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约定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如何仲裁解决合同纠纷

拆迁安置 编辑:滕春

一、如何约定合同中的仲裁条款

约定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是明确仲裁意愿。需清晰表明双方当事人愿意将可能产生的争议提交仲裁解决,排除法院管辖。例如可表述为“双方同意,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提交仲裁解决”。

二是选定仲裁机构。要具体写明双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名称,不能模糊不清。国内仲裁机构众多,需明确具体是哪一家,如“提交某某仲裁委员会仲裁”。

三是确定仲裁事项。应详细罗列可提交仲裁的具体争议范围,一般涵盖合同履行、解释、变更、解除等方面,确保范围明确、无歧义。

四是遵循法定程序。仲裁条款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否则可能导致条款无效。

此外,还需注意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词汇。在签订合同前,双方应充分协商仲裁条款内容,确保符合双方意愿和法律要求,以便在发生争议时,能顺利通过仲裁途径解决纠纷。

二、如何仲裁解决合同纠纷

仲裁解决合同纠纷,需遵循以下步骤:

一是确定仲裁协议。合同双方应事先或事后达成有效的仲裁协议,明确约定将纠纷提交给特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协议需包含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以及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等关键内容。若无此协议,仲裁机构通常不予受理。

二是申请仲裁。一方当事人依据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申请书应写明当事人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与理由等。

三是仲裁受理与组成仲裁庭。仲裁机构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按照规定组成仲裁庭。

四是仲裁审理。仲裁庭会安排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可进行陈述、辩论,提交证据。审理过程遵循法定程序,以确保公正公平。

五是作出仲裁裁决。仲裁庭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仲裁裁决。该裁决具有终局性,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土地出让合同纠纷能否仲裁

土地出让合同纠纷能否仲裁,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方面,若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仲裁条款,即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将可能发生的纠纷提交给特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那么当出现纠纷时,当事人可依据该约定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机构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仲裁规则对纠纷进行审理和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另一方面,若土地出让合同中没有约定仲裁条款,当事人事后也未达成仲裁协议,那么一般情况下不能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纠纷,而应通过诉讼途径,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仲裁实行协议仲裁制度,没有仲裁协议,仲裁机构通常不会受理案件。

总之,土地出让合同纠纷能否仲裁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如何约定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有效

如何在合同中约定仲裁

如何约定仲裁是有效的

如何约定仲裁是有效的

约定仲裁条款怎么写

从合同约定仲裁如何确定管辖

合同里面关于约定仲裁解决纠纷的约定

如何在合同中约定仲裁

约定仲裁的规定

约定仲裁的规定

如何仲裁解决合同纠纷问题

如何仲裁解决合同纠纷案件

怎样仲裁合同纠纷

合同仲裁千万别调解

合同纠纷仲裁流程怎么走需要多少天

合同纠纷仲裁程序

合同仲裁裁决不服怎么办

合同争议仲裁

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合同仲裁怎么走?

来源:中国法院网-土地出让合同纠纷能否仲裁,土地使用权出让纠纷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