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如何执行,监视居住的法律条款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史锦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无论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还是人民法院决定的监视居住,一律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具体的执行机关是被监视居住人住所或者指定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监视居住开始之时,决定机关要向被监视居住人宣读<监视居住决定书>,由其签名盖章,告知被监视居住人在监视居住期间要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相关规定应负的法律责任。按照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新要求,被监视居住人需将护照等出人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监视居住期间,负责具体执行事宜的当地派出所可以米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通信监控等方式监督被监视居任人是古有违反法律规定,阻碍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行为。被监视居住人适反应当遵守的规定的,执行机关应当及时告知原决定机关,由原决定机关视情节轻重作出训诚,责令具结悔过,先行拘留或逮捕的块定。监视居住期限届满,解除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通知执行机关,并将决定书送达被监视居住人。

  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73、75、76条;

  第七十三条 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无法通知的以外,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适用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

  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第七十五条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六)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第七十六条 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电子监控、不定期检查等监视方法对其遵守监视居住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

  公安部<规定>第95~98、101、102、104条;

  第九十五条 对犯罪嫌疑人监视居住,应当制作《呈请监视居住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监视居住决定书》。

  第九十六条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决定监视居住的,应当向犯罪嫌疑人宣读《监视居住决定书》,由犯罪嫌疑人签名(盖章)、捺指印,并通知负责执行的派出所。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在监视居住期间,公安机关根据案情需要,可以暂扣其身份证件、机动车(船)驾驶证件。

  第九十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向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宣布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共同居住人及其聘请的律师以外的其他人;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第九十八条固定住处,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生活的合法住处;指定的居所,是指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在办案机关所在的市、县内为犯罪嫌疑人指定的生活居所。

  公安机关不得建立专门的监视居住场所,对犯罪嫌疑人变相羁押。不得在看守所、行政拘留所、留置室或者公安机关其他工作场所执行监视居住。

  第一百零一条 公安机关决定监视居住的,由犯罪嫌疑人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所在地的派出所执行。

  第一百零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监视居住的,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核实被监视居住人后,及时指定被监视居住人住处或者居所所在地派出所执行。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的,执行监视居住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告知原决定监视居住的机关。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出解除、变更监视居住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原决定机关的决定书解除监视居住。

  第一百零四条 需要解除监视居住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解除监视居住决定书》。

  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执行机关、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第65、66、67、72、73、74条;

  第六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应当向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宣读监视居住决定书,由犯罪嫌疑人签名或者盖章,并责令犯罪嫌疑人遵守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告知其违反规定应负的法律责任。

  第六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应当将监视居住执行通知书送达公安机关执行,并告知公安机关在执行期间拟批准犯罪嫌疑人离开住处、居所或者会见其他人员的,批准前应当征得人民检察院同意。

  第六十七条 公安机关在执行监视居住期间向人民检察院征询是否同意批准犯罪嫌疑人离开住处、居所或者会见其他人员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同意。

  第七十二条 监视居住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应当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

  第七十三条 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应当由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检察长决定。

  第七十四条 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通知执行机关,并将解除或者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67条。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决定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向其本人宣布,并由被告人在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监视居住决定书上签名。

  四川有度律师事务所搜集整理了一些刑事诉讼中的常见问题的解释,以供大家学习参考,如果本文中的规定有疑问,或遇到此类问题的,可以咨询有度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律师。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我国法律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如何执行呢

监视居住由谁执行的法律规定

监视居住具体方法规定

监视居住 法律规定

监视居住的法律条款

监视居住应当遵守的规定

监视居住遵循的规定

监视居住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监视居住由谁执行的法律规定

监视居住执行的规定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

罚息的法律规定50%,罚息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大家好,由投稿人章轩来为大家解答罚息的法律规定50%,罚息的法律规定有哪些这个热门资讯。罚息的法律规定50%,罚息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法律规定是多少,申请专利后多久能公布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法律规定是多少,申请专利后多久能公布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法律规定是多少,申请专利后多久能公布,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根据作品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对于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和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如果是合作作
  • 法律规定媳妇有赡养义务吗2025,法律规定儿媳妇有赡养公婆的义务吗?

    法律规定媳妇有赡养义务吗2025,法律规定儿媳妇有赡养公婆的义务吗?

    法律规定媳妇有赡养义务吗2025,法律规定媳妇有赡养义务吗,法律主观:法律规定儿媳妇不用赡养公婆,因为儿媳和她的公婆不是法律定赡养义务的相对人,有法定赡养义务的是他们自己的子女。虽然儿媳和公婆是家庭关系,但是儿媳对公婆没 有赡养义务 。法律
  • 非法集资是违法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什么吸收资金的行为2025,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向什么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是违法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什么吸收资金的行为2025,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向什么吸收资金的行为

    非法集资是违法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什么吸收资金的行为2025,非法集资是违法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什么吸收资金的行为,法律客观:《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 肖像权的法律规定2025,侵犯肖像权的法律规定

    肖像权的法律规定2025,侵犯肖像权的法律规定

    肖像权的法律规定2025,肖像权的法律规定,肖像权法律规定包括肖像制作专有权、肖像使用专有权和肖像利益维护权。公民有权制作自己的肖像并许可他人使用,但使用不得违法。公民有权禁止他人未经允许制作、使用、毁损、玷污、丑化和歪曲自己的肖像,可请求
  • 刑事追诉时效20年的法律规定2025,刑事追诉期限20年是什么意思

    刑事追诉时效20年的法律规定2025,刑事追诉期限20年是什么意思

    刑事追诉时效20年的法律规定2025,刑事追诉时效20年的法律规定,刑事追诉时效规定为20年,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其追诉时效期限为20年。若犯罪行为已超过规定时效期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对于未被
  • 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2025,赡养父母义务的法律规定

    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2025,赡养父母义务的法律规定

    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2025,子女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赡养父母义务的法律规定如下:1、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2、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3、赡养人应当履
  • 赡养法律规定有什么2025,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

    赡养法律规定有什么2025,赡养父母的法律规定

    赡养法律规定有什么2025,赡养法律规定有什么,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的规定:1、成年子女依法具有赡养其无独立生活能力的父母。以及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的法定义务;2、前述的赡养义务包括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等;3、其
  • 未婚生子违反法律规定吗2025,未婚生子违法吗

    未婚生子违反法律规定吗2025,未婚生子违法吗

    未婚生子违反法律规定吗2025,未婚生子违反法律规定吗,未婚生子,是违法行为。《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非婚生子女的权利】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