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新三板上市公司怎么样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罗惠黛

新三板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新三板上市公司怎么样

大家好,由投稿人罗惠黛来为大家解答新三板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新三板上市公司怎么样这个热门资讯。新三板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新三板上市公司怎么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三板上市公司名单查询

新三板重现申报挂牌热,本周以来即有18家公司获全国股转公司受理,其中过半申报企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月份以来共计39家公司获受理,已经远超4月份、5月份。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白云山旗下控股子公司,其盈利规模超6亿元。此外,多家公司盈利规模逾5000万元,超过北交所上市的相关盈利要求。

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过半

6月17日以来,18家公司申报新三板挂牌获受理,申报企业专精特新属性凸显,过半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外,申报企业中出现上市公司子公司,还有公司为二次挂牌。

从企业所属行业来看,多数企业来自新材料、医疗器械、电子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其中,浙江天际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互感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东莞市林积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高速射频连接器及线束组件、控制开关总成、电子元器件、精密零部件等精密电子零组件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碳纤维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光伏热场、热处理设备及半导体热场提供多种碳纤维保温材料,是国内主要的碳纤维保温材料生产企业之一。

申报企业创新属性突出。宁波艾克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浙江天际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首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等。

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工信部认定的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北尚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有效期为2021年7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

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国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莱阳市昌誉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林积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聚仁新材料股份公司、常州百瑞吉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均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此外,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凯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兴三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苏州莱恩精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部分公司计划通过“绿色通道”快速挂牌新三板。宁波艾克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19日入板宁波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培育层,于2024年5月15日在宁波股权交易中心办理完成股权托管;浙江天际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4月23日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进入浙江“专精特新”板。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佳音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次是二次挂牌,公司此前于2016年4月26日至2021年2月25日挂牌新三板。据公司披露,2024年6月3日,公司进入宁波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培育层,意在快速申报挂牌新三板。

申报企业中出现久违的上市公司子公司的身影。新三板挂牌申请已获受理的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上交所主板及联交所H股上市公司白云山的控股子公司,白云山持有公司22.27亿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90.92%,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此前,白云山曾筹划分拆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H股至港交所上市。

多数公司盈利规模亮眼

在申报稿中,多家公司透露了IPO上市计划,挂牌新三板或意在北交所上市。从业绩指标来看,申报企业2023年盈利规模普遍超过3000万元,达到北交所上市相关财务条件,部分企业更是逾1亿元。

东莞市林积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控股股东有所为曾与机构股东签署“对赌”协议,其中约定2027年12月31日前申请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如果公司已出现构成上市的实际性障碍,机构投资者万策智造一号有权要求有所为回购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

浙江天际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股东对所持股份自愿锁定承诺,即“自公司申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受理之日起至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之日期间,承诺不转让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司股票,且不委托他人管理所持有的公司股票”。

宁波艾克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申报稿中透露,2018年6月20日,宁波股权交易中心同意艾克姆有限在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此后于2021年2月26日,因公司上市计划,公司向宁波股权交易中心申请终止挂牌。

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曾在引入外部投资者时签署增资协议,其中包含特殊投资条款,包括公司上市、反稀释权、共同出售权、回购权、优先认购权和优先受让权、优先清算权等内容。此外,河北尚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锐格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聚仁新材料股份公司等公司均透露曾有IPO计划。

财务指标显示,多家公司盈利规模亮眼。广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业绩同比实现增长,营收为525.9亿元,净利润超过6.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6.5亿元。资料显示,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医药产品的批发及零售业务,并致力于向医药行业价值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提供专业的供应链服务。

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4.84亿元,净利润连续第二年超过1亿元;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去年营收同比下滑至7亿元,不过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至9658万元;河南国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营收为9.5亿元,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不过仍超过9000万元。

浙江天际互感器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业绩同比实现增长,营收超5亿元,净利润逾8000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为7883万元;此外,湖南聚仁新材料股份公司、宁波艾克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去年业绩同比实现大增,净利润规模分别超7000万元、6000万元,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兴三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净利润均超过6000万元;广东凯得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去年盈利逾5000万元。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诸海滨团队指出,新三板新挂牌企业质量持续提升,多家公司盈利规模较大。东吴证券分析师朱洁羽认为,作为北交所的后备基地,新三板挂牌公司2023年平均利润不断提升,预期2025年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将大幅改善。

责编:钟恬

校对:王朝全

·END·

北证资讯

最具价值的原创新三板微信号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zqsb_bzzx

新三板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区别

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一时间让新三板市场企业成为焦点。而提前锁定“入场券”的66家精选层企业,连日来股价飘红。9月2日,精选层66家公司全部收红,次日整体冲高回落但仍有九成以上公司上涨,9月6日继续爆发,10家精选层公司一度涨停。

根据安排,精选层现有挂牌公司将全部转为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新增上市公司由符合条件的创新层挂牌公司产生。新三板2013年正式运营,2016年初步划分为创新层、基础层,2020年设立精选层,同时引入转板上市、公开发行和连续竞价交易,逐步形成了与不同层次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差异化发行、交易等基础制度,建立了“基础层、创新层、精选层”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

如今,坐拥超7000家挂牌公司的新三板,企业含金量如何,背靠哪些上市公司?8月底,2021年上半年业绩收官,精选层企业表现如何?未来,创新层企业又有着怎样的进击机会?

含金量几何?

上半年九成精选层企业盈利

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后,目前的精选层公司直接转为其上市公司。数据显示,目前新三板66家精选层公司均已经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总和达261.5亿元,归母净利润总和为29.87亿元。其中,53家企业上半年营业总收入都超过了1亿元。

从利润来看,上半年92%新三板精选层企业为盈利状态,71%企业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涨。其中,贝特瑞、拾比佰、吉林碳谷、五新隧装、富士达、恒拓开源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超过100%。

截至2021年6月底,66家精选层企业资产总和为77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合计为449.8亿元。按资产规模来看,贝特瑞、颖泰生物两家精选层企业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此外,有同力股份、连城数控、翰博高新、长虹能源、球冠电缆等12家企业资产规模超10亿。据Wind数据显示,精选层企业市值集中于30亿以下,主要位于工业、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高景气赛道,数量少但质地优。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消息公布后,精选层股价整体上涨。9月2日至9月6日收盘3个交易日中,24家精选层企业股票涨幅超过30%。

9月7日,贝特瑞股价飙升超12%,对应总市值超过600亿元,成为精选层中第一家总市值超600亿元的企业。贝特瑞为新能源材料研发与制造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为公司核心产品。2021年上半年,贝特瑞业绩同样亮眼,营业收入42.07亿元,同比上涨168.83%;实现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232.45%。

谁有转板机会?

599家创新层企业上半年收入超1亿

贝壳财经记者根据股转系统官网数据看到,截至9月7日,新三板7292家挂牌公司(不含两网及退市股票)中66家为精选层、1249家为创新层、5977家为基础层。

wind数据显示,目前6911家新三板公司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总和为7519.9万亿元,净利润为373.7万亿元。

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设立安排,创新层公司挂牌满12月后,符合一定条件可以成为北交所上市公司。这意味着,一些优质企业转板未来可期。

2020年9月以前挂牌新三板的创新层企业有1239家,占比超过99%,当年9月前被纳入新三板创新层的企业有987家,占比79%。数据显示,创新层企业中整体收入表现较好,1244家已经发布半年度报告的创新层企业,599家企业营业总收入超过1亿元。

钢银电商、永安期货、翰林汇报告期的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81亿元、166.8亿元、144.5亿元,位列创新层收入榜前三。此外,源耀农业、中建信息、钢宝股份、海通期货、东海长城等16家创新层企业营业收入也超过20亿元。

截至6月底,9家创新层企业总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作为创新层资产规模最大的企业,永安期货目前总市值排名第一,超过397亿元。此外,恒神股份、华强方特、巨正源的总市值超过100亿元。

转战A股情况如何?

528家企业转板IPO后大部分股价见涨

对于很多新三板企业来说,挂牌前就承载着IPO的梦想。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7日,新三板挂牌企业中(含精选层申报)663家曾进行IPO申报,其中349家最新动态仍显示为辅导备案登记受理状态,84家状态显示为终止审查。

排队IPO的同时,新三板已有数百家企业成功转板。截至9月7日,新三板企业中涉及转板案例557个(有企业出现两度冲刺IPO的情况)、528家企业。

目前,这些企业已在新三板摘牌,但并非都成功闯关上市,安联锐视、恐龙园、建科集团等企业目前均为IPO终止状态。

贝壳财经记者综合wind、choice数据统计,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290家曾经为新三板挂牌企业。2021年上半年,这些公司中256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7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今年5月成功上市的力源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587.35%,成为收入增幅最大的新三板转板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成功IPO后的企业大部分股价涨幅较大。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上市的原新三板企业中,99家上市以来区间涨幅超过100%,奥特维、固德威、新洁能3家公司上市以来股票涨幅超过8倍。

背靠哪些公司?

A股参控股新三板企业券商占大头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新三板企业中648家企业的前10大股东名单中关联A股上市公司,其中做市商等券商机构占据绝大部分。以德隆股份为例,截至6月底的股东名单中,华泰证券、国泰君安、西部证券、国海证券、财达证券均位列前十大股东之中。

对非机构型企业来说,参控股新三板公司的情况则大不相同。贝壳财经记者统计,自2015年以来,超2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过参控股公司布局新三板的相关公告以及对新三板企业的参控股计划。2021年6月,上市公司高争民爆就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成远矿业新三板挂牌材料获受理。西部材料今年4月宣布旗下子公司天力股份正式挂牌新三板。

北京证券交易所官宣后,A股上市公司也频繁表态。其中,维尔利9月6日回复投资者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汇恒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新三板上市公司,公司持有其59.71%的股份。数据显示,汇恒环保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12.8万元,同比下滑74.1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43万元。

此外,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达安基因持有新三板企业食安科技12.08%的股权、三峡能源持有新三板公司金海股份10.38%的股权、华伍股份控股子公司金贸流体目前处于新三板精选层辅导期等。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云琦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贾宁

新三板上市公司有多少家

风口财经记者 许耀文

在“北交所效应”的驱动下,新三板的活力得到了充分激发。记者从北交所获悉,今年以来新三板的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19.11%,定向发行融资金额同比增长超30%。

目前,北交所的发行上市逐步实现常态化,上市审核平均用时143天。近期北交所新增申报、受理企业明显增加,目前在审企业达137家,在辅企业约300家,仅6月单月就受理企业92家,新股供给速度已逐步提升。

进入2022年,北交所聚焦“上规模”,多措并举推动形成储备、挂牌、辅导、上市梯次供给局面。与此同时,优化新三板进层机制,将新三板创新层进层频次由每年1次调增至6次,创新层公司培育和遴选功能增强,有效增加了北交所的企业储备。

在上述因素的带动下,今年上半年,新三板新申请挂牌的企业203家,是去年同期的3倍多。在这203家企业中,哪个省份数量最多?这些企业资质如何?山东企业又有怎样的优势?

浙江申请挂牌企业数量最多55家已摘牌企业重新申请

今年上半年,新三板已完成3次调层,515家基础层公司进入创新层,其中348家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2022年上半年的分层完成后,创新层公司共1696家,达到分层制度实施以来最高水平,其中有958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2亿元,580家公司净利润超过3000万元。

北交所和新三板递进发展、一体发展优势逐步彰显,充分带动了中小企业拥抱资本市场的积极性。今年上半年,新三板新申请挂牌的企业数量与去年相比实现倍增。

全国股转系统官网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新申请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共有203家,与去年同期的47家相比增长了331.91%。

从辖区分布来看,203家企业分布在全国23个省份,有5个省份的企业数超过10家。其中,浙江省以33家的数量排在全国首位,山东省以8家企业的数量排在全国第七位。

从行业分布来看,203家企业覆盖40个行业门类,主要集中在6大行业。这6大行业包含111家新申请企业,占比达54.68%。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所含企业最多,以28家企业的数量并列排在首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3家新申请挂牌企业中,有55家企业此前已从新三板摘牌,如今又重新申报挂牌。此外,在203家企业中还包括62家曾接受其他板块IPO辅导的企业。

“这一部分重新申请挂牌的企业,多半是冲着在北交所上市而来的,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企业对北交所的信心和认可。”中泰证券战略客户部总经理、投资银行业务委员会副主任朱锋在接受风口记者采访时表示。

平均净利润同比增两倍国家级“专精特新”达40家

除了明显的“量增”,今年上半年新三板新申请挂牌企业的质地同样可圈可点。

记者从北交所获悉,从业绩指标来看,新申请企业2021年平均营业收入36359.14万元,较去年同期新申请企业高出207.15%; 2021年平均净利润约3496.51万元,较去年同期新申请企业高出200.25%。

在203家新申请挂牌企业中,有140家申请企业的财务标准符合北交所的上市要求,占比高达68.96%。

来自福建省的成记泰达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可谓203家企业中的“新人王”。去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8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8.29亿元,两项指标均排在203家企业的首位。

除了实力强,这一批新申请挂牌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样不容小觑,可谓“实力与潜力并存”。

数据显示,203家新申请企业2021年平均研发费用为1,263.34万元,占平均营收比重达3.47%。此外,在203家企业中,仅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就多达40家。

除了“官方背书”,有不少企业或处于“强链补链”的关键环节,或凭借硬核技术广受关注。

合肥科拜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为改性塑料和色母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着色和功能需求的定制化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和快消日用品等领域。目前公司拥有8项发明专利,其自主研发的CPP系列产品在家电行业冰箱内胆材料中率先进行使用,打破了国外挤板材料HIPS的垄断,解决了冰箱内胆材料不耐食用油、化学发泡剂腐蚀和内胆开裂等技术难点。

苏州卓兆点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技术驱动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高精度智能点胶设备、点胶阀及其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均系自主研发形成。该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智能点胶设备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能力的企业,拥有127项专利,其中包括8项发明专利。

仅25家企业去年净利润超5000万角逐北交所竞争压力不小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新三板挂牌公司有417家,数量居全国各辖区第六位。在203家新三板新申请挂牌企业中,有8家企业来自山东省,覆盖7个行业门类,分布在6个城市。其中,青岛市以3家企业的数量夺得城市桂冠。

目前,山东省8家企业中,除了烟台市的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瑞数字”,873696.NQ)之外,其余7家企业均为“专精特新”企业,有4家企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捷瑞数字已于5月9日在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之一孙伟杰是同时也是杰瑞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之一。2010年,杰瑞股份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孙伟杰-股权穿透图谱

目前,在新三板挂牌的青岛企业有63家,创新层企业有15家。其中,有9家企业开启了转板上市的征程,有4家企业选择在北交所上市。此外,在青岛市48家基础层挂牌公司中,伊森新材与凯能科技已开始了在北交所上市的辅导工作。

今年上半年,有3家岛城企业申请在新三板挂牌,分别为青岛中科英泰商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英泰”)、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域股份”)与青岛优派普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派普”)。

中科英泰与旭域股份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这两家企业均曾在新三板挂牌。

中科英泰成立于2004年,主要产品为智能商用终端和智能印章机。2021年,公司“增收不增利”,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8.46%;归母净利润仅为2842.1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49.6%。

2014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19年8月,中科英泰在科创板开板2个月后终止挂牌。然而,公司追逐资本市场的脚步并未停止。

2020年2月,中科英泰在青岛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申请于科创板上市;2020年12月,公司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但于2021年6月终止。2021年7月,中科英泰再次在青岛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但并未公布拟申请上市板块。

旭域股份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土工合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5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4月8日终止挂牌。两个月后,旭域股份再次申请挂牌。

2021年,旭域股份同样 “增收不增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2.26%;实现归母净利润1940.24万元,同比下降25.86%。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规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董秘一家人”创始人崔彦军表示,企业想要抢得上市先机,质地和经营情况将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今年下半年,随着北交所申请标的的增多,企业的竞争压力会增大,北交所对申请标的财务指标的要求或许会提升。如此看来,对于后续想要在北交所上市的企业而言,满足财务指标的同时还需有一定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203家新申请挂牌企业中,仅有25家企业2021年的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

(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宣城新三板上市公司

4月11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2023年第二批拟调入创新层的挂牌公司(以下简称第二批拟进层公司)初筛名单。本批预计47家挂牌公司拟调入创新层,调整完成后本年度目前累计进层54家公司。

据全国股转公司披露,第二批拟进层公司类型新、质地优,为创新层队伍注入了新的动力。一是行业分布特色鲜明。拟进层公司多集中于设备制造、信息技术服务等新兴行业。

二是整体业绩实现稳步增长。47家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平均为3.46亿元,净利润平均为3014.32万元,较已披露年报的基础层公司分别高71.29%、53.31%,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16.89%,20.12%;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6.43%,较已披露年报的基础层公司高3.95个百分点。

三是第二批拟进层公司中有27家取得了各类创新资质认定,其中8家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2家企业研发强度高于5%,不断通过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实力,在各自领域奋力突破技术壁垒。

据悉,47家企业中,已有14家进入北交所公发辅导期,其中7家为新挂牌公司。本批次进层公司中有28家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北交所后备军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

第二批拟进层公司初筛名单发布后,全国股转公司将根据异议情况,对初筛名单进行调整,并在履行规定程序后做出正式进层决定。

下一步,全国股转公司将全力做好后续进层实施工作,并在“管家式服务”下新增、优化多种服务方式,助力创新层公司提升规范水平、畅通持续成长道路,同时持续评估并优化分层服务,积极助力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实现持续发展。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新三板上市公司是什么意思,新三板上市公司怎么样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