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判决对方不给钱怎么办
若交通事故判决后对方不给钱,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是申请强制执行。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可携带生效判决书、申请执行书等相关材料向作出判决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其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等,以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若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应及时向法院提供,例如被执行人名下的房产、车辆、银行存款等信息,协助法院更好地执行。
三是若被执行人确实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法院可能会裁定中止执行。待发现被执行人有新的财产线索时,申请人可申请恢复执行。
同时,若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交通事故判缓后党员怎么办
交通事故被判处缓刑,对于党员而言,党组织会依据相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不过,如果是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具体到交通事故判缓这一情况,需判断党员在事故中的责任认定以及犯罪性质是故意还是过失。党组织会经过调查核实,依据事实和规定,严格履行相应程序,作出恰当的党纪处分决定,以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同时,也会保障党员在处理过程中的相关权利,如陈述、申辩等权利。
三、交通事故判决后无力赔偿会坐牢吗
在交通事故判决后无力赔偿,是否会坐牢需分情况来看。
若交通事故仅构成民事赔偿责任,即不涉及交通肇事罪等刑事犯罪,即便当事人无力赔偿,通常也不会坐牢。法院会在查明被执行人财产状况后,若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可能会中止执行,待其有执行能力时再恢复执行。
然而,如果交通事故情节严重,构成交通肇事罪,那么就会面临刑事处罚。比如,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这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无力赔偿可能会作为量刑的一个情节加以考虑,但不是决定是否坐牢的唯一因素。
来源:头条-交通事故判决后无力赔偿会坐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