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定不起诉是什么意思,酌定不起诉可以开无犯罪证明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严建梓

酌定不起诉是什么意思,酌定不起诉可以开无犯罪证明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严建梓来为大家解答酌定不起诉是什么意思,酌定不起诉可以开无犯罪证明吗这个热门资讯。酌定不起诉是什么意思,酌定不起诉可以开无犯罪证明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酌定不起诉有案底吗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符合起诉条件或没有必要起诉的,依法不将犯罪嫌疑人提交人民法院进行审判、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种处理决定。 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后依法做出的处理结果之一,其性质是人民检察院对其认定的不应追究、不需要追究或者无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所作的一种诉讼处分。它的法律效力在于不将案件交付人民法院审判,从而在审查起诉阶段终止刑事诉讼。

在我国,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酌定不起诉三大类。其中法定不起诉与证据不足不起诉因其规定明晰且符合常人逻辑,故司法实务中对其理解较为统一,极少出现偏差,但酌定不起诉因其规定较为模糊且具有一定弹性,故司法实务中对其存在诸多理解偏差。

《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2款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据刑诉法之规定,作出酌定不起诉需满足以下要件:一是犯罪情节轻微;二是依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对符合以上要件之案件,检察机关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依据以上规定可以得出被酌定不起诉之人够罪是酌定不起诉适用之前提,那么酌定不起诉到底会对被不起诉人造成怎样的实体法律效果,这是适用和理解酌定不起诉当中争议和理解偏差的集中点。

有的观点认为,够罪是适用酌定不起诉的前提,酌定不起诉只是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犯罪性质与情节,给予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罚规定,免除其刑事处罚的一种折中手段,故即使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了酌定不起诉决定,但在实体上仍然要给予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法律评价。如此才能区别于法定不起诉与证据不足不起诉。

有的观点认为,认定有罪的权力是人民法院而非检察机关,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此条法律规定确立了下述法治基本原则:只有人民法院才享有确定有罪的权力;除非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案件作出终审判决,否则,不得对任何公民确定有罪。基于此项原则,由于人民检察院已作不起诉(包括酌定不起诉)处理的案件尚未进入审判程序,没有经过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因此,人民检察院所作出的任何不起诉决定都不可能具有确定有罪的法律效力。

综合上述两点,笔者认为酌定不起诉是不起诉当中的一种,所谓不起诉,就是检察机关不再就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进行追诉,尽管达到起诉条件是酌定不起诉的适用前提,够罪也是适用酌定不起诉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此种够罪和达到起诉条件,只是一种程序性的评价,它赋予了检察机关将其移送法院审判的权力,是一种中间性的法律评价,并没有终局性或者法律裁判性,因此,就法律性质而言,酌定不起诉的决定是一个程序性决定,是一个不再将案件交付法院审判的决定,其法律效力相当于一个无罪判决,即同无罪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酌定不起诉制度体现的是我国一贯奉行的“区别对待”、“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的惩罚,而是通过惩罚实现教育、改造的任务。因此,对于那些已经认错悔改、行为危害不大的嫌疑人,由于已经没有继续追诉的必要,或者说,不追诉比追诉更有助于实现教育和改造,立法授权检察机关在符合142条第2款的条件下作出酌定不起诉决定,终止刑事追诉并作无罪处理。

酌定不起诉的条件

什么是酌定不起诉?

酌定不起诉,又称相对不起诉,必须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运用自由裁量的产物,是起诉便宜主义的体现。

酌定不起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符合犯罪构成要件。

2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

对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做出起诉决定也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

哪几种情况可以酌定不起诉?

1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

3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

4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5在犯罪过程中自动终止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6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

7被胁迫诱骗参加犯罪的。

8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自首后立功的。

做出酌定不起诉的案件应该如何处理?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对于酌定不起诉,犯罪嫌疑人不服的可以提起申诉,且申诉仅限于酌定不起诉,不适用于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

都不起诉了为什么还会不服要申诉呢?

从定义可以得出酌定不起诉还是存在犯罪事实的,只不过情节轻微,不可否定的是嫌疑人确实犯罪了,但如果法定不起诉则可以证明嫌疑人所犯事情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被不起诉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七日以内提出申诉的,应当由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部门立案复查。

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部门复查后应当提出复查意见,认为应当维持不起诉决定的,报请检察长作出复查决定;认为应当变更不起诉决定的;认为应当撤销不起诉决定提起公诉的,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

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被害人、被不起诉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提出申诉的,应当递交申诉书,写明申诉理由。被害人、被不起诉人没有书写能力的,也可以口头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其口头提出的申诉制作笔录。

来源:崇明检察

酌定不起诉影响政审吗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到了白露,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那么,今天崇明检察冷知识的话题是什么呢?

什么是酌定不起诉?

酌定不起诉,又称相对不起诉,必须是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酌定不起诉是人民检察院运用自由裁量的产物,是起诉便宜主义的体现。

酌定不起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符合犯罪构成要件。

2

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

对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做出起诉决定也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

哪几种情况可以酌定不起诉?

1

犯罪嫌疑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

2

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

3

犯罪嫌疑人因防卫过当或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不应有危害而犯罪的。

4

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

5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终止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6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

7

被胁迫诱骗参加犯罪的。

8

犯罪嫌疑人自首或自首后立功的。

做出酌定不起诉的案件应该如何处理?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对于酌定不起诉,犯罪嫌疑人不服的可以提起申诉,且申诉仅限于酌定不起诉,不适用于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和附条件不起诉。

都不起诉了为什么还会不服要申诉呢?

从定义可以得出酌定不起诉还是存在犯罪事实的,只不过情节轻微,不可否定的是嫌疑人确实犯罪了,但如果法定不起诉则可以证明嫌疑人所犯事情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被不起诉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在收到不起诉决定书后七日以内提出申诉的,应当由作出决定的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部门立案复查。

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部门复查后应当提出复查意见,认为应当维持不起诉决定的,报请检察长作出复查决定;认为应当变更不起诉决定的;认为应当撤销不起诉决定提起公诉的,报请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对于有被害人的案件,决定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害人。被害人如果不服,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七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

对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被害人、被不起诉人对不起诉决定不服,提出申诉的,应当递交申诉书,写明申诉理由。被害人、被不起诉人没有书写能力的,也可以口头提出申诉,人民检察院应当根据其口头提出的申诉制作笔录。

现在大家对酌定不起诉了解了吧!想知道更多检察知识,记得在秋分这天点开崇明检察微信公众号。(不知道秋分是哪天的童鞋赶快翻翻日历吧)

酌定不起诉是无罪吗

案例:


崔某某,1944年出生,初中文化,因涉嫌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于2021年10月20日被当地公安局取保候审,11月2日被当地检察院取保候审。



检察院依法审查查明,2021年5月13日14时许,李某某在某村桥口附近遇到被害人张某甲(女,智力残疾三级),李某某用电动三轮车将张某甲拉回其家中,然后伙同张某乙、张某丙将张某甲以600元的价格卖给崔某某。李某某分得300元,张某乙、张某丙各分得150元。2021年5月16日23时许,张某甲侄子刘某某等人在崔某某家中将张某甲解救。案发后,李某某、张某乙、张某丙(三人均被提起公诉)将600元退还给崔某某。



检察院认为,崔某某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定义、量刑】的行为,但犯罪情节轻微,属偶犯,具有认罪认罚情节,且犯罪时年满七十五周岁,不阻碍对被拐卖妇女的解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决定对崔某某不起诉。但是检察院不起诉只是不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依然要接受行政处罚。


普法时间


检察机关不予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对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审查后,认为案件具有尚未达到起诉的条件,而作出的不将案件移送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七条之规定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检察机关不予起诉的三种情形


第一,法定不起诉。其适用条件为:

  ⑴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⑵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⑶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⑷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⑸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⑹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酌定不起诉。由《刑事诉讼法》第177条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第三,存疑不起诉。由《刑事诉讼法》第175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供稿:张伟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酌定不起诉是什么意思,酌定不起诉可以开无犯罪证明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