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广告罪没有获利怎么处理
虚假广告罪即使没有获利,也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
1.虚假广告行为本身具有社会危害性,可能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即使未获利,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如被责令停止发布广告、消除影响、处以罚款等。
2.若虚假广告行为情节严重,虽未获利,但达到法律规定的追诉标准,仍可能构成虚假广告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法院会根据具体情节,如广告的发布范围、虚假程度、对社会的影响等,判处相应的刑罚,如拘役、有期徒刑等,并处罚金。
3.即使未获利,受害者也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虚假广告的发布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因其虚假广告行为所遭受的损失。
总之,虚假广告行为不论是否获利,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存在多方面区别。
1.客体不同:虚假广告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经营的管理制度以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方面不同:虚假广告罪表现为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诈骗罪则是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3.主体不同:虚假广告罪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等特殊主体;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不同:虚假广告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具有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但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虚假广告罪属于什么案件
虚假广告罪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案件。
虚假广告罪主要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行为。从法律性质来看,它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通常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通过收集证据证明广告的虚假性以及相关主体的违法故意等。经过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会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如果被起诉,法院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以维护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虚假广告处罚标准
●虚假广告罪没有获利怎么处理呢
●虚假广告罪立案
●虚假广告没有造成危害也罚款吗
●虚假广告罪是结果犯吗
●虚假广告不犯法吗
●虚假广告怎么判刑
●虚假广告罪没有获利怎么处理呢
●虚假广告能判几年刑
●虚假广告会被判刑吗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及司法认定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是什么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国外法律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哪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和联系
●虚假广告和诈骗罪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竞合
●虚假广告罪和虚假宣传
●虚假广告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
●虚假广告罪是结果犯吗
来源:临律-虚假广告罪属于什么案件,虚假广告罪是结果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