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承包合同最长期限,荒山承包期限多少年合法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严辰

荒山承包合同最长期限,荒山承包期限多少年合法

大家好,由投稿人严辰来为大家解答荒山承包合同最长期限,荒山承包期限多少年合法这个热门资讯。荒山承包合同最长期限,荒山承包期限多少年合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荒山承包哪里找


乡村振兴战略下,企业如何通过参与乡村振兴获得相关农业补助资金? 2019年国家重点支农项目都有哪些?如何做好补助资金项目的申报规划?涉农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申报2019年农业补助资金?

承包荒山,开发做农业越来越多吸引着不少农业人的目光;时长会接到咨询承包荒山国家的补贴政策等问题,总结一下4点,仅供参考;

1,承包荒山一般是要跟荒山所在的村委会或者村集体提出承包要求,并签订承包协议,另外再向林业局、土地局备案。如果没有取得承包权,最好不要投入经营;免得后期骑虎难下;


2,承包荒山没有具体的补贴资金,但是有优惠政策,一般是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优惠;当然一些地方还有一些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的补助,像整地修路等,但不是每个地方都有;

3,经营开发荒山前期一般投入较大,要做好充分的资金准备,除了承包、购买荒山的费用外,前期开发投入主要包括整地、栽植、修路、水电等费用。其中水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费用非常大,几乎占到了全部投入的80%。


4,经营项目一般以林果种植的回报率高,条件成熟的也可以做休闲观光旅游项目,同时也可以做林下种植和养殖,申请国家的林下经济项目补贴资金,规模要求不一,一般100-300亩之间;再者,承包者在开发荒山之前,首先应请林业专家根据荒山的土壤条件、承包期限等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如承包期为50年,可以选择生长期较长的树种,但如果承包期为30年,就应该栽种速生树种,等等。此外,承包经营者还应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如剪枝等,这些专业技术很容易学习和掌握,也是追求最大经济效益的保证,但很容易被承包者忽略掉。


分享2019年4个重点农业投资项目,个个都是上千万、上亿的资金扶持。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补助1亿元

只要创建通过,国家先行补助1亿元,用于园区建设。

目前,全国一共创建了62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到2020年一共要创建300家,还要再创建238家。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开展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突出其产业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等功能作用,打造现代农业建设样板区和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根据产业园相关因素,中央财政将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认定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给予适当支持。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形成的具有明确区域范围、建设水平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去年,中央财政投入50亿元进行专项扶持,截至去年底,全国已批准创建4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田园综合体项目:18个省份成试点

田园综合体,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

财政部在去年发布《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确定了在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

这无疑是继发展特色小镇之后农村发展的又一“新蓝海”。

资金扶持额度:

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每年6000-8000万,连续三年,比如河北迁西县花香果巷项目,第一批8000万资金已经到位。

省级田园综合体:3000-6000万,根据各省具体情况,比如江苏省2017年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资金各3500万元,其中: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别为3500万元、400万元。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5000万元补助

创建通过国家给予5000万元补助资金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新形势下改善农业供给、拓展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均作出了部署,特别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目标是按照当年创建、次年认定、分年度推进的思路,力争到2020年建成300个融合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发展、利益联结紧密、配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示范作用显著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现多模式融合、多类型示范,并通过复制推广先进经验,加快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2000-3000万不等补助

以前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从2018年开始,每个创建通过的先导区,国家将给予2000-3000万不等的补助资金。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精神,农业部决定支持各地培育打造和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以下简称融合发展先导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融合发展各类经营主体。

按照“一年有规划、两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的总体安排,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培育打造和创建一批产业融合方式先进、经济效益显著、产业集群发展高效、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融合发展先导区,形成多元化的融合发展新模式新经验,有效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分享更多的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根据先导区发展规划,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加大对融合发展先导区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


其它涉农项目申报补贴

【农业综合开发一般产业化经营项目】

(1)扶持范围为:农产品、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

(2)资金补助对象: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

(3)资金额度:龙头企业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规模为100万元至30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规模为50万元至150万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1)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和其他等工程内容。

(2)支持对象:国有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以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

【农产品加工业相关补贴政策】

目前,农产品加工业正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部长说,农产品加工业是新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鼓励工商资本投资,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工业!2018年发展农产品加工,可以申报的政策:

(1)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本项目往年补贴比例为总投资额的30%,自2016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项目对象实行定额补贴,标准为1-34万元。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以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发展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初加工建设,合作社类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30~80万元,涉农企业类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50~100万元,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20~40万元。

(3)国家扶贫开发资金扶持项目

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对贫困地区带动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2004年开始,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内认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并给予贷款贴息支持。据统计,在扶贫龙头企业中,80%以上都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规模不定,一般为200-500万元。

(4)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

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把支持农产品加工、推动建立一批集优势产业生产和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资金规模不定,一般为30-150万元。

(5)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申报

畜禽水产调理制品,蔬菜调理制品,生制或熟制菜肴调理制品等的加工生产等,从事主食加工的企业可以申报,往年申报时间在4月左右。

(6)农产品加工专项补助项目

项目范围:粮食、果蔬、畜产品、油料、水产品、食品、液态奶、酒花麦芽类等。

项目要求:对企业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有要求,具体各地要求不一致。项目补贴20-50万元。

(7)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

项目范围:

①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和特色产品加工等。

②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

③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

项目支持:开发银行将根据农产品加工企业需求提供各种类型的贷款产品。

(8)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示范

对粮食、果蔬、棉麻、油料等农作物生产及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饲料化开发,挖掘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潜力,推动粮食作物饲料化利用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废弃物饲料化利用。

申报主体:农民合作社,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或饲草料加工企业。地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先支持。

项目要求:合作社成员户数50个以上,企业注册资本应达到500万元(含)以上。

项目补贴:300-400万元。(来源:央视网)

荒山承包多少钱一亩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代娟 通讯员 丁艳冰

“你看这梅花、樱桃花多好看,下周杏花也要开了。”

3月12日,站在卫辉市狮豹头乡东沟村的荒山上,68岁的退休教师王建武看着自己种下的万千株绿树,畅想着满山花开的场景。

这些树,是王建武一株株亲手种下的。

8年前那次驾车去卫辉太行山游玩,60岁的王建武途经东沟村这片荒地时,做了一个在别人看来有点荒唐的决定:他要在这太行荒山上种满绿树!

说干就干。行动派的王建武很快和东沟村签订了千亩荒山承包协议。

但,这是个不“对等”的协议——

他出承包费、管理费,自费投资种树,树归村集体所有。

签订合同时,村里有些惊讶,有村民觉得他说“啥也不图”,倒像个“城里来的骗子”。

但是,地处太行山的东沟村,最不缺的就是荒山啊。村支部书记魏福生跟村民说,“没关系,树种在咱的山上,长成之后归村里,人家还给村里交钱,这合同写得明明白白,能骗咱啥?有这种好事儿,来多少咱都要!”

太行山是典型的干旱瘠薄的石质山地,这里植被稀少,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人工种树不仅投资大,而且耗时耗力。但王建武的拼劲和热情像回到了18岁。头两年没有经验,王建武种下的千余株小树几乎“全军覆没”。他不急不躁不气馁,到处查资料,跟山里人讨教,拿出家里所有积蓄,开山、整地、筑墙、打井、埋管、买树、栽种、浇灌、修枝、追肥,事事亲力亲为,时时牵肠挂肚。

前半生树人,后半生树木。王建武觉得,种树就像教学生,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细心栽培、精心呵护、耐心等待。自2017年以来,历经干旱、洪涝、羊啃等各种情况,他逐渐熟悉了太行山的土质、气候、湿度、风力,知道什么树耐活,怎么浇水得当,如何搭配种植不同种类的树木更具观赏性。

数年积累,百亩荒山变林地。2024年年初,他又种下600余棵树。经过悉心管理,树木成活率达95%以上。

冬天的梦在春天醒来,树渐成林,美不胜收。

如今,每到5月,东沟村的荒山上,一坡苍翠,满目青绿。槐树、柏树、杏树、李树、山楂树、樱桃树……夏有阴凉秋有果,松鼠觅食、野兔散步、群鸟啁啾,曾经贫瘠的荒山重构了生态系统。

“之前城里教书,现在山里种树,这跨度有点大,您适应吗?”

“我有过下乡插队的经历,那时候学会了不少农活儿,和农民、土地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8年,念出这两个字只需要1秒;让树木扎根太行山,王建武用了近3000天。从新乡市区家中到东沟村40公里,8年来,他驾车往返路程超过12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圈。

一句热爱,一生奉献,倾己所有,植此青绿。

“在我看来,绿化荒山这件事情,干好了能多赢。”

“往大了说,种树造福子孙万代。往小了说,东沟村的村民在农闲时帮自己劳作,每天有工资挣,能改善生活。游客春赏花、秋摘果,享受了休闲时光,还带动了附近的民宿和农家乐。”

“我自己从中收获了快乐、满足和大家的信任,村里谁家红白喜事都喊我参加,我成了半个东沟人。”

“在外工作的女儿非常支持我,经常叮嘱我‘没钱就说’。曾经的学生知道我在山上种树,也会给我打电话发信息,称赞我‘老当益壮’。”

……

辛苦8年,投入200多万,不要一分钱的收益,王建武却说有数不清的收获和成就感。

如今,进山的路宽阔平整,许多市民闲暇时爱去山里游玩。王建武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树越多,生态就越好,游客就越多,乡村就越富裕,山里人的日子就越红火。

承包的千亩荒山,如今仅绿化十分之一,距离目标达成还需要大量时间和费用。前段时间,他因健康问题住了两次院,医生建议他到北京做手术,他因放不下那些树而迟迟未成行。王建武感到时间紧迫,他多次上山考察,今年想全力整理山地,明年在相对适宜的地方优先栽种。

“公益是一种修行,当自己静下心来去做,内心会觉得很踏实、很舒服。如果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我们的社会会更加文明进步,我们的环境也会越变越好。”

见证王建武8年时间绿化了百亩荒山,魏福生和村民提到他就竖大拇指:“王老师没骗咱,王老师真中!”他的事迹被新乡当地媒体报道后,有网友留言:“大赞,树人树木,德行圆满,人生圆满!”

“将来有一天我不在了,就把我葬在山坡上,身边就是这些树,那也是很美的事情。”王建武说,“愿将此生托太行,常见青山展笑颜。”

荒山承包合同书模板

我叫陈美村,卫辉市太公镇古子涧村人。七年前我和丈夫承包了一片荒山,如今荒山已变青山,栽下的核桃树也结出累累果实。可是,七年来,我们也遭遇很多烦恼,心力交瘁,无可奈何。

投资投劳,荒山已披绿装

2012年,我们把承包荒山的想法告诉了村里。依照“4+2”工作法,首先由村党支部提议,然后经村委会开会研究,再向各位村民征求意见,最后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并经村民代表签字,一致同意把荒山承包给我丈夫。

当年7月,村委会与我丈夫签订荒山承包合同。约定:承包范围南至老沟岸南100米,北至一干渠以南,东至一干渠以西,西至榆树冲石场东。承包期限为70年,从2012年7月至2082年7月。合同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并报送镇政府及林业部门等。

就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和丈夫开启了绿化荒山的征程。先用爆破锤捣出一米见方的坑,再用挖掘机挖出碎石,买来黄土回填,铺上牛粪,一个树坑就成了!挖掘机装载机各两辆,施工四个多月,用坏十几条轮胎,耗费八吨多柴油,终于挖出一万六千多个树坑。在农林专家的建议下,当年冬天我们在荒山上种上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核桃树。

要想树苗存活,必须有水源保障。我们用压力泵、管道泵从村头小河将水引至山顶,储存到两个120吨的大水罐,然后再用放水管把水引至各个树坑。需用几十个工人,耗时一个多月,才能把树木灌溉一遍。树苗终于都发芽啦!满山郁郁葱葱。2014年春,林业局给我们颁发林权证。

也就是这年春,村头流淌多年的小河干涸了。必须打井!说干就干。筹款、勘察、选址……从秋天开始,经历大雪纷飞,打井队原来预测打到480米深出水,然而打到500米深也没水。我们近乎绝望。到2015年春,打到530米深时,终于流出汩汩清水。

现在,指头粗的树苗已长成拳头一般粗,不仅枝繁叶茂,而且硕果累累。

梦想逐渐实现,麻烦接踵而来

就在林业局给我们颁发林权证后一个多月,一家采石场于2014年5月也在地矿局办理了采矿许可证,其采矿范围与我们的承包范围重叠约100亩。这家采石场持采矿许可证,在我们的林区理直气壮地露天开采起来,林区成了矿区。尽管我们多次向上级部门反映,至今也未得到依法妥善解决。

祸不单行。2018年9月,我们村新任村主任上任后,村委会突然将我丈夫诉至卫辉市人民法院,要求废除荒山承包合同。法院审理认为:合同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且实际履行多年;我们依照合同进行荒山绿化,植树造林,合同有效,继续履行。当年11月,法院做出判决:驳回村委会的诉讼请求。

卫辉市人民法院已确认合同有效,但村委会接着又将我丈夫上诉至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废除荒山承包合同。中院审理认为:村委会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2019年3月,中院做出终审判决:驳回村委会的上诉,维持原判。

为何村委会想废除我们的合同?原因不得而知。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却是:在我们承包的荒山附近有家生产石灰的企业,侵占我们约50亩土地在此崩石头生产石灰。我们曾多次劝其退还,无果。于是我丈夫将这家企业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其归还土地。而村委会随后就诉至法院要求废除我们的荒山承包合同,结果带出了村委会于2016年7月与该企业签订的一份承包范围与我们的有重叠的承包合同。2019年7月,卫辉市人民法院做出判决:限这家企业将土地腾退,停止侵权并清理土地上的附着物,归还我们使用。

历经三次开庭三次判决,法院均判决我们的荒山承包合同合法有效继续履行!

可是,2018年底,一家水泥厂也加入侵占我们林区的行列,其崩山采石的坐标杆跨过林区防火墙,深深地扎入我们林区。林区防火墙多处被落石砸塌损坏,我们多次反映到该厂,但至今无人问津。

今年6月,一家单位持市有关部门下发的关于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材料采购的申请文件到林区来开采石头。文件表明:我们承包的范围内有适合黑臭水体治理的料石。但黑臭水体治理的前提是以开采我们承包的荒山、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吗?

更痛心的是,今年7月,一家公司持市有关部门下发的文件——同意在我们林区做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修复勘察设计的过程中,清理场地、进行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清理场地、勘察设计难道就是用数辆挖掘机、数十辆大车,日夜不停地开采石头、拉运石头,然后再运送到一家环保材料公司吗?

荒山承包人死后能继承吗

吉林松原七旬老人承包林地种植1600多棵杨树,还未到承包期,因为修建高速路,面临补偿困局。

“出了收据,约定30年,修路把地占了,就退了树苗钱,(1平方米)地只补偿7分钱,走哪也说不上啊……”日前,老人的女儿耿女士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让父亲添堵的是,他们民告官接连败诉。

耿敬华共种植了1600多棵杨树 受访者供图

>>>约定30年

退耕还林交了5100元承包村里荒山有收据

4月26日,耿女士提起20年前父亲耿敬华承包村里的荒山,这些年的辛苦劳作化为乌有一事很无奈。

“2004年,村委会动员大家承包,让村民自己掏钱买树苗去种,搞退耕还林是国家政策。3月11号,在村委会有收据,承包那片荒山30年,约定从2004年到2034年。”

耿女士承认没有正规书面合同,只是一份收据,“交了5100元当时没签合同,这个收据上盖有村委会公章,上面写了承包时间。”

受访者供图

记者看到,这份收据显示:“卖七社家北坨子一晌地30年,从2004年开始”,上面盖有固鲁嘎村委会的公章。

耿女士表示:“约定承包时间是30年,但是2021年距离承包期差不多还有13年,当地修建高速路就把地占了一部分,涉及40多户村民。”

>>>修路占地

“现在地钱按1平方米7分钱给退合理吗?”

耿敬华认为应该以公平为原则,“就是当初买地是5100元,现在占了1.527亩地,就按1平方米7分钱给退,这还不是补偿,可是那时的地价和现在的能一样吗?”

耿敬华算下来,认为过低不划算,“修路占地1平方米国家给53元,这个补偿村委会掌握,村里提20%,剩下42元说长岭县政府要求如果是平均分就给村民,不平均分就不给,但是当年招标村民有的买了荒山,有的没买。”

耿敬华提出林地的补偿和安置补助费,“要按正常补偿能给七八万块钱,就是少的话也有4万多块钱,但现在地钱就按1平方米7分钱给。”

耿敬华告诉记者,林地上种了1600多棵杨树,修路占地涉及204棵树,其中胸径5厘米以上的有22棵,5厘米以下的有182棵。他当年交的5100元还没清退,目前只拿到买树苗的苗木钱,“这个是按树木粗细给的,大约3700元。”

耿女士举例说明,“我们那里修火车道也占地了,也是2004年村民承包荒地种了树,补偿就给村民1平方米42元,为啥修高速路占地就不给了?”

“村委会就说这个地是村集体的地,只是当初让村民承包,跟村民没有关系。当年约定承包30年,现在地占了,栽的树苗长起来的话可以卖钱呀,虽然地是村里的,但是在承包期内占地砍树,村民就没有啥收成了,现在只给当初买苗的钱,地就给补7分钱,这样合理吗?哪怕给村民1平方米30元、20元,村民也不会再说啥啊。”

耿女士表示,父亲因此不服,就把县政府起诉到法院,但从一审到二审都败诉了,4月25日,父亲委托律师已经向最高法提交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记者看到,再审申请书显示,申请人耿敬华因与被申请人长岭县政府、原审第三人固鲁嘎村委会,不履行土地征收行政补偿法定职责一案,不服松原中院2023年3月和吉林省高院2023年6月作出的行政判决,依法提出再审申请。

>>>两审败诉

案涉土地属村集体,补偿费分配村民会议定

吉林省高院行政判决书显示,2021年,因修长岭段高速公路,长岭县长岭镇固鲁嘎村19.4236公顷土地被依法征收。

2021年3月长岭县政府发布拟征地公告,明确了征地范围补偿依据。7月,长岭县政府履行相关法律程序后,通过征地单位与村委会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书,相关村民代表予以签字确认,经征拆办将全部补偿款823.56064万元及调查、统计后制作的明细表载明的林木补偿款支付至村委会(村委会没有独立账户由乡镇经管站代管)的代管账户,即长岭县长岭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账户。

对于包括耿敬华在内的通过公开竞包方式承包林地的农民,村委会按照明细表载明的林木补偿款数额支付林木补偿款(耿敬华已领取完毕),林地补偿款及安置补助费未予支付。

吉林省高院审理认为, 依据2014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

原审查明,长岭县政府已经将案涉土地的征收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地上物补偿费全额拨付至固鲁嘎村委会,由村委会代为向被征地农民发放安置补助费和地上物补偿费,村委会已发放完毕,耿敬华已领取地上附着物补偿费。长岭县政府已履行了安置补偿法定职责。

吉林省高院审理认为,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规定,土地补偿费是支付给土地所有权人,案涉土地所有权是由固鲁嘎村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共有,土地补偿费依法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土地补偿费如何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分配是村民自治事项,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耿敬华要求长岭县政府直接向其支付土地补偿费于法无据。

此外,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相关规定,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家庭承包以外方式承包土地的,依法不享有获得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的权利,如承包合同约定了对征地补偿费用分配,耿敬华可依据承包合同向发包方村委会主张民事权利。

2023年6月,吉林省高院终审判决,驳回耿敬华的上诉,维持原判。

>>>尊重法律

村支书:已经走法律程序了,得按法律程序来

5月3日,华商报大风记者联系固鲁嘎村,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表示是按照县政府文件执行,耿敬华不符合领取土地补偿的要求。

“他承包30年的,但承包期没到,这个不是咱们决定的,上面有文件。他不是起诉的村委会,他起诉的是县政府,再说中院和高院都判完了,高院判他败诉了。”

记者询问,此事村委会是否组织村民会议商讨,这位村支书回应称:“咱们有文件的话,咱们再开会有啥用啊,就是有文件,咱开会敢放啊,现在有的村放了,村支书都抓起来了,就是发补偿款,这跟我们这一样的,不应该放的补偿款给老百姓放下去,人逮起来好几个月了,现在都还没出来呢。”

村支书告诉记者,“我们村里统计像他(耿敬华)这样的有二三十户,我们林木钱已经给完了,我们还有部分是啥呢?好比说承包期30年,现在已经过去20年,还有10年(到期),我们可以给退当年的承包金,比如说5000元一晌,不使用了,我们可以把以后这些年的承包金往回退,但是他们现在不同意,嫌少,一家没多少钱,就几百块钱,都不同意。”

对于耿敬华提出地钱1平方米7分钱,村支书表示:“那我没细算,反正没多少钱。修路都没全占,也就是三四十米那么宽,修路从他们的地上穿过去。”

对于耿敬华向最高法申诉,村支书表示会尊重法院判决,“没有判决书,我们谁也不敢放,就得等法律判,我们没有权利决定说这个钱往出拿。”

村支书表示,目前没有协商余地,“谁敢给协商啊,已经走法律程序了,得按法律程序来。”

>>>履行职责

县政府已按标准将补偿款支付给村集体组织

5月3日,记者联系长岭县政府询问固鲁嘎村征地补偿问题,工作人员表示不掌握具体情况,“现在这块谁了解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前述行政判决书显示,长岭县政府辩称,案涉土地系固鲁嘎村集体土地,县政府在征收过程中该村已全额收到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在内的征地补偿款。县政府征地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和实施条例,耿敬华能否获得征地补偿款是其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与县政府无关。此外,征地补偿费分配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分配,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县政府并非该补偿款分配和使用的法定主体。县政府已履行土地征收补偿法定职责。无论是平均发包土地还是非平均发包土地,县政府均按照统一标准将征地补偿款支付给村集体组织。

行政判决书载明,固鲁嘎村委会述称,同长岭县政府答辩意见。

>>>感觉憋屈

20年种树白耽误工夫,村委会不给补偿说不过去

耿女士说:“现在就把占地的树钱给了,就差那个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这两笔钱没给。”

当初就是一片荒山,现在占地砍树,国家的补偿村民却享受不到,今年已73岁高龄的耿敬华觉得心里特别窝火,这20年来种树白耽误工夫不说,村民凑钱官司打了快两年还败诉,律师费都花了十多万。

“村委会这样做说不过去,占地国家给的补偿为啥不能给村民一部分?”

提及诉求,耿敬华和村民认为国家补偿里有承包村民应得的,“那你不是村委会都拿了吧?虽然地是村里的,但是我们承包还没到期,而且把我们的树给砍了,那起码地钱应该给我们一部分。”

>>>公益律师观点

土地有增值,村民应起诉村委会要求发放补偿

“因为修高速路征地,县政府实际上已经把相关补偿拨付给村集体了。村民起诉县政府要求给予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就属于让县政府再重复给付这些费用了。”

公益律师谭敏涛受访指出,“法院依法驳回村民的诉求,现在村民应该起诉村委会,要求村委会依照公平原则发放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

谭敏涛认为,村民是依法承包,在剩余租期还有10年的基础上,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按照折价的原则,给村民适当的补偿,村民应当起诉村委会,要求村委会把领取的补偿款项,按照公平原则向村民给付,“也就是说向村民进行补偿,因为村民在承包土地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土地也进行了增值,对村民前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以及相应的财力、物力进行相应的补偿。”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华 编辑 李智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荒山承包合同最长期限,荒山承包期限多少年合法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