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是对于犯罪嫌疑人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对犯罪嫌疑人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很多人都听说过取保候审,但是对其具体的概念与实施却知之甚少。那么关于取保候审,你又了解多少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法律的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据此,取保候审有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两种方式。对同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的,不能同时使用保证人保证和保证金保证。
很多人都认为取保候审就是保释,其实不然。保释是英美国家的制度,我国刑法与刑事诉讼法没有关于保释的规定,我国法律仅规定了取保候审制度。相较于保释而言,取保候审的适用更加严格。
首先,取保候审要符合以下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其次,取保候审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辩护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递交申请书。之后3天之内,公检法机关会做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决定同意取保候审的还要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那么,嫌疑人被取保候审之后,是不是就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了呢?
并不是。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期限届满以后,还是要经过检察院公诉和法院审判之后,才能做出是否有罪、罪轻罪重的判决。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关于取保候审,你了解多少条规定
●取保候审的规定有哪些
●取保候审条件和期限
●取保候审具体规定
●取保候审的条款是多少
●取保候审有何规定
●取保候审的规定
●取保候审适用的条件有哪些规定?
●取保候审的规定有哪些
●取保候审的条件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