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与立案审查的区别
留置与立案审查存在多方面区别:
1. 性质方面。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立案审查是纪检机关对违纪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的一种方式,主要针对党员干部的违纪行为。
2. 适用对象不同。留置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立案审查主要适用于党员干部违反党的纪律的情形。
3. 依据的法规不同。留置依据的是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立案审查依据党内纪律规定以及相关纪检工作的规定等。
4. 目的有所差异。留置目的在于获取被调查人的供述和证据,以便查明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事实。立案审查旨在查清党员干部违纪事实,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等。
二、监狱留置如何抓人
监狱留置不是一个常见的法律概念。如果是监狱对服刑人员进行管控相关的措施,不存在“抓人”的说法,因为服刑人员已经处于监狱的监管之下。
如果是涉及监察机关的留置措施,这与监狱是不同的体系。监察机关留置相关人员时,会依法定程序进行。通常:一是监察机关进行立案审查,确定存在涉嫌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初步证据等情况;二是由监察机关依法审批相关的留置手续;三是执行留置时,一般会有一定数量的监察人员在场,向被留置对象出示相关手续等文件,按照规定的程序将被留置对象带到指定的留置场所进行留置,过程中保障被留置对象的合法权益等。
如果是理解错误表述有误,请准确表述问题以便能得到更准确的解答。
三、留置案件中怎样辩护
在留置案件辩护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主体方面
1. 审查被留置对象是否为适格的被监察对象。若被错误认定为监察对象而被留置,这是一个重要的辩护点。要仔细分析其身份、职位、职能等是否符合监察法规定的监察范围。
2. 对于共同犯罪等涉及多人的案件,要明确当事人在案件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是否存在错把从犯当成主犯等情况。
(二)事实依据方面
1. 对证据进行严格审查。查看证据的来源是否合法,收集程序是否合规。例如,若存在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如暴力威胁证人取得的证言等,应提出排除该证据的要求。
2. 对事实的认定进行辩驳。若监察机关存在对事实的错误认定,如混淆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界限,辩护人要依据证据材料,准确还原事情的真相。
(三)法律适用方面
1. 对监察机关适用的法律条款进行仔细研究。确定是否存在法律条款的错误引用或者对法律条文的错误理解,提出正确的法律适用观点。
2. 从情节角度出发,若存在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如自首、立功等,要及时提出并提供证据支持。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后立案是什么意思
●留置和立案哪个罪名大
●留置立案侦查什么意思
●立案和留置的区别
●立案与留置时间差
●留置在立案前还是立案后
●留置是立案前还是立案后措施
●留置和立案哪个罪名大
●留置与立案的关系
●立案与留置有什么区别
●监狱留置如何抓人呢
●监狱留置中心
●犯人留置是什么意思
●留置的环境和监狱一样吗
●监狱留置看护人员
●留置人员看守
●监察留置所警察
●监察留置所怎么上班的
●留置怎么捞人
●留置 判刑
来源:临律-留置案件中怎样辩护,留置案件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