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头是什么意思?,户头是什么意思台湾
大家好,由投稿人魏钰欣来为大家解答户头是什么意思?,户头是什么意思台湾这个热门资讯。户头是什么意思?,户头是什么意思台湾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开票户头是什么意思
听说最近很多用户表示电费短信看不懂。经过咨询国网公安县供电公司相关信息,在这里回答广大群众的疑难问题啦!
问:“新型智能结算方式”到底是什么意思!说我听得懂的话!
简单来说,就是现在电费实行“先购后用”,您需要提前在电费户头存钱再用电~以前像是信用卡,现在变成了储蓄卡~
你先看我昨天的短信啊……
【国网湖北电力】 【月账单通知】尊敬的客户:截止(20170327日),您的电表读数(2627),上月读数(2517),电量(110)度,电费(64.68)元。其中居民阶梯基准电量(0.00)元,二挡增量电费(0.00)元,三挡增量电费(0.00)元。月结余额(222.40)元。为方便随时随地查询和交纳电费,欢迎你下载“掌上电力”手机APP。【国网湖北电力】
这就是说截止到3月27日,您还剩220.40元,上个月的电费是64.68元啊。关于月结算的方式,城网和农网还有一点小差别啊~城网用户的月结算时间是每个月5日,农网用户是1日~但是短信的模板是一样的哈~
我等的就是这句话!你再看我今天的短信!
【国网湖北电力】温馨提示:尊敬的客户:截止(20170328)您的电费可用余额(48.23)元,当余额为(0.00)元时,系统将会停止供电,为不影响正常用电,请根据您的用电情况及时预存电费。感谢您的大力支持!【国网湖北电力】
昨天到今天,你告诉我的家的电表发生了森么!!!
这,不矛盾的啊,上一条给您汇报上个月的电量,让您对自己的用电状况有个大体了解。今天这一条是实时提醒,就是告诉您实时余额---也就是截至28日的电费余额,已经不足50元了,提醒您提前预存电费。收到短信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天,但其实这其中的用电时间相差了半个月呢~
原来要重点看短信里的时间,不是以收短信的时间为准啊……
“电小二”别走!你的意思我懂了。但是我们家几代同堂啊,冬天和夏天电费用得那个快啊……收到短信提醒,要是那几天有事情一耽搁,停电它猝不及防啊!
像这种情况,您可以去营业厅要求将提醒短信的额度进行适当调整的哦~您可以要求不到100就提醒您,这样您就有充足的时间来提前预存短信了……
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拨打24小时客服电话95598进行咨询,我们还有人美声甜的美女客服为您答疑哦
(消息来源公安县电力局)
ganews-tv 长按微信号可复制
公安新闻网官方微信平台孱陵在线是集本地新闻权威发布、本地资讯信息共享的平台,您要需要发布信息请直接将要发布的信息内容回复给我们,我们在第一时间为您推广或打电话0716-5226878联系我们!
户头是什么意思图片
经常跟银行打交道的朋友估计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银行有很多银行卡,而且不同银行卡叫法是不一样,比如有的叫信用卡,有的叫储蓄卡,有的叫借记卡,有的叫贷记卡,同样都是银行卡,为什么银行会有这么多五花八门的叫法呢?他们有区别吗?
储蓄卡发行的时间比较久远,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说,总之在很早之前有的银行卡就叫做储蓄卡。它那个时候主要的功能比较少,比如说存钱,以及汇款取款等等,而主要的作用就是存钱,因此银行将这样存钱的卡成为储蓄卡。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银行业务逐渐增多之后,储蓄卡这一点功能就不能满足当下我们的需求,因此储蓄卡逐渐被取代,甚至停止了发行。
什么是借记卡?
借记卡,又称扣帐卡,是可以到商店刷卡消费的,刷卡时直接从存款账号扣款,消费多少扣多少。不会产生超刷、透支、利息等情况。
借记卡也通过ATM转账和提款的,借记卡是没有信用额度的,不能透支,都是自己的钱,账号内的金额按活期存款计付利息的。
借记卡是一种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购物消费等功能的信用工具,它还有转账,买卖基金,炒股等众多功能。不存在信贷消费。
借记卡从字面来看好像是可以借钱, 但其实不然, 借记卡是你户头中有多少钱, 你就可以用你的借记卡刷多少钱, 如果没有钱就不能刷。
储蓄卡是借记卡,但借记卡不一定是储蓄卡,因为储蓄卡本身只是一种借记卡,而借记卡也具有其他类型银行卡的功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父子关系。
谈到这一点,许多朋友可能会有疑问。既然借记卡已经包含了储蓄卡的所有功能,为什么银行还有另一张储蓄卡呢?
事实上,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很久以前,银行业并不复杂,所以银行被分成许多种类的银行卡,可以分为转账卡、特殊卡和储值卡(储值卡),它们都被称为借记卡。
目前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主要就是两类:借记卡及贷记卡,储蓄卡基本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办卡都是默认为借记卡。
借记卡与储蓄卡的区别就是借记卡的功能比较丰富,可以使用范围较广,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特殊的区别。
而借记卡和信用卡最大的区别就是借记卡想要消费就要先往里面存钱,而且消费额度不能超过卡内余额,信用卡则不需要存钱,能消费多少钱则看银行给你多少额度,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用信用卡的原因,一个是先存在用,一个是先用后还。
来源 / 高质量生活家
编辑 / 黄骞文
户口本户头图片
1980年,在改革开放的号角声中,许多人投身到了经济建设的事业里,就连银行的业务都开始繁忙起来。
这一天的早上,沈阳一家银行才刚刚开门,就有一个看着有五十几岁的中年妇女,着急忙慌地拎着一个破布包走了进来。工作人员看到她这么着急,以为她有什么急事,谁知这个其貌不扬的女人直接从自己的破布包里,掏出来了一大块金子!
工作人员一边感叹人不可貌相,一边将这块金子接了过去,准备为面前的这位客户估价。结果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块重达三斤金子的纯度特别高,不仅高于当时市场上流通的黄金,甚至成色比当时工业用的黄金还要好。
工作人员不由得感叹了一句:“您这块金子纯度真高,一看就不是凡品,这有些年头了吧?”
没成想,这句客气的寒暄竟让这位妇女变得非常紧张,她不自然地拨了拨头发,有点不耐烦地说道:“你就说回收的话,能卖多少钱吧。”
工作人员有些尴尬,只好继续进行黄金回收的其他步骤。在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突然觉得这块黄金有些问题。首先,这块黄金的边缘处并不像是用专门的工具切割下来的,更像是家用的斧子或者锯划下来的。其次,工作人员翻来覆去好几次,都没看到这块黄金上应有的标记。
结合这位妇女有些不自然的神色,工作人员开始有些疑心,思来想去,工作人员最终决定将该情况汇报给银行领导。
她十分客气且恭敬地说道:“这位女士,您这块黄金很好,市值也非常高。不过因为这个数值太大了,我需要给你哪一个新的单子。您在这儿等我一下,我马上回来。”
到了这时,这位中年妇女也没察觉出异样,便点头同意。
银行领导在得知这样一块充满疑点的黄金,出现在了自己负责的辖区时,同样紧张,最终决定汇报给当地的公安局。没想到,这一汇报竟然牵扯出了19年前沈阳当地的一场“黄金失窃”大案!
那么,这位妇女和这场“黄金失窃案”有何联系?一切的一切,还要从1961年一起发生在沈阳造币厂的“黄金失窃案”说起。
1961年的新中国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当中,国内的粮食和副食根本不足以喂养这么多国人,为了能够换来老百姓急需的粮食,同时也为了偿还欠苏联的外债,政府决定将从民间收集的黄金和白银冶炼出来。
当时承担着这样一份重大任务的,是坐落于沈阳市大东区大东路138号的沈阳六一五厂,也就是现在的沈阳造币厂。
提起沈阳造币厂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其实这个厂子可是大有来头,这里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现有历史上最悠久的造币厂。
沈阳造币厂最早建造于1896年,算得上是东北第一家机器工厂,开辟了“近代沈阳机械工业之先河”,同样也是中国铜合金硬币的生产基地。可以说,没有比沈阳造币厂更适合执行黄金冶炼任务的地方了。
沈阳造币厂的领导们在得知该消息后也颇为紧张,将此次任务安排得十分缜密,而被冶炼出的黄金则有了一个新的代号:“100号”。
沈阳造币厂旧貌
起初,参与黄金冶炼的每个员工都十分谨慎,从金银入场到清点,再到冶炼、出厂,一点差错都没有出过。但时间长了,就难免有人开始懈怠了起来,心想反正黄金也没出过事,整天处在高压的环境下谁也受不了。
没成想,正是在这样看似平静的环境下,居然有人打起了这批黄金的主意。
虽然沈阳造币厂的领导们,绞尽脑汁想出一套能完善抵御外边小偷的防范措施,但对于自己厂子里的工作人员,他们却并没有太多的防范。
换句话说,就是最经常接触这些黄金的人,其实是没有什么约束的,有的只是大家内心道德底线对自己的约束。
关庆昌在1961年的时候,是沈阳造币厂的一个生产管理科副科长,平日里他待人也算和善,在厂子里的存在感并不高。可倘若提起他的老婆,那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关庆昌的老名叫黄素珍,比关庆昌大两岁,不仅大字不认识一个,还特别爱贪别人家的小便宜。
黄素珍去菜市场里买菜时,若摊主不给抹零头,她就要顺人家两棵葱或者蒜。让黄素珍去扯块布,她就要多拿人家两根针、一捆线。甚至有时在家属院里看到别人在晾个什么东西,她都得偷偷顺走人家一点。
因为黄素珍这种爱占小便宜的行为,院子里没少有人跟关庆昌一家起矛盾。偏偏关庆昌一直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有学历、有能耐、脾气也好的顾家男人,所以也没谁愿意和他们有家人撕破脸。
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看起来温文尔雅的人,正是“黄金失窃案”的始作俑者呢?
当时,黄素珍被调往了专门“电解”黄金的车间,因为有了直接接触黄金的机会,她没少从车间里偷偷拿出一些细碎的“金疙瘩”或者是“金耳朵”。甚至就连车间里的生产工具金挂钩,她都给藏在衣服里悄悄带了出来。
这一日,关庆昌还没有回到家中,黄素珍回来后就将她刚刚偷出来的金子,和她之前偷到的放在一起。关庆昌作为一个文化人,向来鄙夷妻子的这种偷盗行为,所以黄素珍并不敢让丈夫知道她偷了这么多金豆子。
正所谓人怕什么就来什么,正当黄素珍愉快地坐在那数金豆子的时候,关庆昌回来了。
听到丈夫开门的动静后,黄素珍立马将自己藏黄金的小饭盒往床底下塞,可好巧不巧,这一幕还是被关庆昌看见了。
关庆昌原本心情就不好,现在又看到妻子那个畏畏缩缩的样子,瞬间就气不打一出来。他一脚就把门口的洗脸盆架子踹倒在地,然后骂骂咧咧地冲到黄素珍的身边:“你这个败家娘们儿,又在这藏什么?天天就知道占别人的便宜,老子都成全厂子的笑话了!”
黄素珍看到丈夫发火的样子,身体都在忍不住颤抖,她瑟缩着解释道:“不是啥,没啥东西......”
话音还没落,关庆昌就已经将妻子私藏的饭盒给打开了,发现里面放的是车间里纯度不高的金子。关庆昌一把就将这些东西扔到了地上,踹了黄素珍一脚:“你没事捡点这个干什么?”
黄素珍委屈地哭着:“我不就是想攒些钱补贴家用啊!一天到晚地上班也挣不了几个钱,咱们还有个儿子呢,能不为他考虑吗?别人都说我爱占便宜,那还不是没钱闹得?”
关庆昌嗤笑一声:“你这意思是你手长怪我没本事?你也不看看你捡回来的都是什么货色?当成废铜烂铁扔了都没人要!想赚钱,搞个大的!你有那个本事吗?”
黄素珍瘫坐在地上哼哼唧唧地哭着,不敢多说一句话。
突然,关庆昌盯着散落一地的金子,动起了脑筋。是啊!想要发家致富,靠着厂子里的工资确实没什么出路,要是真的能厂子里搞出好金子出来,还怕没地方花吗?
想到了这一点后,关庆昌又踹了黄素珍一脚:“行了行了,我还没死呢,你嚎什么丧?起来,我有话问你。”
黄素珍听到这句话,立马爬了起来。关庆昌慢条斯理地说道:“你这些金子也就够咱们做个小本买卖,能发什么大财?要想偷,还得盯准了厂里的那些大家伙。你听懂了吗?”
黄素珍摇摇头:“那大家伙都是被人看管着的,哪有那么容易拿得出来?那要是被人发现丢了,可是掉脑袋的大事。”
关庆昌不耐烦地瞥了黄素珍一眼:“你就是个头发长见识短的老娘们。没一点本事还整天拖后腿,我敢这么说就有我的主意,你就只负责听我的话,你听懂了吗?”
黄素珍只好木讷地点了点头。
关庆昌借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很快就摸清了黄金存放的地方,又观察出来了看守的规律,终于在1961年的3月18日,准备下手了。
这一天是关庆昌认真规划过的日子,因为3月18号是星期六,第二天大家都在家里休息,所以大家会晚一天发现。且按照当时厂里人的习惯,工人们都会早早地下班,所以这一天厂里很早就没人了。碰巧1961年的3月18号这一天还下雨了,能隐藏关庆昌作案的痕迹。
1961年3月18号下午五点左右,时任沈阳六一五厂(沈阳造币厂)经营产品包装组组长的郭家惠,开始了他每天工作任务的最后一项——清点当日已经包装好的产品。
这一年的郭家惠刚刚29岁,他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这个愿望,郭家惠每天都用自己两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这一天也一样,郭家惠再一次一件一件地清点厂房里存放的货物,包括那一批装在木箱子里,代号为“100号”的黄金。
封存黄金的箱子都是被铅封了的,上面还有用铁丝打出来的十字花型。
值得注意的是,3月18号堆叠在仓库里的那批黄金里,有一个箱子是非常特殊的,那个箱子没有被封起来。这个没有被封起来的箱子里,存放有四块黄金,其中有两块是在1960年就已经被锻造出来了。
郭家惠认真清点完所有的货物和黄金之后,才放心地将厂房上了锁。这一切,和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但郭家惠怎么也没有想到,已经有人盯上了那批黄金。
在郭家惠走出厂房的时候,关庆昌正提着自己要换洗的衣服,往厂子里的澡堂子跑。他算准了这一天澡堂子里的人会非常多,他一定要在这个时间点出现在人多的澡堂子里,然后挨个跟自己熟识的人打招呼,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在澡堂子里晃荡了一圈的关庆昌,飞快地冲了个澡,拿着自己准备好的作案工具。悄悄地溜到了存放金子的厂房。他用一早就准备好的羊角锤撬开了厂房,在夜色的掩护下摸了进去,而后借助月色溜到了堆放黄金的地方。
关庆昌将最上边那个箱子撬开,在看到四块那么大的金块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他只觉得自己的眼都要被晃瞎了。他擦了擦自己嘴角的口水,拿出来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铁丝和绳子,将从箱子里掏出来的黄金绑好挂在了自己身上。
事成之后,关庆昌兴高采烈地踏出了厂房往家走。
只是他没想到,这两大块金子足足有八百零七两七钱六分重,挂在身上简直是要把他赘倒了。可一想到自己的人生就要因为这些黄金发生转变,关庆昌还是咬牙将这些金子扛回了家。
到家后,关庆昌只觉得浑身上下已经被汗湿透了。接着他也没坐下休息,而是将黄金藏在自家的煤筐下面后,就立刻赶往了附近的一个舞厅。没错,他要为接下来的不在场证明找目击证人。
向来不喜欢跳舞的关庆昌,为了让人注意到他,跟着人群就躲在舞池里疯狂地摆动身体,吸引大家的注意。
等到3月20号周一,大家都重新回到厂子里上班的时候,郭家惠的徒弟高兴贵跑得上气不接下气,一口气冲进了郭家惠的办公室。
郭家惠看到自己徒弟的这个样子,忍不住调侃他:“跑什么啊,后边有鬼追你啊?”
看着自家师父那张脸上的笑容,高兴贵不敢多喘气,大声喊了一句话,而这句话也让郭家惠脸上立刻没了血色:“师父!100号,100号被盗了!”
郭家惠立刻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你说什么?”
高兴贵弯着腰,喘着粗气:“您快自己去看看吧,黄金没有了!”
郭家惠疯狂地朝着存放黄金的厂房跑去,一边跑还一边骂了一句:“小兔崽子,你要是敢骗我,你看我剥你一层皮!”
这个时候的郭家惠心里还有一丝丝幻想,会不会是高兴贵这个小子耍自己玩?可是等到他跑到的时候,傻眼了:
只见18号那天还整整齐齐摞在最上面的木箱子,现在就放在地面上,捆着箱子的铁丝已经断了,而箱盖上的木板也被撬开了,原本包裹着黄金的包装纸也被撕碎放在了地面上。
郭家惠深吸了几口气,艰难地走到了箱子边上,他往下一看,只觉得头晕目眩:箱子里的两块黄金不见了!
他顿时觉得自己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忍不住瘫坐在了地上。等到高兴贵追上来的时候,就看到了郭家惠灰白着一张脸,盯着厂房墙上的一个大洞出神,原来小偷就是从这里爬进来的。
高兴贵带着哭腔问郭家惠:“师父,咱们怎么办啊?”
郭家惠听到高兴贵的声音才回过神:“报告厂领导吧。”
作为最后见过黄金并且对黄金负责的人,郭家惠和高兴贵知道,自己的噩梦要来了。
800多两黄金丢失可不是一件小事,厂领导当即报告给了市委和省委的领导,甚至没过一个小时,就连远在北京的周恩来总理都知道了。周恩来总理当场发怒,下令各级部门彻查这件事。
黄金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东西,尤其是一下子丢失了800两那么多,对于当时的新中国而言,是一件大案。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公安部门,都用最快的时间聚集在了沈阳造币厂。但当时还没有现在这样高科技的排查手段,也没有现在如此完善的重重审查手段,各个部门侦察了两三圈,除了发现了地上的一枚脚印,都没发现有什么别的线索。
经过公安机关警察们几次讨论过后,大家都认为一定是厂子里的内鬼。
而这个结论一出来,首当其冲被怀疑的就是看管黄金的郭家惠和高兴贵。可是郭家惠和高兴贵和黄金被盗窃没有丝毫的关系,尽管公安机关一再审问,他们两个也是什么都交代不出来。
头两个嫌疑人没有问出来什么,就要继续排查。接着,从护长队队员到厂长,沈阳造币厂的每一个人都成了被怀疑的对象。
所有人每天不是被怀疑,就是被迫去交代问题写检讨。在那样一个年代里,谁的身上要是背了这样一个疑点,怎么还能抬得起头做人?
关庆昌害怕警察搜到家里,他不停地想着能把黄金藏到哪里。柜子里也想过,床底下也想过,但怎么想都觉得不安全。
围着房子转了好几圈后,他最终决定将黄金塞到厨房的通风管道里。可当年的楼房,通风管道都是两户共用一个。关庆昌一家人和邻居的关系向来不好,他又担心邻居发现了要举报他们。
于是,黄素珍便提议将黄金分割成小块,只是这样高纯度的黄金想要切割,实在不是一件容易事。关庆昌买来各种工具敲敲打打了好几天,不仅没能将黄金切成块,反倒让邻居举报了一个扰民。又惊又怕的关庆昌变得越来越暴躁,甚至对黄素珍拳打脚踢。
为了能够摆脱掉邻居,关庆昌只得向厂里申请将自家住的小楼房,换成了农村的那种大平房,还美其名曰是“身为共产党员,要时时刻刻先考虑群众”。
关庆昌的父亲,这个老实巴交了一辈子的老头,察觉到了儿子的不对劲。几次盘问下来知道了儿子偷黄金的事情,又急又气,大骂儿子干了丧尽天良的事,连国家的财产都敢动。
老父亲不断劝说儿子将黄金还回去,可关庆昌每一次都暴跳如雷:“我还回去?我怎么还回去?难道要我自首吗?我被抓进去,吃了枪子,砍了头,你就满意了?”
听到儿子这样的话,每一次老父亲都被气得浑身颤抖,说不出来话。
这800两黄金简直就像是坠在老父亲心里一样,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原本一向身体康健的他,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
在父亲的葬礼上,关庆昌嚎啕大哭,他又何尝不知道父亲的离世和黄金有关系呢?这块黄金不仅仅压在了父亲的心上,同样也在时时刻刻折磨着他。
看着那么多工友因为黄金而备受屈辱,关庆昌十分内疚,尤其是对待被怀疑最狠的郭家惠、高兴贵和厂长李榆的孩子。但是贪念还是战胜了愧疚,这些黄金他还是打算要藏好。
这两大块金子一直在关庆昌的家里放到了1980年。这一年,因为改革开放,国家出台了一项政策:提高金银收购的价格。
得知这个消息后,关庆昌十分激动,自己手里的800两黄金能换成36万多人民币!1980年的36万,那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要知道那一年一个工厂职工的收入,一个月也才几十块钱。
关庆昌和黄素珍盯着自己家里的金子,忍不住想要将他们出手出去。而这也导致了开头一幕的发生:黄素珍在关庆昌的授意下,带着一块从金块上切割下来的金子,前往银行兑换人民币。
沈阳市公安局的公安干警们,当即就怀疑这是19年前那桩黄金盗窃案里丢失的黄金。毕竟市面上已经有很多年,都没流通过纯度那么高的黄金了,更何况这块黄金有3斤多!
在领导的授意下,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黄素珍这块金子值23000多块钱,不过这些钱她随身携带也不方便,不如多开几个户头存进去。
最终,黄素珍只取了65块钱带在身上,而剩下的钱则全部存在了银行。
看黄素珍的警惕性不高,工作人员又以她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是银行的重要客户为由,要派专车护送她。就这样,黄素珍没有任何防备地跟着工作人员,去了银行的休息室。
而关庆昌呢,实际上也一直跟在他妻子的后边,一旦发现有意外情况就准备跑。当他看到银行如此礼遇他老婆之后,他便直接大摇大摆地从银行离开,返回厂里。
只是休息室里,等待黄素珍的不是种种礼遇,而是早就全副武装的警察。看到了屋子里乌央乌央的警察同志,黄素珍顿时就慌了手脚。在警察的盘问下,黄素珍很快就交代了犯罪事实和犯罪经过。
彼时,在现场审讯黄素珍的沈阳市公安局副局长李广军,在得知黄素珍的共犯就是关庆昌之后,立刻派出了人马前去捉拿关庆昌归案。
至此,1961的“沈阳造币厂黄金盗窃案”才算真相大白。
审讯室里,关庆昌蹲在地上抱着头痛哭。这19年来,多少人为了这800两黄金,连一个好觉都睡不好。关庆昌也一样,不敢吃好的,不敢用好的,甚至连自己儿子结婚都不敢大摆宴席,生怕有谁觉得他有钱,怀疑他偷了黄金。
可是这19年里,每一个沈阳造币厂的工人,又有谁睡过一个好觉呢?每个人都在担心第二天自己会不会被当成盗窃者抓进去。甚至就连沈阳多少名人民警察,将自己的青春用来调查这件盗窃案上。
关庆昌的一己私欲,不仅害了自己,也连累了别人,这样的代价绝非是800两黄金可以说得清楚的。
户口的户头是什么意思
欢迎大家阅览《农大知事》栏目,本栏目会为广大读者朋友持续不断地提供“三农”相关常识,欢迎关注!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农村过去的“绝户头”,常被人看不起,现在却成了村民羡慕对象。
过去农村把没有儿子的人家称为是“绝户头”,也就是说这家人从这一代开始没有了子嗣继承,以后就绝了户。“绝户头”在农村都是背后称呼人家的,当面说出这样的话那也是很伤人心的事情,在没有发生矛盾纠纷的时候,是不会有人轻易说出这种伤害别人的话。
由于“绝户头”在农村很是忌讳的一个称呼,因此在农村一旦成为了“绝户头”就感觉在村里抬不起头,由此也让农民为了生儿子不惜代价。不过,这已经都是过去式了,现在很多农民的思想已经有了转变,对于是不是“绝户头”不再有顾虑了。
现在农村,由于男青年找对象十分困难,为此,很多农村父母就要为儿子的婚事操碎了心,他们即便是想承担高价彩礼,为儿子筹备婚礼,但是苦于找不到对象而苦恼不已,大龄男青年由于找不到女朋友,对生活往往就会失去信心,也就整个家庭气氛很不融洽。
但是过去村里的那些“绝户头”人家,由于家里没有为儿子成婚的负担,反倒成为了“吃香户”,没有经济负担,没有生活压力,不用为儿子,为孙子操劳,没有负担就可以到处跑着玩耍,过上了令村民羡慕的生活。
我村里的老三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过去为此还常常苦恼,生怕别人背后说他家的闲话。现如今两个女儿均已经出嫁,家里就剩下老三两口子,在别人家为了儿子找对象,为了儿子的婚事买房买车而苦恼时,老三两口子却每天悠闲自在地生活着。
老三两口子现在挣些钱除了为自己准备养老之外,就要抽出一部分钱用于外出旅游观光,全国各地的去游玩,用老三的话说,他们要在有生之年走遍全国,这样悠闲自得的生活,是农村那些有儿子的家庭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现在农村男青年从定亲到结婚,高价彩礼就需要将近20万元,不在农村建新房,那必定要到城市购买商品房,10多万元左右的家庭小汽车也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上举办婚礼,这样粗略的算一下就需要大概七八十万,甚至上百万元。
目前一般的普通农民家庭,每年收入也就几万元,为了儿子的婚事,这样将近百万元的支出,基本上都是一生的付出所得,这一辈子哪里还敢放松去玩耍呢?往往都是把一生的幸福都押注在了儿子的身上。
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近些年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思想也与时俱进,不断的改变,尤其是农村的年轻人,思想更是活跃,对于农村原有的传统思想和观念都不再认同,这一点对于未来生儿防老的农村传统习惯也将面临着挑战。
其实,现在很多农民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不在顾虑农村过去固有的观念,在积极地接受现代的新思想,对于生儿传宗接代和生儿防老的观念也在逐渐的淡化,其实,现在的生活就是生活,没有了更多附加的条件,对此,你怎么看呢?
更多关于三农的文章,请点上面的“关注”二字。您的每一次转发与收藏都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您有什么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本栏目会尽力帮您解答,谢谢!(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户头是什么意思?,户头是什么意思台湾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