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权需要催告吗
留置权是否需要催告得分情况。
(一)一般情况
如果留置权人与债务人没有约定债务履行期间,那么留置权人应当给债务人两个月以上履行债务的期间,但鲜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动产除外。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催告,只要期限届满债务人未履行债务,留置权人就可以实现留置权。
(二)特殊情况
当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债务时,若留置权人与债务人约定了宽限期,在宽限期届满后债务人仍未履行债务的,留置权人可以实现留置权,这里的宽限期约定类似于一种催告的替代形式,不需要另行催告。但如果双方未约定宽限期,那么债权人应当确定两个月以上的合理期限,并通知债务人在该期限内履行债务,这就是一种催告行为,债务人逾期仍未履行时,留置权人可实现留置权。
二、留置后多久立案执行有效
留置后立案执行的相关时间并没有明确统一的法律规定。
一般来说,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措施的一种。监察机关会在留置期间对案件进行深入调查,收集证据等工作。调查结束后,如果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会作出相应处理决定。这一过程会依据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收集情况等多种因素来决定。如果要立案执行,例如涉及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刑事立案等情况,必须在确保调查结果符合立案标准的前提下及时进行,但难以确定一个固定的时长标准。
三、留置要有什么证据
留置是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在留置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证据支持:
1. 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初步证据。例如,通过审计发现账目异常,有资金流向不明且可能与被调查人有关的情况,这可能成为初步怀疑其存在职务违法犯罪的证据。
2. 证人证言。若有其他知情人能够证明被调查人存在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陈述,这也是重要证据。比如同事证实被调查人在某项工程招标过程中有违规操作的言论或行为。
3. 书证物证。像合同文件、财务票据等存在伪造、篡改或者不符合正常流程的情况,能够显示被调查人与违法犯罪行为存在关联。
4. 电子数据证据。包括电子邮件、通讯记录、电子转账记录等,如果这些数据显示被调查人有受贿、滥用职权等迹象,也可作为留置依据的证据。
总之,留置所需证据要能够表明被调查人存在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较大可能性。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权需要催告吗法院
●留置权需要催告吗为什么
●留置权要通过法院吗
●留置权需要通知吗
●留置权的行使必须诉讼吗
●留置权要件
●留置权的催告期
●留置权需要催告吗为什么
●留置权需要书面合同吗
●留置权有没有诉讼时效
●留置后多久立案执行有效呢
●留置结束后多久能宣判
●留置一般多久结案
●留置后一般要多久才能出来
●留置之后是什么程序
●留置是在立案后吗
●留置后多久移送审理
●留置出来后多久公布处理结果
●留置后一定会被判刑吗
●留置后多久可以回来
来源:头条-留置要有什么证据,留置需要什么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