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的条件是什么,犯罪构成的特征具体有哪些方面

刑事辩护 编辑:章安雯

一、犯罪构成的条件是什么

中国现行刑法明确列举了四百余项罪名,每项罪行均由四要素组成:犯罪主体、主观心态、外在表现形式及侵犯之客体。

其中:

(1)犯罪主体,即实施犯罪行为之人;

(2)主观心态,即犯罪者对于其行为及其后果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与过失两种类型;

(3)外在表现形式,即犯罪行为的具体体现,例如诈骗罪中的虚构事实、贩毒罪中的贩卖毒品等;

(4)侵犯之客体,即刑法所保护且为犯罪行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与犯罪对象有所区别,后者是犯罪行为直接指向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中的受害人,而前者则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益不受非法侵害的社会关系。

二、犯罪构成的特征具体有哪些方面

首先,你得知道,犯罪构成就是犯罪的一堆要素合在一起。

具体来说,每个犯罪都有它自己的一套要素,包括那些《刑法》里的通用规则,还有各个特殊犯罪的特殊规定。

但是,这些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就像一串珠子,紧密相连。

其次,你要明白犯罪构成要素是什么。

其实,它们就是那些能让某个行为被判定为犯罪的关键事实。

这些事实是立法者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用来区分不同的犯罪。

每种犯罪都有很多这样的事实,正是因为这些事实,才使得这种犯罪跟其他犯罪有所不同。

最后,你要记住,构成犯罪的要素都是由《刑法》规定的。

也就是说,哪些行为特征能算作犯罪构成要素,是由立法者选出来,然后通过《刑法》规定下来的。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刑法》的明文规定,这些行为特征就不能算是犯罪构成要素。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罪刑法定”原则,也说明了刑事违法性也是犯罪构成的重要部分。

所以,一个行为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素,就等同于这个行为是否违反了刑法。

这也告诉我们,犯罪构成要素并不是随便想出来的,而是法律规定好的。

三、犯罪构成是司法上的定罪依据吗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确规定,对于已经被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案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高法中的有关条款进行判定和处罚。

反之,如果《刑法》中并未明确将某种行为定义为犯罪行为,那么就不能对其作出定罪处罚的决定。

而所谓“定罪”则是由各级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对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属于犯罪的事实进行确证与裁量,因此这实质上是一种具有刑事司法活动特征的行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定罪的前提必须以《刑法》的相关规定为依据,并且同时也是衡量和执行具体刑罚的前提条件与根基所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犯罪构成的条件是什么意思

犯罪构成的条件有哪些

犯罪构成有哪些要件?

犯罪构成的基本条件

犯罪构成要件的四个条件

犯罪的构成条件包括

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犯罪构成的条件有哪些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条件

犯罪构成有哪些要件,分别是什么意思

犯罪构成的特征具体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犯罪构成的特征有哪些?

犯罪的构成特征包括什么方面?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犯罪的构成的概念和特征

犯罪构成的形态特征

犯罪构成的形态特征

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犯罪构成包含哪些因素

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

来源:中国法院网-犯罪构成是司法上的定罪依据吗,犯罪构成属于什么范畴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