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假多少天2025年新规定休息,晚婚假取消了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杨伊来为大家解答晚婚假多少天2025年新规定休息,晚婚假取消了吗这个热门资讯。晚婚假多少天2025年新规定休息,晚婚假取消了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晚婚假期是多少天
晚婚晚育假取消后,不少情侣猴急着扯证,原因就是害怕婚假变成只剩三天...如今没扯上的也可以安心啦。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后,北京市居民结婚生子将如何休假?结婚难道只能休3天吗?
昨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修改《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其中明确婚假仍为10天,女职工产假在原征求意见稿的128天基础上,新增“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再增加1至3个月”的规定。此外,新增配偶陪产假15天。
焦点1取消晚婚假 结婚仍可休10天
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取消了晚婚假。婚假是否“缩水”为3天,成为关注焦点。
刘振刚昨日介绍,之前国家鼓励晚婚晚育时,北京根据国家授权,规定“职工晚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奖励假7天”。据此,北京符合晚婚规定(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夫妻,可以享受10天婚假。
此次国家法律修改时,删除了“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的奖励”的规定。刘振刚介绍,北京修改条例时,也考虑到婚假的长短本不是计划生育法的调整范围,因此可以不再规定“职工晚婚的,增加奖励假7天”。
刘振刚说,修改条例时,曾吸取国家部门和外地经验,最终增加了一条规定,即“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7天”。
焦点2删独生子女假 产假最长7个月
此前,北京市女职工生育后享受的假期,大体包括国家规定的98天产假、北京法规规定的30天晚育假以及经单位批准可享受3个月独生子女奖励假。
刘振刚介绍,根据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国家删除了晚育和独生子女的相关奖励假,并要求给予符合规定生育的夫妻延长生育假的奖励和其他福利待遇。
所以《条例》规定,本市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生育奖励假30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15天。刘振刚说,此规定相当于用生育奖励假取代了原有的晚育假,新增了配偶的15天陪产假,取消了独生子女奖励假。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此前,女职工除享受98天产假、30天晚育奖励假之外,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再增加产假三个月。
此次调整中,将30天晚育假的表述调整为生育假,取消了生育独生子女的三个月弹性假的同时,增加了弹性规定。具体为,“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1至3个月”。
刘振刚说,这是考虑到生育假制度应当在维护产妇和婴儿身心健康与保障女职工就业平等权之间,寻求适当平衡,同时也要考虑社保基金以及用人单位的负担能力,并与现行制度保持一定延续性。
因此,此规定是希望在不过度增加单位负担的前提下,给予用人单位和女职工灵活安排的空间。
换言之,在国家规定的98天假期和北京本地的30天奖励假外,如果所在单位批准,产假最长休7个月,并不受一孩、二孩限制。
焦点3再婚夫妻未共同生育便可申请
针对再婚夫妻的生育政策,《条例》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此前北京的规定中,要求再婚夫妻双方只有一个子女的,才可以申请生育第二个子女。
昨日,刘振刚说,所谓再生育,是指一对夫妻(无论是初婚还是再婚)已经生育两个或以上子女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又生育的。
此次《条例》中,结合北京实际情况,对再婚夫妻的再生育政策进行了细化。其中规定,如果再婚夫妻婚前只有一个子女,婚后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可以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如果再婚夫妻婚前已经有了两个以上子女,但是婚后未共同生育,也可以要求再生育一个孩子。
对于有子女病残的情况,此次《条例》规定,再婚夫妻按再生育政策生育的唯一共同子女有非遗传性病残,且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可以再次要求生育一个子女;如果夫妻共同生育两个子女,其中一个经鉴定为非遗传性病残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也可要求再生育一个子女。
焦点4已获独生子女证的仍可领奖励
《条例》规定,对于此前已经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可凭证享受相关奖励和优待。与此前规定对比,该条款的相关内容调整不大,基本按照“老人老办法”实行。
其中包括,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至其独生子女满十八岁止,每月可获得1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独生子女的托幼管理费和十八周岁之前的医药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报销。
另外,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可享受不少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条例》明确,如果夫妻享受独生子女奖励和优待后再生育子女,则会停止其奖励和优待,收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其他省份怎么休?
15省份调整婚产假产假最多相差三个月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并于今年元旦起实行。
尽管修法意味着独生子女时代终结,但是“全面二孩”的启动,还需要各地修改地区计生条例后,对婚假、产假等进行明确规定。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份对计生条例进行了修改,普遍取消了晚婚假,并且以生育奖励假取代了原来的晚育假。
另外,吉林、重庆等五省份已经明确了修改条例时间,拟于本月进行。
婚假变化大 部分省份剩3天
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计生法前,婚假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国家规定的婚假和各地晚婚假奖励,前者通常按3天计算。
在鼓励晚婚的时代,各地计生条例中,会对符合晚婚条件(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夫妻予以晚婚假奖励,长度在7天到一个月不等。
例如,此前山西省便规定,晚婚夫妻婚假为1个月;甘肃也为晚婚夫妻增加了30天假期。
计生法修改后,各地陆续启动了地方计生条例的修改,在目前已经完成修改的15个省份中,对于婚假有不同规定,最短为3天,最长的30天。
其中,北京、上海、山西、福建等虽然取消了晚婚假,但是延长了婚假时间,与鼓励晚婚时代基本维持同样的水平。例如北京、上海仍为10天,山西则为30天。计划于本月修改计生条例的甘肃则计划把原来33天的婚假改为30天。
率先修改条例的广东省,以及今年1月修改计生条例的天津、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广西、四川等均彻底取消了晚婚假,结婚夫妻只能享受国家规定的3天休假。
晚育假取消 普遍改生育奖励
对比已经修改计生条例的15个省份,还可以发现,各地对于女职工享受产假的时间和男性陪产、护理假做出了一定的调整。
此前,多数省份都是“国家规定假期+晚育奖励”,部分省份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产妇还可申请叠加假期奖励。修改后则普遍为“国家规定假期+生育奖励”。
根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不过计算国家规定的产假时间时,通常按照98天计算。
在“全面二孩”之前,各地计生条例普遍保留着对晚育假的鼓励,同时部分地区对于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女职工,还会增加假期,时间为15天至一年不等。如西藏自治区规定,女职工晚育且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可休长达一年的产假。
而在各地修改后的表述中,普遍以生育奖励取代了晚育假,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延长至少30天,产假时间从128天起步,最多可达180天。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其中,北京市还规定128天之外,经女职工所在单位批准,可增加1个月至3个月假期,最长可休息218天,和产假最短的省份相差3个月。福建则将所有产假打包,规定时间为158天至180天。
陪产假7天到25天不等
在配偶陪产假方面,在已经修改地方计生条例的15个省份中,均作了明确规定,时间从7天到25天不等。
其中,天津、山东规定配偶陪产假为7天;上海、安徽规定配偶陪产假为10天,而在安徽,如果夫妻双方异地,男方陪产假为20天;包括北京在内,山西、浙江、辽宁等多个省份的配偶陪产假为15天;广西、宁夏的配偶陪产假最长,为25天。
新京报记者 黄颖 实习生 郭锰
本公号文章未经新京报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晚婚假什么时候取消的
【婚假可以跨年休吗?解答在此!】便民提示婚假可以跨年休吗?市人社局说,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可以依法享受婚假,请休婚假的条件和天数均有明确规定,但未有时间的限制。领证后是否需在一年内请休婚假,主要取决于单位的规章制度。详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上海发布
晚婚假多少天2025
“全面二孩”最终确定版到底做了什么调整?晚婚假真的被取消了吗?产假能休多久…….这些您关心的事情有结果了!
昨天,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修改《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决定并即时生效,具体情况↓↓
※
三种情况可生“三孩”
生育条件
“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昨天正式在北京落地,同时,今后生育第二个孩子,和过去生第一个孩子一样登记即可,省去了繁琐的申请批准程序。
条例还为两孩之外的再生育条件作出了具体规定:
再婚夫妻婚前只有一个子女,婚后已生育一个子女;
再婚夫妻婚前生育两个以上子女,婚后未共同生育;
夫妻共同生育两个子女,其中一个经鉴定为非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
以上三种情况,由夫妻向双方之一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提交相关材料,经区卫生计生部门确认可再生育一次。
※
产 假
最长仍为7个月
从前,女职工生育后享受的假期,大体包括国家规定的98天产假、本市法规规定的30天晚育假以及经单位批准可享受3个月独生子女奖励假。
新条例规定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98天产假外,可享受生育奖励假30天,其配偶享受陪产假15天,相当于用生育奖励假取代了原有的晚育假,新增了配偶的配产假,取消了独生子女奖励假。条例中还新增加一款规定:“女职工经所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同意,可以再增加假期1至3个月”。因此,本市女职工法定最长产假仍与过去基本相当,大约为7个月。
※
晚 婚 假
7天变普惠婚假
此次条例中,将过去的7天晚婚奖励假改为7天普惠奖励假,加上国家规定的3天婚假,总长度保持10天不变。
受益范围从过去的晚婚夫妻扩大到全体夫妻。
※
独生子女奖励
老人老办法
新条例规定,不再办理新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但已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仍可凭证享受一系列奖励和优待。包括:
每月发给1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奖励费自领光荣证之日起发至独生子女满十八岁止;
独生子女的托幼管理费和18周岁之前的医药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报销。
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享受不少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等。
文字来源:北京晚报官网—北晚新视觉网 叶晓彦
图片自网络
北晚新视觉
微信号:takefoto2009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PS:这其实是道老北京小吃,您猜到没?
晚婚假的年龄怎么规定
依据《婚姻法》和《计划生育法》的规定,新人可参考的国家法定婚假如下:
1、按照法律规定的结婚年龄结婚的新人【女方满二十周岁,男方满二十二周岁】,可以享受三天的结婚假期。
2、即便是符合晚婚年龄结婚的新人【女方满二十三周岁,男方满二十五周岁】,也不再享受晚婚假期,一样只能享受三天的法定婚假。
3、结婚的时候,如果新人双方不在同一个工作地点的,可以视路程的远近,额外给予路程假。
4、在探视父母期间结婚的新人,不额外给予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者与初次结婚者一样,等同享受法律规定的婚假。
7、部分地区晚婚假正式取消,根据近年结婚情况调查,北上广一线城市女性初婚的平均年龄均已超过30岁,鉴于目前的婚育形势,相关法律修订后对晚婚晚育作出限制,部分区域取消原有的晚婚假。当然,目前该条例没有统一的规定,有些地方仍然可以享受晚婚晚育假。
二、请婚嫁遇到周末怎么算
1、依照《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在国家法定的休息日假如与星期六星期日重叠的,则应在正常工作日给予补假。如果是部分公民享受的假日与星期六星期日重叠,则不予与补假。
2、婚假虽然由国家统一规定属于公民的权利假日,但只属于部分公民享受的假日,所以如果遇上周末也不能补假,也就是说婚假里面其实包含着周末的休息时间。
因为我国现在已经取消了晚婚晚育假,那么不管是否已经符合晚婚晚育,在第一次结婚的情况下其实都是只有3天的婚假。不过就实际操作来看,如果用人单位还愿意给予员工更多期限的婚假,那么这是单位自己的事情,总之给予员工的婚假至少是不能低于3天的,其中有特殊情况,比如双方距离较远的,往往还会适当的给予一定的路程假。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晚婚假多少天2025年新规定休息,晚婚假取消了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