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身亡家属如何处理,交通事故轻微事故怎么判

交通事故 编辑:熊春

一、交通事故身亡家属如何处理

若肇事车辆已购买相应保险,您有权选择将其车主、驾驶员以及该保险公司列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

首先,应由所投保的保险公司依据其承担的保险责任限额,对事故损失进行赔偿;如仍存在不足部分,则由肇事方自行出资承担。

其次,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针对死亡赔偿金额的计算,依据受害人年龄的差异会导致赔偿期限有所不同,然而总体而言均以下一年度受诉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计算基准进行估算。

再次,受诉法院所在地与事故责任人所在地通常是同一地区,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依据当地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的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加以确认。

二、交通事故轻微事故怎么判

依据相关国家法律法规之规定,一旦发生轻微交通事故,若其中任一方肇事者选择逃逸,则无论该事故原本责任归属为何,逃逸方均须被认定为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关于行政处罚方面,对于轻微交通肇事逃逸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对逃逸者处以200元至2000元人民币之间的罚款,同时视情节轻重,可处以1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

除此之外,逃逸者的机动车驾驶证亦有可能被依法吊销,甚至可能面临终身无法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严厉处罚。

在赔偿处理环节,逃逸者必须对所造成的轻微财产损失或人员轻微伤害进行全额赔偿。

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如协商无果,受害者有权通过法律诉讼程序向逃逸者提出赔偿请求。

尽管事故轻微,但受害者仍应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

警方将会对事故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搜集相关证据,并全力追捕逃逸者。

至于相应的法律后果方面,逃逸行为不仅会受到当时的行政处罚,还可能对逃逸者日后的保险理赔、个人信用记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在特定情形下,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尤其是当逃逸行为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时。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将对逃逸者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强调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以期避免未来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三、交通事故换座犯法吗

当交通事故不幸发生之后,倘若驾驶员与车内其他的乘客进行了位置上的交换,这种行为通常被判定为非法行为。

此种操作往往被视作为企图躲避法律责任,尤其是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违规行驶或其它任何违法行为均已成为事实的情况之下。

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各项具体条款规定,此类行为可归入到“交通事故肇事后逃逸”之列。

此时,尽管当事人并未直接逃离现场,然而借助更换座次这一手法来试图掩盖实际驾驶员的身份,仍然构成了逃避责任的恶性行为。

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严厉规定,凡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结果导致重大事故,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抑或是使公私财产遭受严重损毁的,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对于交通货物运输交通事故肇事后逃逸者或者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徒刑惩罚;若因逃逸而致使他人死亡的,则需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以上。

除此之外,《刑法》第三百一十条亦作出明确规定,凡是明知是犯罪分子却仍为其提供藏身之处、财宝,协助其逃跑或者伪造证据加以包庇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者,则将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重罚。

因此,交通事故后的更换座次这一举动不仅仅会令原本的事故责任更加沉重,而且还有可能由于包庇和逃逸行为而引发追加的刑事处罚。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行为还会对保险理赔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保险公司可能会拒绝赔偿,尤其是在因发现存在隐瞒或欺诈行为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三百一十条

【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来源:临律-交通事故换座犯法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