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责任罪是指,重大事故责任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范嘉兴

重大事故责任罪是指,重大事故责任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大家好,由投稿人范嘉兴来为大家解答重大事故责任罪是指,重大事故责任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这个热门资讯。重大事故责任罪是指,重大事故责任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重大事故责任罪量刑标准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网友咨询:

  重大责任事故罪认定标准是什么?

  乔阳律师解答:

  重大责任事故罪侵犯的客体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安全。客观方面,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行为是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这里的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是指违反有关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主观方面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乔阳律师补充: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结果犯。行为人在生产、作业中虽然实施了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但如果没有重大伤亡事故或者没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只属于一般责任事故,不构成犯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

  (三)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四)其他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四条 【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组织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或者明知存在重大事故隐患而不排除,仍冒险组织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乔阳律师

上海三方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中国法学会会员,本科专业为刑事司法,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民商法学院,执业经验成熟。曾就职于上海前五亚洲前十五律师事务所。精通刑事辩护,婚姻家庭,劳动工伤,房产纠纷,金融证券,不良资产,合同纠纷。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重大事故责任罪判几年

内容提要: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核心的法律问题是“责任”。司法实践中两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二者之间不是画等号的。其次,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间接责任、次要责任对于定罪量刑的影响。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一、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基本规定:《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

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 【重大责任事故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犯罪构成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生产、作业安全。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既包括违反国家制定的关于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比如《安全生产法》等,也包括违反有关管理部门、行业制定的关于安全生产、作业的规章制度、操作章程等。

3、本罪的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但必须是与生产作业相关的人员,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4、本罪的主观方面为过失,既可以是疏忽大意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过失。

三、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立案量刑标准

重大责任事故罪通常属于多因一果的案件,对事故负有责任的人员众多,其中既有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责任人,也有间接责任人和次要责任人。在定罪量刑时,不能只考虑伤亡、经济损失情况,还要考虑行为人所负的责任情况。在第一档量刑幅度内,一般只追究对事故形成负有直接责任和主要责任的人员的刑事责任。在认定“情节特别恶劣”,不仅需要看造成的伤亡情况或者经济损失情况,还要求行为人承担“事故主要责任”。例如,造成三人以上死亡的,行为人对事故后果承担主要责任的,以第二档法定刑处罚,次要责任人以第一档法定刑处罚。(参考文章:《事故责任划分是否影响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成立》检答网)

1、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标准

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3)其他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重大安全事故的情形。

2、情节特别恶劣的标准

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情节特别恶劣,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百万元以上,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3)其他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四、重大责任事故罪案例

案例一:宋某某等人重大责任事故案(检例第95号)

2017年5月5日,长治市事故联合调查组认定宋某某、赵某某分别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直接责任,二人行为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建议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并建议对杨某等相关人员给予党政纪处分或行政处罚。2018年3月18日,长治市公安局上党分局对赵某某、宋某某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立案侦查,并于5月31日移送长治市上党区(案发时为长治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上党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该案相关人员责任不明、部分事实不清,公安机关结合事故调查报告作出的一些结论性事实认定缺乏证据支撑。

1、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赵某有责任,但检察机关认为无法确定赵某有责任。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赵某某对事故的发生负直接责任,认为赵某某在发现漏煤时未组织人员撤离而是继续清煤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公安机关对其以重大责任事故罪移送起诉。但是,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过程中,经自行侦查,发现案发地点当时是否出现过顶板漏煤的情况存在疑点,赵某某、冯某某和其他案发前经过此处及上一班工人的证言,均不能印证现场存在漏煤的事实,不能证明赵某某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有主观认识,无法确定赵某某的责任。因此,依据刑事诉讼法第175条第4款规定,对赵某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2、事故调查报告未建议对杨某立案侦查,但检察机关认为杨某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公安机关未对杨某移送起诉,检察机关认为,《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采煤工作面遇过断层、过老空区时应制定安全措施,采用锚杆、锚索等支护形式加强支护。杨某作为A煤业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全矿技术工作,其未按照上述规程要求,加强安全设计,履行岗位职责不到位,对事故的发生负主要责任。虽然事故调查报告建议“吊销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但行政处罚不能代替刑事处罚。因此,依法对杨某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予以追诉。

【指导意义】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报告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应结合全案证据进行审查。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作出的事故调查报告,与收集调取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相关证据材料一并移送给司法机关后,调查报告和这些证据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调查报告对事故原因、事故性质、责任认定、责任者处理等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是检察机关办案中是否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的重要参考,但不应直接作为定案的依据,检察机关应结合全案证据进行审查,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和涉案人员责任。对于调查报告中未建议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侦查(调查)机关也未移送起诉的人员,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要依法追诉。对于调查报告建议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侦查(调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涉案人员,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证据不足或者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本案例来源于最高检指导性案例)

案例二:贾某某涉嫌重大责任事故案——再审改判无罪

一审法院查明:被告人贾某某系某养殖场的负责人,该企业系个人独资企业。2014年11月25日上午8时,被告人贾某某雇佣不具备专业资质从业人员孙某到养殖场安装电翻锅,当晚9时被告人贾某某到养殖场发现孙某的头部被电翻锅的翻板夹住已死亡。经法医鉴定,孙某符合头面及颈部受压力作用致机械性窒息死亡。后经区安监局、区公安分局、区监察局、区总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认定,系贾某某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一审判决认为,被告人贾某某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雇佣没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在没有安全保护的条件下从事高危生产设备安装作业,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依法应予惩处。判决如下:被告人贾某某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贾某对一审判决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认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贾某某对生效判决不服,提出申诉。法院决定再审,法院再审认为贾某某不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1、贾某某不具备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资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属于一般主体,即只要是从事生产、作业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但必须是直接从事生产、作业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孙某垒锅台、安装电翻锅的行为是相对独立于贾某某狐狸、貉子养殖生产作业的行为,贾某某既不是“垒锅台、垒烟囱、安装翻板”的直接作业人员,亦非该作业的管理人员,故贾某某并不具备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资格。

2、贾某某不符合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客观方面。从本罪的客观方面分析,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行为必须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同生产、作业紧密相连;行为人必须违反了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行为必须造成重大伤亡或其他严重后果,且违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1)作为重大责任事故罪中所指的“生产、作业”有其独有的限制和特征。从刑法的意义上讲,“生产、作业”系基于社会分工的结果,必须具有反复性、持续性及一定的危险性,生产作业过程,只包括生产、作业的活动进入实质运行的阶段,而活动准备阶段、休假、休息时间或者生产作业停顿阶段,都不属于生产、作业过程。本案中,根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企业档案信息,某养殖场经营范围为“兰狐、貉子养殖”,所属行业为“牲畜饲养”,垒锅台、安装电翻锅只是为饲养狐狸、貉子准备食物,杨某与受害人孙某垒锅台、安装电翻锅的作业与狐狸、貉子饲养作业虽具有关联性,但与狐狸、貉子饲养作业的持续性、反复性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不属于兰狐、貉子饲养的实质运行阶段的生产作业。另外,要准确把握“生产、作业”在时空上的限定,即行为人没有从事生产、作业,或者生产、作业处于停止状态,行为人在休息时间所为的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均不能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贾某某多次陈述“他应该干的活都干完了”。且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受害人孙某的正常作业尚未结束,也不足以证明孙某的作业包括电翻锅的试运行。故无法认定导致孙某死亡的相关行为属于本罪当中的作业行为。

(2)从过失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分析。行为人主观上的过失必须是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何正确地认定违章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区分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对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定罪处罚具有重要意义。在垒锅台、安装铲板等工作由孙某、杨某独立完成的情形下,贾某某并无相关风险的预见义务;在孙某、杨某完成工作并已领取报酬,且被允许回家的情况下,贾某某对电翻锅会启动致人死亡更无预见能力;且“事故调查组”所做的事故调查报告亦认为孙某“对事故发生负有直接责任”。故在无风险预见义务与预见能力的情形下,贾某某与其养殖场的电翻锅安装行为与孙某的死亡之间并不存在显见、直接、必然的因果关系。

综上,贾某某不具备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资格,其行为与该罪的客观方面不符,公诉机关的指控不能成立,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判决如下:一、撤销二审刑事裁定及一审刑事判决;二、原审上诉人贾某某无罪。

(注:为保护当事人信息,已对相关人员进行化名处理。)

五、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

上述两个案例,事故调查组均认定被告人负有责任,但司法机关并未直接采信,这就涉及到事故调查报告认定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问题。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通常会组成事故调查组,在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后果的基础上,对事故性质及相关单位、人员的责任进行认定,形成事故调查报告。这种报告在司法实践中是认定行为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重要依据,甚至具有“一锤定音”的作用。但实际上,不能过于迷信事故调查报告,它只是案件材料中众多证据中的一个。它也需要接受质证,在确认具有关联性、合法性、客观性的前提下,才可以作为定案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形成的报告,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报告中涉及专门性问题的意见,经法庭查证属实,且调查程序符合法律、有关规定的,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法发〔2011〕20号)规定:“三、正确确定责任 。6、审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对事故原因、损失大小、责任划分作出的调查认定,经庭审质证后,结合其他证据,可作为责任认定的依据。7、认定相关人员是否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参照地方性法规、规章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必要时可参考公认的惯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8、多个原因行为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在区分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的同时,应当根据原因行为在引发事故中所具作用的大小,分清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确认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合理确定罪责。一般情况下,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违反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决定性、关键性作用的,应当承担主要责任。对于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从业资格、从业时间、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情况、现场条件、是否受到他人强令作业、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情况等因素认定责任,不能将直接责任简单等同于主要责任。对于负有安全生产管理、监督职责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其岗位职责、履职依据、履职时间等,综合考察工作职责、监管条件、履职能力、履职情况等,合理确定罪责。”

可见,最高人民法院对事故调查报告是持谨慎态度的。认可事故调查报告是具有证据资格的,但是采信事故调查报告的前提是经过质证、查证属实,且事故调查程序符合法律、有关规定。

同样,最高人民检察院也认为:调查报告对事故原因、事故性质、责任认定、责任者处理等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是检察机关办案中是否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的重要参考,但不应直接作为定案的依据,检察机关应结合全案证据进行审查,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和涉案人员责任。


本文由刘士军律师整理创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刘士军,律师,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至今已从事法律工作十五余年,曾在检察院从事检察官工作多年。现为北京市京师(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刑事业务部门主任,主要办理各类刑事案件,办理了多个无罪、不起诉、缓刑、罪轻的成功案例。

重大事故责任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

编者按:


日前,宁夏银川富洋烧烤店“6·21”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向社会公布,15人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重大责任事故罪是《刑法》中比较常见的危害生产安全刑事犯罪。今天,公职律师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给大家谈谈这个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规定。

关联案件

2018年一天,某公司生产车间加工后开展停机清洗作业,车间主任马某在组织作业时,未按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风险交底,未对安全作业作详细安排,致使一人因违规操作死亡。法院认为,被告人马某作为车间主任,对车间安全生产工作具有管理职责,由于马某平时对安全工作管理不严格,案发当日对作业人员违规操作疏于管理,且擅自安排直接管理人员离开安全监管岗位从事其他工作,从而导致发生重大事故,造成1人死亡的严重后果,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结合其他量刑情节,判处马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

以案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罪的犯罪主体是在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中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及其指挥、管理的人员,即从事生产、作业的所有人员;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生产安全。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严重后果。具体表现为:

一是行为人违反了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这里所说的“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既包括国家制定的关于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比如安全生产法等,也包括行业或者管理部门制定的关于安全生产、作业的规章制度、操作章程等。

二是行为人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引起了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本条规定了“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两个标准,但只要具备其一便构成犯罪。其中,“其他严重后果”,是指除重大伤亡事故以外的其他后果,包括重大财产损失等。

主观方面本罪表现为过失。这种过失,是指对造成的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可以避免而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对违反安全管理规定本身,则既可以是过失,也可以是故意,这对认定本罪没有影响,但在量刑时可以作为一个情节予以考虑。如果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出于故意的心理状态,则不构成本罪,应当按照其他相应的犯罪定罪处罚。

公职律师提醒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近年来重大责任事故罪占受理的危害生产安全刑事犯罪案件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案发原因主要是涉案单位或人员安全意识淡漠,缺乏从业资质,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内部监管混乱,相关职能部门外部监管不到位等。公职律师提醒:隐患胜于明火,安全重于泰山。

法条链接


向上滑动阅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四条 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5〕22号)》

第一条 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犯罪主体,包括对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生产、作业的人员。

第六条 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重大安全事故的情形。

第七条 实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五条之一、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五百万元以上,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三)其他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情节特别恶劣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编辑:何宇维

校核:焦姣

审核:曹进、朱柯颖、尹艺霖

来源:局政策法规处、川西监狱

猜你还想看


重大事故责任罪是过失犯罪吗


编辑:马兰花

责编:妥卫明

监制:李 华 马得明

总监制:韩 正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重大事故责任罪是指,重大事故责任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