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保护哪些著作权利,著作权法不适用的情况有哪些

知识产权 编辑:魏锦松

一、著作权法保护哪些著作权利

著作权法保护以下著作权利:

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作者有权决定何时、以何种方式将作品向社会公众展示。

2.署名权,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这是作者的重要权利,体现了对作者身份的确认和尊重。

3.修改权,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作者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以保持作品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他人不得对作品进行歪曲、篡改,损害作者的声誉和作品的价值。

5.复制权,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这是对作品进行复制的基本权利。

6.发行权,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通过发行,作品得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

7.出租权,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8.展览权,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使作品以展览的形式展示给公众。

9.表演权,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包括现场表演和机械表演。

10.放映权,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11.广播权,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12.信息网络传播权,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这是适应网络时代的重要权利。

13.摄制权,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将作品转化为电影等视听作品。

14.改编权,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作者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编,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15.翻译权,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促进作品在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

16.汇编权,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对已有作品进行整理和组合。

这些著作权利共同构成了著作权法对著作的保护体系,保障了作者的合法权益。

二、著作权法不适用的情况有哪些

著作权法不适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这些是为了维护国家法律体系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不具有独创性,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

2.时事新闻。时事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主要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信息需求,不具备著作权法所要求的创造性。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这些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工具和规范,不具有独特的创作性,不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

三、著作权法不适用于哪些范围

著作权法主要适用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作品创作。以下范围通常不适用于著作权法:

1.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等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这些文件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法治秩序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不具有独创性,不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

2.时事新闻。时事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而不是表达创作者的个性和创造性。因此,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这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普遍使用的工具和知识,不具有独创性,不属于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

总之,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是有限的,主要是针对具有独创性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对于上述不适用的范围,人们可以自由使用和传播,而无需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著作权法保护哪些著作权利

著作权法保护哪些著作权利的客体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著作权法保护的是什么

著作权的保护体现在哪些法律中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著作权法保护作品的五个要件

著作权法保护哪些著作权利的客体

著作权法保护的内容有哪些

著作权法保护范围有哪些

著作权法不适用的情况有哪些内容

著作权法不适用哪种情形

著作权不适用于

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于下列哪些选项?

著作权不适用的客体

著作权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

不适用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我国著作权法不适用下列哪些选项

著作权中哪些权利不可转让

不适用著作权法的对象

来源:中国法院网-著作权法不适用于哪些范围,著作权法的不足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