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会产生哪些法律问题北京离婚律师-信金国,假离婚是不是犯法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俞琬瑶

  假离婚,是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本无离婚的真实意思而因双方通谋或受对方欺诈而决定离婚。假离婚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夫妻双方为达成目的合谋假意离婚也就是通谋离婚,另一种是是指一方为了达到真离婚的目的欺骗对方称是假离婚之后会复婚,从而使对方同意离婚,也就是欺诈离婚。

  假离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当事人为了躲避债务、申请政策房、逃避房产税、规避房屋限购政策等等,但值得提醒和注意的是,假离婚背后存在的风险要比其本身能够带来的利益更大,也引起夫妇之间的信任危机,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假离婚的相关法律问题。

  一、假离婚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关于假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我们需要分成不同的部分来谈,首先针对夫妻双方在协商假离婚之后签订的用于离婚登记的离婚协议,该协议是双方合意进行财产分割、抚养权分配以及离婚登记达成的协议,是正常发生法律效力的。

  也就是说只要办理了离婚登记的就在法律上宣告婚姻关系消灭,针对离婚协议中的内容除非是相关的财产分割事项存在欺诈、胁迫等法定情形,当事人从发现该情形之次日起一年内可以申请重新进行财产分割,其他内容正常发生效力。

  而针对夫妻双方对假离婚行为进行协商的协议书,例如其中规定了“协议离婚后达成目的就再复婚”之类的条款,这种约定是无效的,结婚与否是公民的人身自由同时也需要满足结婚本身具备的相关要件,在协议当中约束对方的婚姻自由并设置惩罚措施是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因此是无效的。

  二、用假离婚逃避债务合法吗?

  夫妻双方通过签订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以逃避使用婚内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债务的行为是不合法的,根据我国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相关规定,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的。

  也就是说,该类民事法律行为是自始不发生任何效力的,在涉及到相关纠纷时,人民法院可以直接认定离婚协议中为了逃避债务签订的财产分割条款无效并裁判相关债务由原有的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偿还。

  三、假离婚买房有什么法律后果?

  很多夫妇用假离婚的方式购买多套房产、规避房贷条件的限制、逃避房产税等等,但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国家对购房和房贷政策逐渐规范,这种方法已经很难那再行的通了。

  首先,国家的新版征信中心已经上线,征信记录会显示的更加详细,婚姻存续期间借贷的非主贷人也会在征信报告中体现其曾借贷购房,离婚后再次买房就属于已经有房有贷了,无法再对政策进行规避。

  其次,各地购房政策均开始注意到了假离婚购房这一现象并进行了限制,例如近期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规定了夫妻离异的,任何一方自夫妻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因此,针对假离婚买房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到不仅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而且可行性也在不断降低。同时必须要注意到如果假离婚变成真离婚,没有房产的一方很难得到补偿同时也可能会损失其应有的财产份额,即使双方在离婚时签订假离婚协议对房屋所有权进行,但相关条款并不具备对抗效力,很难保障权益。

  四、假离婚后对方出轨怎么办?

  假离婚的一个重要风险就是以后可能会遇到对方出轨乃至另行结婚的,甚至假离婚本身只是一种欺骗行为,只是为了成功的离婚并取得财产份额的一场设计好的圈套,另一方最终人财两空。

  一方当事人如果因为受到欺诈、胁迫而签订了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可以在发现该情形之次日起一年内对申请重新进行财产分割,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性利益。

  但是假离婚协议中的复婚和不能结婚等相应关于人身权利和自由的条款本身是不具备约束效力的,法律上也并不存在假离婚,一旦进行了登记就是真的离婚,也就是说如果离婚后一方拒绝复婚、再婚、出轨等是无法被约束的也不能因为假离婚协议取得赔偿,这也是很多案例中真实发生的问题。

  假离婚本身是一种规避相关规定、投机取巧的行为,但是其背后潜藏的法律风险是很大的。涉及到假离婚是否具有可行性、假离婚相关法律问题的具体处理,可以联系专业的律师团队进行专业和详细的解答。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假离婚会怎么样后果呢

假离婚会有什么后果是什么

假离婚现象及其法律后果

假离婚负法律责任吗

假离婚是不是犯法

假离婚有法律效应吗

假离婚触犯法律吗

假离婚有什么法律后果

假离婚会有什么后果是什么

假离婚会有什么风险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