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承兑是什么意思,承兑汇票的承兑是什么意思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郝宇

银行承兑是什么意思,承兑汇票的承兑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由投稿人郝宇来为大家解答银行承兑是什么意思,承兑汇票的承兑是什么意思这个热门资讯。银行承兑是什么意思,承兑汇票的承兑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承兑是什么意思大白话解释

先来看北京一中院一份判决书的裁判说理:

“从法理上讲,行使票据追索权需具备拒付的实质和形式要件。本案中,票据状态一直为提示付款待签收,持票人未收到相关款项,可以证明案涉票据到期未承兑系客观事实,符合票据拒付的实质要件。”

这是我非常推崇的一份判决,在很多场合都援引和分享过,其中关于票据追索需要具备拒付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的总结,简明扼要、清晰明了。拒付的实质要件就是票据到期但未收到款项,形式要件并不仅仅限于拒付证明,其它能够表明付款人不会履行付款义务的材料亦符合拒付的形式要件。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这份判决书有一个地方错了,而且是很重要的概念使用错误,那就是“承兑”。

什么是承兑?承兑与兑付是一个意思吗?承兑和付款又有什么区别?在很多人的认识里,这三个概念意思是一样的。不少财务人员因为票据事务跟我接洽时,都会一开始就说“这张商票到期后没有承兑。”这其实怪不得这些财务人员,因为连法院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确实是搞错了,或者更准确的说,搞混了。

票据分为汇票、本票和支票。本票是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总结起来就是,本票和支票都是自己出票自己支付,出票人本人就是付款人(当然,支票的付款手续由银行来办理)。

但是汇票就不同了,《票据法》对汇票的定义是: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所以,汇票既可以由出票人本人付款,也可以委托他人付款。在委托他人付款的情况下,汇票的出票人和付款人就是不同的主体了。委托他人付款,其实相当于支付宝中的“代付”。

既然是他人代付,对于收款方(卖家)而言会有一个顾虑:如何确定代付方一定会答应代付呢?如果他到时候拒绝付款怎么办?于是,此时卖家可能会产生一个需求,希望代付方能在付款期限到来之前给一个确认,承诺到时一定付款。这种代付方提前作出的到期后付款的承诺,实际上就是承兑。

《票据法》第38条给承兑的定义是: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承兑是汇票特有的票据行为,针对的是出票人之外的第三人代为付款的情形。如果是出票人本人付款,那是不需要承兑的。

在纸票时代,持票人为确定付款人(他人)是否会答应在票据到期后付款,那就需要向承兑人出示票据,这在票据法上就叫做“提示承兑”。《票据法》第39条规定:“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提示承兑是指持票人向付款人出示汇票,并要求付款人承诺付款的行为。”简单说就是,在纸质票据时代,汇票出票的时候付款人/承兑人并没有答应/承诺到期后一定付款,所以需要持票人在到期前向付款人/承兑人提示承兑。

提示承兑的法律意义还在于:承兑之前,汇票的主债务人是出票人;而承兑后,承兑人则真正成为了票据的付款人、主债务人,出票人和其他背书人则成为第二顺位的从债务人。《票据法》第44条规定:“付款人承兑后,应当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如果由银行来承兑,那就是银行承兑汇票,简称银票或银承,由于银行作为付款人的高信用,银票的流通性和市场接受度都非常好。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由电气化时代进入到了信息时代、数字时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无纸化、电子化逐步兴起,票据领域也是如此。2009年,央行制定了《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管理办法》,并牵头开发了电子商业汇票(电票)系统。同时,为了建立电票的行为规范,央行还制定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从这时候开始,票据可以说进入了电票时代。

票据的载体由纸张升级到网络电子化数据,相应的行为规则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在纸票时代,汇票出票后再由持票人拿着票据向承兑人提示承兑,到期后再向承兑人提示付款,无形中给持票人增添了麻烦。如果出票的时候承兑人便已经完成了承兑(承诺付款),那么持票人便不用再去提示承兑了,这样岂不省去了一重麻烦?纸票时代这个不容易做到,但电票时代,由于数据往来以及相应的票据行为都在网络系统上完成,做到这一点便不再是什么难事。

于是,《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第32条规定:“电子商业汇票交付收款人前,应由付款人承兑。”也就是说,电票在出票之前,已经由承兑人完成了承兑,然后再交付给收款人。所以,对于电子票据而言,出票与承兑已经两步并做一步,“提示承兑”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实务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还是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承兑信息栏里的承兑日期与出票日期总是同一天。回到开头北京一中院的判决,里面说到“案涉票据到期未承兑系客观事实”这一认定实际上是错误的,这份判决里面的票据是电票,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案涉票据到期未付款(或者说未兑付)系客观事实”。

兑付与付款意思没什么区别,可以混着用,但承兑与付款是不同的票据行为,差别可就大了。对于法律专业人士而言,尤其更不能够搞混。

金汇律师

电子承兑是什么意思


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什么是承兑。

承兑是票据法律法规针对汇票所设立的一种特有制度,支票和本票没有这一规定,承兑制度仅适用于汇票。设立承兑制度,其基本意义在于,通过明确付款人的无条件付款责任,确定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权利,使广大企业在支付结算中乐于接受和使用汇票,从而促进汇票的广泛使用和流通,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电子商业汇票作为汇票的一种,属于委托付款证券(除出票人签发并自行承兑的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出票人在出票时,委托他人作为付款人向收款人或持票人付款。签发票据行为是一种单方的法律行为,在签发票据时付款人并未在汇票上作同意付款的意思表示,不是票据上的债务人,不承担付款责任。因此,在出票人签发票据时,收款人或持票人在汇票到期后能否得到付款人的付款,尚不能明确。为了使付款人表示愿意承担汇票到期的付款责任,使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得以落实,提高汇票的信用,促进汇票的流通,票据法律法规设立了汇票的承兑制度。付款人作为汇票的承兑人,在汇票上按规定作是否愿意承兑的记载。承兑是汇票上记载的付款人的单方法律行为,而不是一种与出票人之间的合同约定行为,付款人可以承兑,也可以拒绝承兑。付款人一旦同意承兑,即成为汇票的第一债务人,承担在汇票到期日无条件支付汇票金额的责任。

深度数科集团作为票据服务行业代表,早在2016年加入中国票据市场的电子化进程,不断优化票据数字化服务能力,研发紧贴小微企业需求的票据创新产品,创新推出商票直融、商票ABS、银票秒贴、承法产业图谱等领航产品。

作为票据服务行业的领航者,深度数科正以实际行动引领商票服务进入一个更加标准、高效的数字化新时代,为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提示承兑是什么意思

银行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者有区别的。

银行汇票由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可用于转账,有“现金”字样的也可用于支取现金。

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汇票的一种,是由银行承兑。由出票人签发承兑人承付,委托付款人在指定的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付款期限由交易双方约定,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银行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的区别大致有:

1.出票人不同,前者的出票人是银行,后者的出票人是商业主体。

2.前者是付款人先把钱存入了银行,银行才开票;后者是即使付款人存入的钱不足以支付票面金额,银行也会先对收款人足额支付,再向付款人追偿。

3.银行汇票是见票即付,不需要承兑;银行承兑汇票要承兑。

简言之,银行汇票,与“商业汇票”是并列关系。

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

所以,银行汇票(出票人是银行)与银行承兑汇票(出票人是商业主体),不是一个等级。

Eb承兑是什么意思

做生意的,大家都对承兑恨之入骨。

承兑分为两种,一种是商业承兑,一种是银行承兑

两者的区别很大,承兑你可以理解为一个欠条,企业说我暂时没钱,但是我6个月后,会有钱,我先给你打个欠条(承兑),欠条上面写着6个月后还钱,你到期后过来找我,我付给你,这就是商业承兑。

又一个企业说,我暂时没钱,但是我6个月后,会有钱,我让银行给我担保,银行帮我开个欠条给你,到期了银行会给你钱。

不难发现,商业承兑和银行承兑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承兑(欠条)到期了,到底是谁付给你。如果是企业自己付给你,万一企业到期了不付给你,你咋搞?如果是银行付给你,到期了不怕,毕竟银行这么有钱,不会差你这点。(后来也有一些银行没钱付,专门有银行的黑名单,意思就是这些银行开的承兑不能要)。

承兑拿到手,有一个时间需要等,才能变现,这就搞死人了,你发工资要现金吧?交房租要现金吧?孩子的辅导班要现金吧?你能拿着一个欠条给房东,说这个10万的承兑给你,你把多的钱还我吗,肯定会不行,因为承兑还有一个特点,只能企业跟企业之间用。

像前段时间恒大的商票跳票,就是商业承兑到期了,公司爽约了没钱付,那么这个承兑和白纸又有啥区别?只能打断牙往肚子里咽,承兑的官司还巨难打,打赢了也不一定拿到钱。

那么承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增加流动性:没钱可以打欠条,一些初期没钱开动的生意,不就可以开始了,现在的房地产开发,不都是这个模式?你以为开发商是先有钱,再盖楼?流动性的重要性,不是做生意的人难以理解,流动性为王!!!赚钱多没用,不是到自己手里的可以交易的现金,赚的越多,风险越大,一夜归零的都大把。

承兑的缺点是什么?

承兑的缺点大把,以前纸质的承兑手续麻烦不说,章还不能模糊,经常要溯源重新盖,还会丢,最重要的是不能变现,和增加企业风险,压榨企业的流动性和利润率,因为急用钱你就得贴现,贴现就得扣点。银行都有倒闭的,恒大世界500强都会出现没钱付,你就能保证你现在手头的承兑是绝对安全的?绝对安全的只有现金!那个时候我也是网上喷承兑,但是后来一想,其实是自己造的孽,也不能说是自己造的孽吧,应该是我们这个社会整体的问题。

因为我自己做生意知道,为了抢订单,我们的竞争力得足,竞争力不单单体现在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人脉关系上,还体现在硬实力--资金!说白了就是我们的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竞争力,你能做,他也能做,质量到了最后,其实没人敢说自己比别人强多少,只能拼价格,价格到了各自的保底线,也不敢再降,除非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没办法。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其实客户都能把你的价格和利润算死,多也不会给你,太少的,他也不放心。保证一个合理的利润给你,然后还能靠啥?靠账期,靠看谁让的“利”多。这个利就是资金的流动性,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愿意给我压款60天,一个月拿货100万,等于我多了300万的流动资金,而且从我们供应商的角度而言,月结60天,需要300万的资金去压,那么是不是没有300万流动资金的同行就接不了客户的生意呢,那是不是可以淘汰一波?那我搞到月结半年,是不是可以淘汰更多的同行?而且客户给的是承兑,一些同行一听是不是又怕了?月结半年,到期了再给半年的承兑,是不是我实际可以拿你一年的货不用给钱?爽不爽,爽歪歪!!!如果我作为客户,我握有主动权,这么多人想卖货给我,我一定会想办法尽量给自己的企业带来利益,能给承兑的,为啥给现金?能月结半年的,为啥月结30天?

银行作为承兑的流转操作者发起者,为啥不取消,因为从中可以摸点油,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你把猪肉从冰箱里拿出来再放回去,你得到了啥?一手的油!银承承兑是银行背书,到期了企业没钱,银行付给你,银行是不是傻?银行傻才怪,你让银行开出来银行承兑给你的供应商,不是免费开,你不抵押房产能行?你不抵押超过这个价值的固定资产,银行能同意?而且你要急用钱,需要贴现,银行能免费给你贴现?贴现也是银行的利润,明明是个欠条,本来就是我的钱,我拿我的钱,我还得给你钱!银行的成本是什么,几乎是0,为什么这么说,第一个你过来贴现,我要收贴现的费用,第二个,到期了,银行会跟出票的公司要,而那些出承兑的公司是有抵押在银行的,银行怕啥,这年头开公司的,没人敢欠银行钱不给!

所以想取消承兑,操作我相信很简单,操作下去很难,一个是承兑的主动发起者,是竞争方的主动权群体。承兑被接受者,是竞争方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内部还得内卷,靠承兑卷走一帮同行。承兑的管理者银行,又是受益者,你这个银行不给出承兑,客户就找别的银行,到时候连带着存款,贷款,转账业务一起跑别的银行开户,你怕不怕!

承兑我相信,在将来的社会里,还会长期存在,只有一种办法可以解决,就是你自己得握有主动权,十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和别人一架飞机换我们一顿稀土,概念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的产品独一无二,或者说有技术含量,别人无法随便替换,行业没有那么内卷,那么你才有底气不接受客户的承兑,客户拿你也没办法,当你没技术,没实力的时候,说白了这个时候要和客户谈平等,谈尊严,谈付款条件就是扯淡,为什么国家的产业一定要向上,因为只有产品升级,技术升级,我们不能被随意替换,别人才会尊重你,才不敢压榨你!

回来生活中来,支持国产的优质品牌与科技产品,才能让行业内部良性循环,到最后一定能惠及每一个人!与君共勉!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银行承兑是什么意思,承兑汇票的承兑是什么意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