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请律师费用一般是多少钱,劳动仲裁请律师和不请律师的区别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尤菲研

劳动仲裁请律师费用一般是多少钱,劳动仲裁请律师和不请律师的区别

大家好,由投稿人尤菲研来为大家解答劳动仲裁请律师费用一般是多少钱,劳动仲裁请律师和不请律师的区别这个热门资讯。劳动仲裁请律师费用一般是多少钱,劳动仲裁请律师和不请律师的区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劳动仲裁请律师划算吗

作为劳动者,当发现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如果想走仲裁流程,一定都考虑过是否请律师的问题。

有一定劳动法知识储备或学习能力强一些的,通过检索,基本可以学习到大部分知识,就走自诉了。

有一些金额不大,证据明确,请律师不划算,所以也走自诉。

还有的是自己确实不太懂,也不想学,怕踩坑,认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因此毫不犹豫地请了律师。

在律师行业,其实专门从事劳动法方向的并不太多,主要是因为案件标的一般比较小,客户付费意愿低,每个案子的律师费有限。

但是其复杂程度又需要投入不少精力,从投资回报率来看,这个方向注定不会成为热门选择。

一、请不请律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判断:

(一)金额

金额小,可能连律师费都不够,那请律师就是不蒸馒头争口气了。

律师费一般根据标的大小收费比例不同,一般案件大概是5000起,标的10%左右。

如果你的金额在1万以下,建议可以考虑走咨询加自诉的方式,这样更经济实惠。

但是金额能不能算准,是否会有遗漏,会影响到你对金额的判断。

(二)个人劳动法知识储备情况

有的劳动者学习能力比较强,平时也关注一些劳动法的案件和知识。加上善于利用搜索工具,能够比较精准地获取知识。

这种情况下,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只要在进行特定知识点的强化和梳理,应该是可应对的。

如果你平时是0储备、0基础,那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知识,就比较困难了。

(三)复杂程度

在劳动争议中,如果涉及调岗调薪、加班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第38条被迫解除、工伤等,相对比较复杂,有的存在地区差异,因此应该格外慎重。

(四)证据情况

要证明违法事实,主张自己的诉求,需要证据作为支撑。

证据需要有目的地进行搜集和保存,有时甚至需要采用一些小方法、小技巧来获取。

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对证据最好的解读。

其实老曾认为请律师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及时固定证据,这个动作往往会决定最终的劳动仲裁结果。

结论(供参考):

如果金额大于1万+个人劳动法知识储备不足+证据不足,那就请律师吧;

如果金额大于1万+个人劳动法知识储备不错+证据充分,想请就请;

如果金额小于1万+个人劳动法知识储备不足+证据不足,就不值当了。

当然,如果仲裁立案窗口有免费的法务援助和咨询,不妨去咨询咨询。

前提是尽量在岗时请假去,不要离职去。因为官司还没打,有很多不确定性。

二、如何选律师?

在确定请律师后,我们一般习惯会先利用自己的身边的资源,找熟悉的人推荐认识的律师,这样我们更加放心,另外觉得价格方面可能有优惠。

实际上,因为你认识的律师可能并不是劳动法方向,对方需要学习了解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勉为其难代理你的案件,要不就会转介绍给做劳动法方向的同事。

关于价格问题,律所一般都有统一的收费标准,即使是熟人,可能有一定的议价空间,但是也不大。如果是合伙人,应该有一定的自主定价权。

如果你并没有做律师的资源,建议可以找找HR的朋友,让他们帮忙推荐。

因为HR多少都会经手劳动仲裁案件,他们认识的律师,基本都是劳动法方向的专业律师。

关于如何判断律师业务是否过硬,个人认为主要看四个方面:执业方向、执业年限、代理案件数量和金额、胜诉率。

执业方向必须是劳动法方向。

执业年限代表律师的经验,虽然年限长不一定代表能力强,但是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基本判断。

代理案件数量和金额可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用律师名字进行检索,看看律师是否代理过类似劳动争议案件?总共代理的案件数量有多少?标的有多少?

胜诉率可以通过查询代理的案件的结果来进行统计,但是数据仅供参考,绝对不是判断律师专业性的唯一标准,因为案子的情况复杂,有很多的诉讼目的根本不是赢,而是减少损失。

通过对这些情况的了解,辅助你进行律师的判断和选择。

三、 什么时候请?

让律师痛苦的事莫过于:一审败诉,二审接到案件委托。

因为二审推翻一审判决、或者发回重审的概率极低。

接受委托,胜算不大,但是客户期望高,钱得收;不接,是跟钱过不去。

为了让律师不这么痛苦,咱们也多点胜算,如果决定要请律师,还是越早联系越好。

当公司出现一些涉嫌违反劳动法,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苗头或情形时,及时咨询律师,他们可以帮你对违法行为进行判断,指导你进行证据搜集,同时预估公司后续可能采取的措施以及告知你应对方法。

如果公司发现你准备提出仲裁,或者你的反应比较激烈,会随时关闭你的工作账号,导致你无法访问邮箱,证据的搜集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证据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没有证据锁定违法事实,就变成了一面之词,到时你满腹委屈无处申诉。

因此老曾建议,如果你决定请律师,让律师越早介入越好。

四、 最佳解决方案

其实,老曾认为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前期付费咨询+仲裁诉讼阶段请律师(或自诉)

一般情况下,咨询的费用几十元到几百元就能搞定。

前期的时候,可以在某条或某乎上找找劳动法方面的专家,这类专家一般是两类人,一种本身就是律师,是通过自媒体来获客和打造个人IP的,还有一类是熟悉劳动法的法务或HR人员,他们也是混个脸熟,闲暇时挣点外快。

某乎上的咨询都是明码标价,比较透明。某条的话只能先通过私信联系进行咨询。

咨询最重要的价值是帮你判断公司的违法情况,计算金额,帮助搜集整理证据和提供后续应对方案。

他们也能提供仲裁申请书等相关文书的撰写,但是一般单独收费。

有了前期的付费咨询,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加之专家的针对性指导,有很大部分都能进行自诉,这样能够节省诉讼时请律师的费用。

其实在法庭上,不是看谁口才好、看谁更能说,最主要的还是看证据和法律依据。

如果确实需要请律师,前期付费咨询的专家可能本身就是律师,可以直接提供服务。如果不方便,他们也会给出建议,并推荐靠谱的劳动法律师。

关于付费咨询,老曾多说几句。

有时也会在后台接到一些类似的咨询,因为也不收费,回复的时间一般不是很及时,对于不确定的,会明确告知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师。

这很正常,如果只是想免费咨询,大家非亲非故,没有义务提供解决方案。

为知识付费,是一种基本的尊重。有价格,才会有价值和责任。你们说呢?

其他干货文章:

1.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维权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让员工主动离职的四大套路,你中招了吗?

3.职场锦囊:如何判断公司辞退是否违法?如何让个人利益最大化?

4.劳动仲裁记录可以查到吗?申请劳动仲裁对以后找工作有什么影响?


#劳动法##职场##劳动争议#

劳动仲裁请律师费用由谁承担

#劳动仲裁时,一定要请律师吗?#

职场纠纷频发,劳动仲裁已成维权重要途径。但许多人在面临仲裁时陷入纠结:自己准备材料是否可行?请律师是否值得?本文从实务角度剖析劳动仲裁的胜败关键,帮你理性决策。

---

一、劳动仲裁“自助”可行吗?三类人可独立应对

1. 争议金额小且证据充足

- 如追讨1-2个月工资、加班费,且劳动合同、考勤记录、银行流水完整。

2. 流程熟悉且时间充裕

- 能自行学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撰写仲裁申请书、整理证据清单。

3. 用人单位配合度高

- 双方对事实争议较小,仅需通过仲裁程序确认权利义务关系。

适用场景:某员工被拖欠5000元工资,持有盖章的劳动合同和工资条,企业承认欠款但拖延支付。

---

二、这些情况建议请律师:省下的成本远高于律师费

1. 企业聘请律师时,员工需警惕“专业代差”

- 企业常由法务或律师应诉,若员工自行应对,易因举证疏漏、法律理解偏差而败诉。

- 案例:某员工主张违法解除赔偿金,因未举证公司“未提供培训或调岗”直接被驳回。

2. 四类复杂案件必须委托律师

- 高额争议:涉及股权激励、年终奖(数十万元以上)、竞业限制违约金等。

- 证据薄弱:口头约定未留痕、考勤记录缺失、工资现金发放等。

- 法律定性难:劳动关系确认(如外包/劳务派遣)、工伤与侵权竞合等。

- 跨地域仲裁:异地用工、社保缴纳地与实际工作地分离导致的管辖争议。

3. 律师的三大核心价值

- 证据补强:通过录音公证、证人出庭、申请法院调查令补全证据链。

- 策略设计:选择主张“违法解除”还是“协商补偿”,可能差数倍赔偿金。

- 程序把控:避免超仲裁时效、错误选择管辖机构等程序性败诉风险。

---

三、律师费贵吗?低成本维权方案

1. 风险代理模式

- 前期支付基础费用,胜诉后按获赔金额的10%-20%支付剩余律师费。

2. 法律援助

- 农民工、经济困难群体可向司法局申请免费法律援助律师。

3. 线上咨询服务

- 针对简单问题,可选择按小时付费咨询(200-500元/小时,注意,部分平台低咨询费的可能是诈骗,自己都搞不懂,随便百度的),厘清核心争议点。

---

四、不请律师如何提升胜率?自助维权四步法

1. 锁定核心诉求

- 仲裁请求不超过法定范围(如主张精神损失费会被驳回)。

2. 死磕证据清单

- 按“三要素”整理证据:劳动关系证明(合同、社保)、争议事实(聊天记录、邮件)、损失计算依据(工资流水)。

3. 模拟质证环节

- 提前预判企业抗辩理由(如“员工自愿离职”“绩效不达标”),准备反驳证据。

4. 善用免费资源

- 拨打12348法律热线、在人社局官网下载仲裁文书模板。

---

五、企业视角:为何建议委托律师?

1. 避免“情绪化应诉”

- HR或管理者直接出庭易与员工发生冲突,激化矛盾。

2. 预防连锁反应

- 个别员工胜诉可能引发群体效仿,律师可协助设计免责条款。

3. 合规整改契机

- 通过案件梳理用工风险(如加班审批制度缺失),降低未来被诉概率。

---

结语:律师不是必选项,而是风险对冲工具

劳动仲裁如同“法律战场”,请律师的本质是“用专业经验换胜诉概率”。小额争议可自主尝试,但若涉及职业发展、企业商誉或高额标的,律师介入或许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就我本人经验而言,即使不想请律师也建议找专业人士进行咨询。许多劳动者因为律师费较高所以多是自己搜索法条去探索,简单的案件可以,但是复杂一些的,除了法条还有诸多的条例以及地方规定是简单的“百度”无法实现的(比如深圳是支持劳动仲裁部分律师费的),所以最好咨询律师或者委托。法律援助或者律师能够帮助你更好的维权,甚至提示你有其他办法或其他可以申请的赔偿。但也要注意,证据不足或者行为站不住脚,律师也是无能为力。


*维权不丢人,法律是后盾!劳动仲裁程序免费、流程透明,是劳动者高效维权的首选途径。若权益受损,不妨勇敢迈出第一步! 粉丝有法律问题可以联系我,咨询不收费!

劳动仲裁请律师大概费用是多少

12333电话咨询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的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办事指南、在线受理和投诉举报等公共服务。这一期我们继续来看各地如何答疑解惑——

湖北

12333

咨询

哪些情况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12333解答: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浙江

12333

咨询

今年7月3日,戴先生应聘到一家科技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两个月。8月20日,戴先生被公司负责人找去谈话,公司提供了考核明细,明确其不胜任工作,试用期考核不合格被辞退。

戴先生咨询,他只是听同事说过公司的考核明细,但公司并未向其明确过。公司能随意认定他不胜任工作,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吗?

12333解答:

该公司的做法是不合法的。

用人单位认定职工“不胜任工作”不能仅凭主观,需要有公正、客观的工作考核机制。为此,公司要认定戴先生不能胜任工作,需要事先对其工作任务和工作量进行明确,告知其具体量化的考核标准;在考核被认定为不胜任工作后,要对戴先生进行培训或者调岗;在未经培训或调岗的情形下,是不能直接辞退的。

此外,公司即使以“不胜任”为由辞退戴先生,还应将事由通知工会研究再作处理。而不能未经工会允许就一辞了之。

由此,公司辞退戴先生是违法的。戴先生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为其恢复劳动关系,或支付经济赔偿金。

劳动仲裁请律师多少钱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劳动争议咨询的当事人很多,但很多人却不想委托律师,不委托律师没关系,但是要申请劳动仲裁,不假手他人,不委托律师,那么,需要先搞清楚以下概念:维权成本、时效、主体、管辖权、法条依据、证据准备、仲裁程序、申请文书、辅助材料。

1,关于维权成本

需要考虑时间、金钱成本,以及外延成本。劳动争议,实行一裁两审制(一些争议事项适用一裁终本),耗时较长,也存在再审的可能。因此,劳动者应对此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急不躁,有足够耐性。

外延成本,主要指是否会对自己维权期间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劳动者在选择维权方式时,需要衡量付出与收益,谨慎研判,从而选择正确的方式。协商、投诉、曝光、调解,或者以仲裁诉讼的方式施压,促成调解尽快解决问题,又或者采取组合拳的方式。

说这些,并不是打压劳动者维权的积极性,而是从劳动者的角度考虑,希望劳动者作出正确选择。对于情节恶劣的滚刀肉黄世仁,劳动者别客气,不蒸包子争口气,教训他们学会做人,不再肆意压榨劳动者。

2,关于时效

通常情况下,劳动维权的时效为一年。分为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和离职后的时效。个别维权事项有明确法律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没有明确规定的,自解除劳动关系起一年内。需要注意的是,个别事项的时效上,各地判罚尺度存在差异。

3,关于主体

劳动者一定要搞清楚被申请人(被告)是否具备合格的主体资格,也就是告没告对人(法人、自然人)。没有告对人,又会产生—些波折,奔波劳累。

4,关于管辖权

通常用人单位注册地、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仲裁委均有管辖权,诉讼阶段也一样。实务中,一般执行的是先到先得原则,如有管辖权争议,即先向何地仲裁委(法院)申请,该地仲裁委(法院)则具备优先管辖权。劳动者准备维权时,应先搞清楚管辖权,获得选择的主动权,以免增加自己的负累。

5,关于法条依据

维权劳动者应清楚自己所面临争议所适用的具体法律条文及相关司法解释。一个劳动争议的案例,有可能涉及几十部法律法规,简单的案子也可能涉及十来种法律法规。不要求劳动者全懂,但最主要的那几部法律法规还是要有基本概念的。如果要咨询,千万别选择那种看了几个法律条文,就敢靠吹牛树立人设,动不动喜欢打鸡血的答主。每个案子都有其特殊,理论和实务是存在很大差异,并非可以公式化解读的,更不可以拍胸脯打包票。

6,关于证据准备

劳动者要搞清楚诉求与证据的因果关系,明白证据效力的大小,懂得证据链的重要性。充分确凿的证据,是胜诉的前提。证据是否有欠缺,效力如何,是否需要补充证据,如何取证等等,都需要有概念。有些劳动者存在认识误区,倚重证人证言,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对于证人证言的采纳,仲裁委或法院一般都会很慎重,没有其他辅证的证人证言,其效力是很弱的,何况证人出庭也需要遵照严格的程序。

7,关于仲裁程序

劳动者可以向仲裁委咨询。一般是这样的程序:递交申请材料———5个工作日审核———出具受理通知、开庭举证通知——递交证据材料——到期开庭——庭审举证辩论——送达裁决书。仲裁,其实和诉讼差不多,有些地方也会有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各地实施细节上或有差异。

8,关于申请文书

网上有很多模板。复制模板,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改动完善就可以了。但,务必表达书写正确,不要出现笔误或者根本性的错误。诉求要清晰明确,事实与理由以简明扼要为佳,不宜长篇大论引经据典。表达客观理性,不宜有主观情绪化表达。

9,关于辅助材料

主要指身份信息、工商登记信息,证据清单等。这些材料的提交要求,劳动者最好去仲裁委咨询一下,以免白跑路。各地仲裁委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并没有统一标准,这是最让人诟病的。比如说,有的仲裁委只认可国家企业信用公示系统上下载打印的工商登记信息,而有的仲裁委即便是来自于天眼查、启信宝等网络下载或截屏的工商登记信息也是认可的。

关注@深圳普法刘小能 会有更多价值输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劳动仲裁请律师费用一般是多少钱,劳动仲裁请律师和不请律师的区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