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留置对象家属怎么处理
被留置对象家属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保持理性对待。
(一)配合调查方面。家属应积极配合监察机关的工作,按照要求提供必要的信息等。但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在配合过程中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
(二)信息获取。家属有权了解被留置对象大致的涉嫌违法违纪情况,但应以合法途径去获取,比如向相关监察机关的对外窗口咨询合法公开的信息内容。
(三)生活安排。家属需要妥善安排好家庭的日常生活,稳定家庭秩序。在经济上如果被留置对象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者,家属要考虑通过合法途径解决暂时的经济困难。
(四)法律权益维护。如果家属发现监察机关在留置过程中有违反法定程序或者侵犯被留置对象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通过合法的申诉、控告等方式反映情况,但要依据事实和法律规定。
二、留置权息归谁
留置权中的孳息应当归留置权人所有。
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留置权人有权收取留置财产的孳息,这包括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这是因为留置权人对留置财产负有保管义务,在保管过程中,收取孳息一方面可以用于抵充留置财产保管等相关费用,另一方面也作为留置权实现的一种补充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孳息应当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
三、留置期间多久不能再判刑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留置本身不是刑罚,与判刑并没有这样直接以时间关联的关系。
留置主要是为了调查取证等工作的开展。监察机关经过调查,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会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再根据情况提起公诉,然后由法院进行审判定罪量刑。
在留置期间,如果调查发现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留置对象构成犯罪,在走完相应的司法程序后就可能被判刑;如果调查后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或者证据不足,就不会被判刑。总之,不存在留置多久就不能再判刑这种固定规则的情况。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被留置对象家属怎么处理的
●被留置家属怎么知道原因
●被留置人员的家属会进行调查吗
●被留置后家属要找关系吗
●被留置对象的权利义务
●被留置人员的家属也被留置了
●被留置家属的心路历程
●被留置家属怎么知道原因
●被留置了会通知家属吗
●被留置了会怎么样
●留置权?
●留置权通俗
●留置权的四个要件
●留置权的作用
●留置权的权利有哪些
●留置权怎么理解
●留置权通俗易懂
●留置权的内容
●留置权的处理
●留置权的含义
来源:头条-留置期间多久不能再判刑,留置后被判刑的,留置期算刑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