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执罪量刑标准400万,拒执罪量刑标准数额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凤悦艺

拒执罪量刑标准400万,拒执罪量刑标准数额

大家好,由投稿人凤悦艺来为大家解答拒执罪量刑标准400万,拒执罪量刑标准数额这个热门资讯。拒执罪量刑标准400万,拒执罪量刑标准数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拒执罪量刑标准18万

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作出生效的判决和裁定是具有法律效力、具有执行依据的的法律文书。如果故意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所确定的法律义务,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根据《刑法》规定:被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确定负有一定执行义务的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能或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行为,可能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是单位触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人民法院对单位可能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同样可以按照自然人犯罪处罚。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主体有哪些?

对于该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是生效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义务人、担保人等对生效裁判文书负有执行义务的人。主要表现在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但是无故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才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罚。否则,对于不构成情节严重的拒不执行行为,可由人民法院予以司法拘留或者按照法律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具有下列情形应认定为犯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按照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来追究刑事犯罪责任时,被追究的必须是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有能力执行的人拒不执行并实施下列行为才符合情节严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

根据(1)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2)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与他人串通,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方式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5)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或者聚众哄闹、冲击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6)对执行人员进行侮辱、围攻、扣押、殴打,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7)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8)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致使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更多内容请关注北京律师解建泳的头条号

拒执罪量刑标准跟金额有关系吗

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简称“拒执罪”)的构成要件、常见案例及量刑标准如下:

一、构成要件客体要件
侵犯的是人民法院的正常司法活动及判决、裁定的法律权威。拒不执行的对象是已生效且具有执行内容的判决、裁定,包括民事调解书、支付令等与判决具有同等效力的法律文书。客观要件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行为人需具备履行能力,但通过隐藏、转移财产(如低价出售车辆、借用他人名义购车)、暴力抗拒执行、虚假和解等手段逃避义务。情节严重:需达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程度,例如转移已查封财产、拒不报告财产状况、经罚款或拘留后仍不履行等。


主体要件
特殊主体,即负有执行义务的当事人,包括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等。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需担责。主观要件
必须是故意,明知判决已生效且有能力执行而拒不履行。因客观困难无法履行的不构成本罪。二、常见案例类型转移或隐匿财产案例:江西谢某将名下车辆低价出售,并借用他人名义购买二手车,所得款项未用于偿债,构成拒执罪。行为特征:包括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价格交易、虚构债务等。


暴力抗拒执行如聚众冲击执行现场、殴打执行人员,或毁损执行工具。


虚假行为妨碍执行通过虚假诉讼、仲裁、和解转移财产,或伪造证据隐瞒履行能力。


拒不配合执行措施拒绝报告财产、违反限高令,经强制措施后仍不履行。


三、量刑标准自然人犯罪情节严重: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例如:谢某因转移财产、拒不申报被判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2个月。情节特别严重: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形包括:暴力致执行人员伤亡、虚假诉讼致执行失败、导致申请执行人自杀等。


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责任人员按自然人犯罪标准处罚。


从宽情节主动履行义务、取得谅解的,可减轻或免予处罚;自首、认罪认罚的从轻处理。


四、司法实践提示财产申报义务:被执行人需如实申报财产,否则可能直接构成犯罪。自诉途径:若公安机关不立案,申请执行人可提起刑事自诉。法律后果:除刑罚外,还将面临信用惩戒(如纳入失信名单)、民事强制措施(如罚款、拘留)。

总结:拒执罪的认定需综合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能力及社会危害性,司法实践中对规避执行行为的打击日益严厉,旨在维护司法权威和债权人权益。

拒执罪量刑标准2017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已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什么是拒执罪?

拒执罪,全称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解释》第二条规定: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为依法执行支付令、生效的调解书、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所作的裁定属于该条规定的裁定。




哪些行为可能构成拒执罪?

《解释》明确列出了14种构成拒执罪的具体行为:




1.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




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转让已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




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3.拒不协助执行




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4.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




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5.恶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




以放弃债权、放弃债权担保等方式恶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或者以虚假和解、虚假转让等方式处分财产权益,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6.恶意减损责任财产




实施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等恶意减损责任财产的行为,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7.伪造、毁灭证据




伪造、毁灭、隐匿有关履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他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负有执行义务的人财产情况,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8.拒绝执行强制措施




具有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消费令等拒不执行行为,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



9.拒不交付财物、票证或迁出房屋




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票证或者拒不迁出房屋、退出土地,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10.强制措施后仍拒不履行协助




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履行协助行使人身权益等作为义务,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情节恶劣的;



11.违反不作为义务,造成严重后果




经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从事相关职业决定等不作为义务,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伤害或者严重影响被害人正常的工作生活的;



12.以恐吓、辱骂等方式阻碍执行




以恐吓、辱骂、聚众哄闹、威胁等方法或者以拉拽、推搡等消极抗拒行为,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情节恶劣的;



13.毁损、抢夺执行器械




毁损、抢夺执行案件材料、执行公务车辆和其他执行器械、执行人员服装以及执行公务证件,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



14.其他严重拒不执行行为




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拒执罪法律后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此提醒各位被执行人

法律的权威不容挑衅

请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逃避或抗拒执行要面临相应的法律后果

严重的还要被刑事制裁!


来源:云南省嵩明县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史燕青

拒执罪量刑标准300万判几年

“有钱不还,原来真的会坐牢呢……”“那XX还欠我一大笔钱,我要去起诉他,看他还敢不还!”围着广发圩的公告栏,群众们议论纷纷。

日前,为加强打击“拒执罪”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对“老赖”人人喊打的局面,嘉禾法院对该院判决的4个典型“拒执”犯罪案例以布告的形式予以公示,并在全县人员密集区域、部分乡镇村庄进行张贴,吸引众多群众驻足围观,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近年来,嘉禾法院将打击“拒执”犯罪作为破解案件执行难的重要抓手,对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被执行人依法进行刑事打击。2020年以来,嘉禾法院已对123名被执行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对75名被执行人采取罚款措施,以“拒执罪”审结并判处案件4件4人。

今后,嘉禾法院将继续加大执行力度,严厉打击“拒执”违法犯罪,注重发挥典型案例的教育作用,进一步警示被执行人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严重后果,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哪些情形构成“拒执罪”?

根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的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关于“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可查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

对“拒执罪”如何处罚?

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来源:嘉禾县人民法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拒执罪量刑标准400万,拒执罪量刑标准数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