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兑损益是什么,汇兑损益怎么计算
大家好,由投稿人张依来为大家解答汇兑损益是什么,汇兑损益怎么计算这个热门资讯。汇兑损益是什么,汇兑损益怎么计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汇兑损益的会计分录
来源:上海证券报(ID:shzqbwx)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上演了一波跌宕起伏的大戏。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易涨难跌,随后横盘近两个月直至4月,人民币对美元开始急转直下,给市场来了个措手不及。
今年以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走势K线图
这对涉及跨境贸易、持有外债的上市企业来说,意义非同小可。最直接的一项就是汇兑损失。
上证报统计发现,约有3017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上半年汇率损益情况。其中,有1508家上市公司因汇兑产生收益,合计约69.56亿元;有1332家上市公司因汇兑产生亏损,合计约57.10亿元;另有177家上市公司的汇兑损益为0。
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市公司整体汇兑损失减少了62.59%。这一可喜的变化背后意味着,经过去年人民币汇率剧震的历练后,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外汇风控的重要性,并且有所行动。
房企汇兑“翻身”
在国际市场融资,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是一条可选路径,不少房企因此积累了美元负债。当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就会形成较大汇兑损失。
以汇兑损益同期变化较大的万科A为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汇兑收益为3.06亿元,位列上市公司汇兑收益第二位,而去年同期该公司还因人民币贬值产生汇兑损失8.78亿元,排在上市公司汇兑损失首位。
记者从其半年报中还观察到,万科A积累了大量的港元和美元资金以及应收款。截至6月末,该公司美元、港元资金分别在账3.41亿美元、150.82亿港元,能够应对部分到期外债。
境外发债规模的下降,或是房企汇兑“翻身”的另一原因。
穆迪副总裁、高级分析师黎锦雄称,8月受评的房地产开发商境外发债规模共计16亿美元,远低于7月的74亿美元。因年内到期的境外债券仅有37亿美元,地产商境外发债规模可能继续维持在低水平。
招商蛇口也在半年报中表示,受全球汇率波动增加的影响,房地产企业海外债权融资更加谨慎。
“看天吃饭”的航空公司
航空运输业也是业绩受汇市变动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
与去年同期相比,航空公司的汇兑损失大幅下降。但在今年上半年汇兑亏损过亿元的9家公司中,航空公司仍占三席。南方航空、东方航空、中国国航上半年分别遭受汇兑损失3.12亿元、1.96亿元和1.19亿元。
南方航空在半年报中称,该集团大量的租赁负债和银行及其他贷款主要以美元、欧元及日元为单位。其中,美元对人民币的变动对公司财务费用的影响较大。
美元负债较多,是航空公司的普遍现象。
东方航空表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外币带息债务总额合人民币为602.27亿元,美元负债占81.16%。其中,租赁负债中的美元负债环比激增88.26%。因此,在汇率大幅波动情况下,由外币负债的汇兑损益金额较大。
南方航空在报告中表示,今年6月30日人民币对美元每升或贬1% ,将导致本集团股东权益和净利润增加(或减少)人民币5.17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南方航空的归母净利润为16.9亿元,汇兑损失对利润的侵蚀已不容小觑。
境外融资最主要的风险正来自于汇率的错配。从产生汇兑损失的航空公司半年报中不难发现,汇率错配使一些依赖境外融资又以人民币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面临一定的财务压力,人民币汇率的回调削弱了这些公司的偿债能力。
科创板公司汇兑损益分化
除了上述两类企业,科创板中亦有不少企业主攻国际市场,因此汇率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较大。
就上市后披露半年报的科创板公司来看,澜起科技今年上半年斩获汇兑收益352.73万元,位居科创板企业榜首。该公司旗下5个下属子公司均以美元进行采购和销售。
在汇率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澜起科技的“不二法门”在于良好的风控意识。其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密切关注汇率变动对外汇风险的影响,已于2018年购买外币远期合同2500万美元,以应对外汇风险的敞口。
中微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汇兑损失为339.72万元,而去年同期该公司汇兑收益为368.91万元,由盈转亏。
对于这一情况,该公司在半年报中也进行了侧面解释:半导体设备行业是一个全球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当宏观经济和终端消费市场需求变化较大时,半导体生产厂商会调整其资本性支出规模和对半导体设备的采购计划,从而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和盈利产生影响。
外汇套期保值是大势所趋
由于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企业容易暴露在汇率市场波动风险中。在此背景下,企业的资金避险需求日渐强烈。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9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已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以管控外汇风险。而在2017年,这一数字仅为50多家。
比如,受汇兑影响较大的中微公司已经意识到了其外币资产、负债、交易所存在的外汇风险。“本公司可能会以签署远期外汇合约或货币互换合约的方式,来达到规避外汇风险的目的。”该公司在半年报称。
来自市场的观点认为,家电等出口导向型企业的业绩受汇率变化的影响较大。对此,格力电器称,已利用银行金融工具开展外汇资金交易业务,以规避汇率和利率波动风险,减少外汇负债,并通过合约锁定结汇汇率。
资金压力较大的房地产企业,也对汇率风险进行着持续管控。万科A坚持采用自然对冲及适时购买套期保值工具的方式,来管控汇率风险的敞口。截至今年6月末,该集团有效交叉货币掉期余额为20.91亿美元。
即使汇兑损失排名靠前,也不意味着这些公司没有进行套期保值。东方航空表示,该公司以外汇套期合约来降低因外币支付的资本性支出而导致的汇率风险。
此外,一些企业的外汇风控策略正逐渐完善。“公司今年主要采取短期外汇套期保值策略,期限不超过3个月。这样滚动锁汇、持续操作,结汇价格始终在本公司可控范围之内。”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资金经理郑云鹏说。
微信编辑:陈周阳
监制:刘凡
汇兑损益的借贷方表示什么
一、汇兑损益核心概念解析1. 基本定义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因汇率变动导致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价值变动的差额,属于未实现损益范畴。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需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进行重新计量。
2. 形成机制
(1)交易性汇差:外币购销业务在结算日与交易日汇率差异
(2)折算性汇差:期末外币资产/负债按新汇率重估的差额
(3)兑换性汇差:实际货币兑换产生的买卖差价
3. 确认原则
根据权责发生制,企业需在以下时点确认汇兑损益:
● 外币交易结算时
● 资产负债表日
● 外币报表折算时
● 外币货币性项目处置时
二、典型业务会计处理实务案例1:出口贸易收汇(美元结算)
业务背景:2025年3月1日,某企业出口货物50万美元,当日即期汇率6.85,约定60天账期。4月30日收汇,当日汇率6.92。
会计分录:
3月1日:
借:应收账款-美元 3,425,000(500,000×6.85)
贷:主营业务收入 3,425,000
4月30日:
借:银行存款-美元 3,460,000(500,000×6.92)
贷:应收账款-美元 3,425,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35,000
案例2:跨境设备采购(欧元支付)
业务背景:2025年4月1日进口设备100万欧元,汇率7.45,90天远期信用证。6月30日支付时汇率7.38。
特殊处理:
需同时确认应付账款重估损益与支付时点差异:
4月30日调整(汇率7.42):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30,000(1,000,000×(7.45-7.42))
贷:应付账款 30,000
6月30日支付:
借:应付账款 7,420,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40,000
贷:银行存款 7,460,000(1,000,000×7.46)
案例3:外币借款(港币融资)
业务背景:2025年1月1日取得港币500万借款,汇率0.88,期限1年。每季度末汇率分别为0.87、0.89、0.90、0.885。
会计处理要点:
(1)3月31日: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50,000(5,000,000×(0.88-0.87))
贷:长期借款 50,000
(2)6月30日:
借:长期借款 100,000(5,000,000×(0.89-0.87))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00,000
(后续季度调整同理)
三、特殊业务处理规范1. 套期保值业务
采用现金流量套期时,有效套期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无效部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例如使用远期外汇合约对冲应收账款:
签订合约时:
借:衍生金融资产
贷:套期储备
到期日对冲:
借:银行存款
贷:衍生金融资产
借:套期储备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2. 境外经营折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资产负债表项目按期末汇率折算,权益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产生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折算差额=资产折算数-(负债折算数+权益折算数)
四、税务处理要点1. 企业所得税处理
(1)已实现汇兑损益:直接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未实现损益:除特定金融资产外,一般不予确认
(3)特殊规定:外币资本金汇兑损益计入资本公积不征税
2. 增值税影响
(1)外币销售额按实际收款日汇率换算
(2)汇兑损益不计入销售额计税基础
(3)购汇手续费可凭专票抵扣
五、实务操作建议1. 汇率选择规范
(1)即期汇率优先采用中国人民银行中间价
(2)缺乏中间价时,按预期交叉汇率法确定
(3)每月末应制定汇率确认审批流程
2. 信息系统配置
建议在ERP系统中设置:
(1)多币种账簿自动重估功能
(2)汇率差异自动计算模块
(3)汇兑损益分项披露标签
3. 风险管理策略
(1)建立汇率敏感性分析模型
(2)设定外币敞口预警阈值(建议不超过净资产的15%)
(3)组合使用自然对冲与金融工具对冲
六、新准则变化要点(2025年适用)1.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扩展至外币应收项目
2. 套期会计方法适用条件放宽
3. 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损益列报调整
4. 增加数字货币的汇率折算指引
结语:汇兑损益管理需构建业财融合体系,建议企业建立外汇风险管理委员会,结合智能财务系统实现实时监控。特别是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常态化的背景下,应注重平衡套期成本与风险敞口的关系,通过建立动态对冲策略提升财务管理弹性
汇兑损益的账务处理
“这周我们的出口企业客户把明年一整年的外汇敞口都提前锁定了(即远期结汇),5亿美元,就是怕人民币万一继续跌到6.3以下。”某股份行公司业务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今年5月7.15的最弱位置涨至当前的6.58附近,升值幅度高达近8%,升值势头之猛令所有银行交易员和企业始料未及,而这种影响已经反映在了企业的汇兑损益上。尽管中国出口复苏迅猛,且不少品种出口产品在三、四季度开始提价,但人民币的强势导致部分企业的盈利受损,而这种影响预计将在四季度持续。
对A股上市公司而言,涉及汇兑损益的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外向型企业,包括对外销售或对外采购比重较大的公司;二是以外币方式筹资且占比较大的公司;三是海外投资业务较多的公司。从三季报的情况来看,相关企业的汇兑损益显著攀升,扭曲了盈利表现。
出口企业紧急结汇
“上半年部分出口企业已经对明年美元收入的一半做了远期结汇,剩余的一半还在观望,因为觉得人民币在反弹后可能还会跌回去。但现在看来,这种预期落空,企业就怕人民币涨个不停,所以这周紧急决定把剩余的敞口也做了远期结汇。”上述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
上述企业的出口业务占比高达90%,主要向欧美出口园林机械设备,由于其收入多以美元等外币计价,随着人民币升值,外汇收入结汇成人民币后,相当于公司收入缩水,因此企业往往会通过银行进行远期结汇,来锁定明年的结汇价格。据第一财经了解,如果选择当前锁定2021年的所有外汇头寸,那么从明年1月到12月,远期结汇的价格约在6.6074~6.7663,呈现逐月贬值。
“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明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到6.3附近,而企业不现在锁定敞口,明年同样一笔100万美元的收入,可能只能换630万元人民币,现在办理远期结汇后则可确保拿到67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且这也方便企业提前进行财务规划。” 另一外资行外汇策略师对第一财经表示。
然而,众多出口型企业里,像这家企业这样紧急锁汇的却并不多。第一财经梳理2019年上市公司年报发现,即便是那些对汇率波动敏感性较强、汇兑损益占净利润比重较大的公司,也鲜有采取汇率管理和风险措施的,即便有,也属于小规模尝试性交易,没有套保的意识,存在主观能动性不足、怕判断错方向被问责等老问题。
汇兑损益扭曲盈利
鉴于人民币的波动从三季度以来明显扩大,汇兑损益对企业的盈利扭曲效应已经从三季报中有所体现,部分企业的三季度利润弱于预期。
例如,业务包含玻纤及制品、化工的长海股份就是典型之一,公司出口占比24%,尽管出口复苏、产品存在提价预期、盈利能力有望提升,但三季度汇兑损益明显扭曲了企业盈利。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4.77亿元,同比-11.3%;实现归母净利润1.96 亿元,同比-16.4%,扣非归母净利润1.84 亿元,同比-17%,其中第三季度单季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1、0.72 亿元,同比分别为-1.6%、-18.7%。之所以公司三季度利润同比下滑较多,主要因汇兑损失增加,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提升0.4、0.3、0.6个百分点,导致前三季度并未如预期那样实现盈利转正。
据记者了解,上述企业所在的玻纤行业从9月进入价格上行通道,随着公司价格调整的逐步执行,机构都预计企业盈利能力有望提升。不过,鉴于人民币在四季度升值速度有增无减,汇兑损益对盈利的扭曲效应仍不可忽略。
另一更典型的受到汇率影响的企业是福耀玻璃,较多的汇兑损失导致公司三季报业绩明显不及预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7.76 亿元,同比下降11.88%;实现归母净利润17.23 亿元,同比下降26.58%。但是,前三季度公司扣除汇兑损益后实现归母净利润19.04 亿元(-9.02%),降幅明显收窄,而且扣除汇兑损益后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实现反转。据统计,福耀美国前三季度汇兑损失1.81亿元(去年同期收益2.54 亿元),而第三季度单季汇兑损失约3.1亿元(去年同期收益2.23亿元)。
从股价表现看,福耀玻璃今年股价随着经济复苏同步攀升,但11月以来股价持续处于震荡态势。
事实上,这种因汇兑损益产生的估值扭曲也时有发生。例如,早在2018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年初时升值了3.5%,当年4月中旬后的一个月,人民币又开始反向调整,美元指数大涨5.4%,录得2015年11月后最大涨幅。一贬一升之间,外币货币性项目超过总资产一定比例的公司,无一例外因汇兑损益,而导致利润呈现过山车式的大幅波动。 同时,汇兑损益形成的浮亏浮盈,还掩盖了企业业绩的真实增长。
波动加剧下中性套保不可忽视
当前,如果以一年的时间线来看,人民币很少是完全单边的态势,最高到最低的波动区间也逐年扩大,因此投机套保很可能得不偿失,而完全不套保则会导致业绩剧烈波动,正如央行去年开始呼吁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建立中性套保意识势在必行。
据第一财经了解,近期国际投行普遍调高了对人民币汇率2021年的预测值,基本都从此前的6.5~6.7区间调整至了6.2~6.4区间,但是波动也将不断放大。“央行已取消远期购汇风险准备金和暂停逆周期因子,近期人民币完全处于试验‘自由浮动’的状态,央行似乎也在观察。”荷兰国际集团(IN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彭蔼娆(Iris Pang)早前对记者称,人民币全年波动区间不断扩大,2019年的最高、最低位相差7%,而今年截至11月9日已达近10%,预计明年波动区间可以扩大至13%(6~6.8的区间),2021年底美元/人民币将达6.3。
尽管当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但如果疫苗前景出现波折、地缘政治风险再起,美元难道不可能再涨一涨吗?如果明年美国经济复苏,中国经济回归常态,在增速差缩小的背景下,汇率会如何变化?年底中国企业都有较大的结汇需求,可能也会导致人民币偏强,但明年初开始,这种结汇需求会下降,到时候需要观察汇市变化。”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对记者表示,有时当一种货币涨得太快,也有可能出现较快的回落。
主流机构认为,在宽幅波动区间下,企业应该根据实需,有纪律性地定期按比例进行套保,这样更有助于财务规划。
汇兑损益计入哪个科目
汇率套保,汇兑损益
2023年,全市场汇率套保比例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同降。2023年人民币走弱行情下,承受汇兑损失的企业单家亏损规模较获得汇兑收益的企业单家收益规模更高,这可能预示着进口企业汇率套保的比例不及出口企业。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汇兑损益是什么,汇兑损益怎么计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