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察院拘役最长多久
拘役,即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限制其行动并强制劳动。
这是中国主要刑罚类型之一,期限从1个月到6个月不等,最高可达1年。
拘役的执行者为公安机关。
拘役犯人在服役期间享受探亲和劳动的权利,且劳动所得可适当给予报酬。
拘役具备以下特点:
1.拘役是短期自由刑,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半年);
2.适用于罪行较轻需短期关押改造的罪犯;
3.剥夺自由,与管制有显著不同;
4.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拘役所、看守所或其他监管场所执行,每月可回家1-2天,参加劳动则可获得报酬。
二、监视居住判拘役会收监吗
1.从刑事拘留到判决一般要7个月。
治安拘留14-37天后,一般会进行逮捕,然后关押2-4个月,同时可能会补充调查,每次1个月,审判则需2-3个月,也可能延长。
2.公安机关若认为需要逮捕,应在拘留后3日内向检察院申请批准,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日;对于流窜、多次或团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可延长至30日。
3.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最长不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或期限届满不能结束的案件,可向上一级检察院申请延长1个月。
4.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在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最迟不超过3个月。
可能判处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法定情形的,可再延长3个月,如需更长延期,须报最高院批准。
三、判拘役也要移交法院吗
被判拘役也不用马上坐牢。
按规矩来说,要是情况合适的话,法院就不会把你关进去,而是让你在外面待着等。
这个外面待着就是我们说的“监外执行”啦。
就是说,如果你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不能在监狱里待,那就先在外面待着吧。
监狱和看守所会给你出个书面意见,然后这份意见的副本还得给检察院看看。
检察院觉得有问题的话,可以在收到通知后一个月内再给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提个建议。
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收到检察院的建议后,就要赶紧查查自己的决定是不是真的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检察院拘役最长多久执行
●检察院拘役最长多久判刑
●检察院判拘役了,法院多久会开庭
●检察院拘役最长多久时间
●检察院拘役一个月是什么意思
●检察院建议拘役
●检察院建议拘役1到3个月会怎么判
●检察院拘役最长多久判刑
●检察院判处拘役有什么办法缓刑
●检察院拘留人最长多久
●监视居住属于拘役吗
●监视居住 刑拘
●监视居住后拘留
●监视居住期间被刑事拘留
●监视居住判刑后会不会收监
●监视居住期间会被拘留或逮捕吗
●监视居住了被判刑了能缓刑吗
●监视居住算不算羁押期限
●监视居住被判刑
●监视居住后拘留条件
来源:中国法院网-判拘役也要移交法院吗,判处拘役是否需要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