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赔偿的区别
很多劳动者在工作的过程中遭受了身体受伤,由于不懂相关法律规定,于是就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时会把劳动工伤案件当作普通的人身伤害赔偿案件处理。由于适用案由和法律条文不一样,所得的赔偿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大。那么,一般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赔偿究竟有何区别呢?
(一)基础法律关系不同
工伤的前提是劳动关系,工伤赔偿适用的是《工伤保险条例》及地方性工伤赔偿法规或规章,属于劳动法律范畴。人身损害是一般的雇佣、帮工、承揽过程中发生的身体损害,赔偿适用的是诸如《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属于一般民事法律范畴。
(二)处理机构与伤残鉴定机构不同
工伤由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机构处理,伤残由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适用的标准是《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一般人身损害直接由法院受理和审理,伤残由司法鉴定机构鉴定,适用的标准是《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和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种伤情,工伤伤残等级要比一般人损的伤残等级更有利于伤者,比如说同样是脾切除,按照工伤属于6级或7级(以35岁为界,35岁以下是6级),而按照人损评残只能评为8级伤残。再比如同样是手掌骨折,按照工伤可评为10级,而按人损评残可能根本评不上级别。之所以会出现同种伤情不同伤残等级鉴定结果,是因为工伤和交通事故两者评残的鉴定依据不同所致。
(三)赔偿标准不同
在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赔偿额存在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的区别,而且城镇户籍往往赔偿额超过农村户籍的两倍以上,相差悬殊。而在工伤赔偿中,则没有城镇户籍和农村户籍的任何区别,两者赔偿额完全一样。
(四)一次性赔偿的问题
在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除了后续治疗费之外,一般都是一次性解决赔偿问题。而在工伤赔偿中,除了5-10级伤残可以一次性解决赔偿外,1-4级伤残一般法律不允许一次性赔偿解决,因为1-4级伤残一次性解决往往不利于伤者的后半生生活。1-4级伤残,国家法律一般不支持一次性赔偿解决,因为伤者吃亏太大了。
(五)赔偿主体不同
在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一般赔偿款都是由侵权人或加害人本人来承担,国家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而在工伤赔偿中,很多项目都是由国家工伤保险基金来支付,例如丧葬费、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工伤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只有少部分款项由用人单位来支付,例如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5-6级的伤残津贴、停工留薪期工资等。
(六)责任划分不同
在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一般都会涉及过错责任分担,按照侵权双方过错大小承担不同的赔偿责任比例。而工伤不存在过错问题,只要是属于工伤,国家或单位要承担百分之百的赔偿或补偿,工伤者本人不承担任何损失。
(七)诉讼时效的区别
在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一般诉讼时效是3年,从受伤害之日起计算。而工伤认定申请的时效也是一年,伤者及其家属应在受伤害或职业病鉴定后1年之内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伤残鉴定结论出来后,原则上也是一年内何时提出劳动仲裁申请赔偿,法律对此不严格执行一年劳动仲裁申请时效规定,根据具体情况掌握。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赔偿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赔偿的区别在于
●人身损害赔偿多还是工伤赔偿多
●工伤赔偿与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有什么区别,哪个赔偿更高
●人身损害赔偿比工伤少多少
●人身损害和工伤赔偿金额的差距
●人身损害和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标准和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异同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与工伤赔偿的区别在于
●人身损害跟工伤赔偿标准哪个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