力度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酒驾新规定2024标准处罚
一、醉驾新规定有哪些规定
1、酒后驾车
酒后驾驶机动车延长了暂扣驾驶证的时间,时间为六个月,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增加了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的规定。
2、醉酒驾车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增加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针对该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酒后驾驶营运车辆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增加处十五日拘留的行政处罚,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醉酒驾驶营运车辆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该条款增加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5、醉酒驾车肇事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6、如何确定司机醉酒驾驶
北京市交管局法制处处长介绍,按照刑事案件取证的标准,对于有醉驾嫌疑的司机必须进行抽血取证。查酒驾中的酒精监测仪器数据,仅是交警前期判断醉驾的方法,通过对嫌疑人体内酒精含量的比对,作出具鉴定结论。 目前司法实践中以血液中酒精含量80mg/100ml作为饮酒与醉酒的分界线。
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20mg-79mg,属于酒后开车;酒精含量达到80mg以上,属于醉酒驾车。
用45分钟缓慢喝下一瓶啤酒,紧接着喝三杯茶,5分钟后测试结果,酒精含量就已达到60mg。如果这时开车,就已是酒驾。而喝完一大纸杯的红酒或白酒,便是醉酒。
7、醉驾入刑后处罚与之前有何区别
公职人员醉驾或将解职
现行法律规定醉驾处以行政拘留,是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受处的行为情节轻微,违法但不构成犯罪。
醉驾入刑法后,以后涉嫌醉酒驾驶的人员将面临拘役。专家称,拘役是一种刑罚,是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期限更长。
拘役与行政拘留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一是性质不同,一个是刑事处罚、一个是行政处罚。二是期限不同,行政拘留1日以上15日以下,数行为并罚不得超过20日;拘役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行为并罚不超过1年。三是后果不同,拘役是会给当事人留下刑罚记录,会对他们的工作、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如对律师、公务员、国企员工等面临的可能是丢掉工作的问题;相比来说,行政拘留的影响就要小很多。
这两者的区别是,一旦被判处拘役,就意味着他已经犯罪。
查处过程中当事人拒不出示身份证明、不提供姓名怎么办?
对已立案侦查的醉酒驾驶案件的,如果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对其刑事拘留;对于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的,可以其自报名移送起诉。
二、醉驾入刑,重在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将正式实施,醉酒驾驶将作为危险驾驶罪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
三、醉驾将以危险驾驶罪量刑
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将以危险驾驶罪入刑。最高检、最高法发布《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以下简称《规定》)提及上述内容。补充、修改了10项罪名,其中醉酒驾驶、飙车以“危险驾驶罪”入刑。对于醉驾行为,《刑法修正案(十》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同时,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对于醉驾新规定有哪些方面,对于现在国家法律对于醉驾的相关规定是重在执行,醉驾已经严重威胁公众安全,所以大家在饮酒之后一定不要驾车,不要以身试法存在侥幸心理,来挑战法律。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酒驾新规定处罚标准是什么,酒驾新规定2024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