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人判拘役看守所还收,判了拘役能申请缓行

刑事辩护 编辑:谈安亮

一、智力残疾人判拘役看守所还收

关于智力残疾者被判拘役之后,看守所在接纳其入驻方面的问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与决策。

依照我国《刑法》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尚未完全失去辨识或自我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在触犯刑律时,必须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在此基础上可以依法得到从轻或减轻的惩处。

倘若经过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确认,当事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之时恰逢其无法辨认或自我控制行为的状态,那么便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这并不代表这些智力残疾者将免于被羁押的命运,相反,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到他们的具体情况,例如认知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等因素,从而确定其是否适宜在看守所内接受监管。

如果经过评估认为其并不适合在看守所内接受监管,那么可能会采取其他替代性的措施,比如监外执行等等。

二、判了拘役能申请缓行

当被告被判处拘役之后,若能同时达到一系列特定的标准与条件,他们将有机会申请缓期执行刑罚。

这其中包含的具体内容有:其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相对较低,有强烈的悔过自新的决心和意愿,不会再次实施犯罪行为,并且宣告缓期执行刑罚不会给其所在社区带来显著的负面效应。

拘役作为一项正式的刑罚手段,而缓期执行则是针对刑罚的一种特殊的执行方式。

这种方式允许被告人在规定期限之内暂缓实施刑罚,以便观察其日后的行为表现并再做决策。

三、拘役判决下来多久后收监

在拘役裁决作出之后,通常情况下会自裁决文书生效之日起展开执行收押程序。

至于一审涉及到的刑事案件,当宣判结果生效后,该判决书将从当事人收到当日计算起的10天之内作为上诉期限,这段时间当中,原审判决书的法律效力尚处于待定状态。

上诉期限结束之时若未出现任何上诉或抗诉情况,那么自上诉期满后的次日,此判决便正式生效并将启动执行收押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九条

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

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

(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智力残疾人判拘役看守所还收监狱吗

残疾人看守所可以羁押吗

残疾人入看守所

残疾人犯法看守所收吗

残疾人进看守所会好一点吗

看守所残疾人跟正常人关一起吗

看守所收不收残疾人

残疾人看守所可以羁押吗

残疾人拘留

残疾证几级看守所就不收

判了拘役能申请缓行吗

判处拘役可以申请缓期执行吗

判拘役可以申请缓刑吗

判拘役还能缓刑吗

判拘役能缓期执行

拘役判缓有案底吗

判处拘役能否缓刑

如果判拘役的话可以缓刑吗

被判拘役可执行缓刑吗

判处拘役是否可以缓刑

来源:中国法院网-拘役判决下来多久后收监,被判拘役判决书多会执行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