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市场上一些互联网平台自称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合作或为其代理,通过网络推广、电话营销等方式吸引个人投资者参与场外个股期权交易。目前,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及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子公司可以开展场外个股期权业务,接受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的自律管理,需要进行严格的投资者适当性审核,不得与自然人开展场外个股期权交易。因此,自称为合法场外期权平台而招揽个人投资者参与的互联网平台,实际往往涉嫌虚假宣传、隐瞒风险甚至欺诈。这些开展场外个股期权业务的非正规平台不具备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不受监管部门的监管,资金也不受监控,有些平台还可能涉嫌诈骗。一旦发生纠纷,无论投资者还是监管部门往往都无法联系到公司,投资者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张涛律师评析】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二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三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二十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是认定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惟一情节。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1)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4)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6)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
(8)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五万至十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二十万至三十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这类高杠杆投资涉嫌诈骗如何追责呢
●高杠杆投资的坏处
●荐股+高杠杆非法平台骗局感悟
●高杠杆 投资
●高杠杆违法吗
●何为高杠杆投资
●高杠杆投资是什么意思?
●高杠杆的投资品种
●高杠杆投资的坏处
●高杠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