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要立案吗,留置权要登记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郑琬琬

一、留置要立案吗

留置是需要立案的。

从监察程序来看,立案是监察机关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程序环节。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必须是在已经立案之后。立案意味着已经有初步证据表明存在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事实,需要进行深入调查。

立案之后,在符合法定情形下才可以适用留置措施,比如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且有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等情况。这一系列规定都是为了确保监察机关依法依规行使权力,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使监察调查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进行。

二、留置权要登记吗

留置权一般不需要登记。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而不是基于当事人的约定或登记行为。当符合法定条件时,债权人即依法享有留置权。例如,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等情况。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涉及到相关登记的要求。例如,企业之间留置的情况,虽然留置权本身不依赖登记设立,但在涉及到对抗善意第三人等情形时,可能需要遵循相关的工商登记等规定以确定权利的优先性等情况。不过这并不是对留置权设立本身的登记要求,而是在涉及到与其他权利关系处理时可能产生的要求。

三、滞留与留置的区别

滞留和留置存在以下区别:

(一)概念性质方面

1. 滞留是一种临时的停留状态。通常是因为某些客观原因使得人员或者物品不能按照正常计划离开或继续行进,比如在交通运输中,由于天气原因导致旅客滞留在机场或车站。

2. 留置属于一种法定的强制手段。主要适用于监察机关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为了调查案件而采取的限制被调查人人身自由的措施。

(二)适用对象方面

1. 滞留可以适用于多种对象,包括人员、货物、交通工具等。例如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手续不全被滞留港口。

2. 留置的对象特定为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是针对特定的自然人主体,并且与特定的职务行为相关。

(三)法律依据方面

1. 滞留的依据多是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或者合同约定等。例如运输合同中关于货物不能按时交付时的滞留规定。

2. 留置依据的是监察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有严格的法定程序和适用条件。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要立案吗现在

留置要立案吗知乎

留置一定有罪吗

留置需要立案吗

留置就要判刑吗

留置一定会坐牢吗

留置就一定是犯罪了吗

留置要立案吗知乎

留置是否必须立案

留置是立案吗

留置权要登记吗为什么

留置权要登记吗知乎

留置权需要登记吗?

留置权需要占有吗

留置权要件

留置权?

留置权要通过法院吗

留置权取得的条件有哪些?

留置权需要书面合同吗

留置权必须是动产吗

来源:头条-滞留与留置的区别,滞留和留置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