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属补助是哪个部门发放,遗属补助是终身领取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韦俊爽来为大家解答遗属补助是哪个部门发放,遗属补助是终身领取吗这个热门资讯。遗属补助是哪个部门发放,遗属补助是终身领取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遗属补助享受人员条件
基本养老保险是一项民生兜底制度,尽管其覆盖面很广泛,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很多人对养老保险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日常与邻居大爷大妈聊天时,我发现很多人都不知道遗属待遇,这里给大家详细科普一下,退休人员去世之后,社保待遇不会立马终止,遗属还可以领取这6笔待遇:
第一,去世当月的养老金
退休人员死亡后,次月停放养老金,死亡时间就是何时停发养老金的依据。根据《民法典》第15条规定,死亡时间以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举个例子,如果退休人员实际死亡时间是4月30日深夜,但死亡证明登记的时间是5月1日凌晨,那么5月份的养老金可以正常发放,从6月份开始停发养老金待遇,总而言之,不管是月初还是月末离世,当月的养老金都可以正常领取。
第二,个人账户余额返还
养老保险缴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其中单位缴纳比例为16%,进入国家统筹账户,成为国家资产,用来支付基础养老金、丧葬补助金、抚恤金等等费用,这笔钱任何时候都无法退还。个人缴费比例为8%,进入个人账户,用来支付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是职工的私有资产。社会保险法第14条规定,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遗属除了要知道余额可以继承之外,还要学会判断是否有余额,并掌握余额的计算方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本息总额÷计发月数。可以看出,计发月数就是个人缴费回本时间,不同的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不同,60周岁退休,计发月数139个月;55周岁退休,计发月数170个月;50周岁退休,计发月数195个月,如果累计领取养老金的月数低于计发月数,则可以判断个人账户仍有余额,余额=(计发月数-实际领取月数)×个人账户养老金。遗属自己先大致计算一下,资金到账后再进行核对,有不对的地方及时反馈给工作人员。
第三,丧葬补助金
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领取丧葬补贴的前提是离世人员的入葬方式要符合当地的规定,另外,不同类型的退休人员,丧葬补助金待遇也是千差万别: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其丧葬补助金发放标准为:死亡时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倍。
企业退休职工死亡死亡后,丧葬补助金按照参保人员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计算。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丧葬补助制度,各地发放标准、发放方式差异很大,有些城市是定额发放,比如上海市丧葬补助金发放标准为6000元,北京市为5000元;还有些城市是以基础养老金为基数计月发放,比如内蒙古发放12个月基础养老金,嘉兴市发放20个月基础养老金。
第四,抚恤金
抚恤金和丧葬补助金一起申领,不过抚恤金的领取门槛更低,职工因病或者非因公死亡后,遗属都能享受抚恤金待遇,不同类型退休人员,抚恤金计算方式差异很大。
机关单位退休人员病故的,抚恤金标准为死亡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死亡当月基本退休费的40倍。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病故,抚恤金标准为本人死亡当月基本工资或基本退休费的20倍。
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病故的,以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本人的缴费年限以及待遇领取时间确定发放月数。缴费年限中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对于退休人员来说,每领取一年的养老金,计发月数要减少一个月,但最低不能低于9个月。
大多数城市的城乡居民待遇领取人员去世后,遗属没有抚恤金可以领取,究其根源,是因为城乡居民缴费成本低,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弱,不具备上调各项待遇的经济基础。
第五,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返还
医保缴费也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费部分进入医保统筹基金,个人缴费进入职工个人账户,如果职工医保累计缴费年限满足当地政策规定,退休后无需缴纳医保费,还能继续享受医保待遇,包括住院、门诊报销和医保卡返钱的待遇。
能够终生享受医保卡返钱待遇的退休人员离世后,很大概率个人账户仍有余额,遗属可以去医保机构办理继承手续,既可以将余额直接转入继承人账户,又可以去银行将余额体现进行其他消费。
第六,年金个人账户余额返还
年金包括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强制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是大型企业为招揽顶尖人才设立的福利制度,不具有强制性。企业年金的回本周期和养老保险一样,如果你缴纳了年金,且累计领取时长没有超过计发月数,则意味着个人账户仍有余额,继承人可以办理年金继承手续。
最后还要提醒遗属,一定要注意这2件事,不然很大概率会无钱可领:
第一,不要瞒报老人离世消息冒领养老金
国家无法及时把握每一位退休人员的生存信息,不排除有一些人会抱有侥幸心理,故意隐瞒不报老人的离世消息继续冒领养老金,这属于诈骗养老金的行为。今年3月18日《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实施,各地正在严厉打击各项违规领取养老金的行为,一旦被社保机构发现遗属冒领养老金,将会按照社会保险法第88条处置,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最终不仅要退还违规领取的养老金,还得承担一笔罚款,原本可享受的以上6项待遇也会缩水。
第二,要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待遇申领手续
设立遗属待遇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给予遗属经济补偿;二是让遗属及时上报老人离世消息,避免养老保险基金流失。所以,各地都会限制手续办理时间,比如有的地区要求遗属在老人离世后的60个工作日内办理申领手续,超时未办理则视为放弃领取资格,将无法享受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这两项遗属待遇。
遗属补助标准最新每个月多少钱
引言
手里攥着泛黄的死亡证明,社保局大厅的冷气吹得人脊背发凉——有多少家属因为不懂政策,白白错失了几万元补助?退休人员离世后的补助申领,从来不是填几张表格那么简单。从丧葬补助金的地区差异,到抚恤金的复杂计算公式,再到医保账户的继承规则,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藏着意想不到的“坑”。真实案例里,有人因少交一份火化证明少拿两万,也有人因搞错身份类别痛失半年工资。这哪里是简单的文书流程,分明是一场考验信息搜集能力和政策敏感度的生存挑战。
主体部分
一、法定补助项目及标准
丧葬补助金:生死价签的地域魔幻
“本省上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这句话在政策文件里轻描淡写,落到现实却可能相差四倍。2024年的上海,这笔钱能冲到1.9万元——足够体面的殡仪服务;换作西部某农业大省,4000元出头的补助连骨灰盒都要精挑细选。离休干部倒是另有一套算法,比如四川省直接按基本养老金的10个月发放,有位享受8000元月养老金的离休干部家属,单这一项就能领到8万元。不过说实在的,普通退休人员就别指望这种特殊待遇了,能拿全基数两倍已是万幸。
一次性抚恤金:社保年限的加减游戏
缴费年限像极了游戏里的经验值系统:15年保底送9个月,每多熬1年加1个月,30年封顶。但这里藏着个“经验回收机制”——每领1年养老金就要倒扣1个月。举个极端案例:张师傅缴满30年社保,退休后领了8年养老金,最终抚恤金 = 基数×[9+(30-15)-8]=16个月。要是换成只缴15年且刚退休就去世的,反而能拿满9个月。这种“活得越久领得越少”的设计,倒逼着家属得把退休证和缴费记录当传家宝供着。
个人账户继承:藏在数字里的遗产
养老金个人账户就是个限期提款机:假设60岁退休按139个月计发,要是老人在第50个月离世,家属能继承剩下89个月的钱。但医保账户的继承总被遗忘——有位南京老太太的医保卡里悄悄躺着3.8万元,子女直到三年后清理遗物才发现。更隐蔽的是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这些补充养老保险的未领取部分,可比基本养老金账户肥得多。
二、特殊情形补充待遇
因公殉职的隐藏福利链
建筑工地的李师傅因脚手架坍塌去世,家属除了常规补助,每月还能领到他生前工资40%的供养抚恤金。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假设月薪6000元,配偶每月稳拿2400元,比很多地方的养老金都高。但认定标准严苛得令人窒息:必须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抢险救灾中牺牲。普通病故的退休人员?抱歉,连申请资格都没有。
贫困补助的地域盲盒
北方某县级市的政策里藏着一条:无收入配偶可申领每月500元困难补助。但当王阿姨带着低保证明去办理时,办事员却说“今年名额满了”。这种写在文件里却难落地的补贴,往往需要家属化身“政策侦探”——得同时盯着民政局官网、街道办公告栏,甚至人大代表提案。有些南方城市更实在,直接按当地低保标准发放,虽然钱不多,至少不用拼运气。
三、申领全流程指南
材料清单的魔鬼细节
火化证明上的公章必须带防伪编码,死亡证明的签发日期不能晚于火化日期,亲属关系证明要追溯到解放前的户籍档案——这些藏在办事指南角落里的要求,坑过无数心急如焚的家属。有个经典案例:女儿因为户口迁移证明没带全,硬是被要求回出生地派出所开证明,300公里的路程跑断腿。现在有些省份开通了政务APP上传功能,但遇到系统崩溃时,还是得乖乖去窗口排队。
办理渠道的明暗规则
社保局窗口总摆着“15个工作日内申请”的提示牌,但精明的人会赶在月初去——年底突击花钱的政府部门,批款速度能快一倍。线上申请看似便捷,可那个需要人脸识别的环节,对不会智能机的老人就是天堑。更别说有些城市搞“政策创新”,要求必须用死者生前社保卡接收补助,可要是卡片早被注销了呢?
四、高频问题避坑指南
配偶补助的认知陷阱
“我妈都守寡十年了,凭什么不给生活补贴?”这种质问在社保局天天上演。现行政策早把配偶补贴打包进抚恤金,除非是工亡家属,否则别想按月领钱。倒是机关退休人员家属还能吃政策红利——某中部地级市仍按90年代标准发放遗属补助,虽然每月才380元,但也够买米买油了。
跨省办理的套娃难题
在上海参保却在老家去世的情况最头疼:丧葬补助金按上海标准发,但火化证明得符合户籍地要求。有位家属在江苏火化后,因证明格式不符合上海要求,硬是补办了三次手续。这时候就得祭出终极法宝——12333社保热线,虽然平均等待时间23分钟,但好歹能问个明白。
结论
退休人员的身后补助,本质是场政策解码游戏。机关与企业人员的待遇鸿沟可能差出20倍,火化证明的一个错别字就能拖慢整个流程,某些隐藏补贴连窗口人员都说不清。但比起这些,更大的风险是家属的“拖延症”——有个案例拖到政策调整前三天才递交材料,结果少领两万。那些锁在抽屉里的退休证、每月悄悄入账的养老金记录、甚至医院开的用药清单,都是关键时刻的救命符。记住,在社保体系里,死人不会说话,但活人必须学会替他们争。
遗属补助死亡后还可以领取多长时间
我们知道,根据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政策,北京市政府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遗属可以按规定领取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三项待遇。
丧葬费是定额标准,相对固定,且全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标准都一样,现行标准为5000元,此标准2025年没有调整,继续执行。
一次性抚恤金政策和标准一次性抚恤金为动态标准,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一样,主要是因为政策不同造成。而具体到每个人的发放标准还要依据去世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来计算,所以,机关公务员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抚恤金存在差异,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内部每个人之间也是各不相同的,差异体现在基本养老金上面。
具体来说,2025年政府机关(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抚恤金标准为:计发基数+本人基本养老金×40
机关退休人员抚恤金计发基数,每个人都一样,且每年调整,2025年标准调整为108376元,比去年的103642元多4734元,上涨4.6%。同时,本人基本养老金部分(不是全部退休金,只是2014年9月30日之前的标准加上历年的养老金调整增加的标准)因2024年养老金调整而增加,当然每个人涨幅不一样,人均3%不到。
调整后,2025年北京市机关退休人员去世的,其家人最低可以一次性领到20万元以上的抚恤金,比上年增加7000元以上。
相较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025年抚恤金标准就低很多,因为事退人员没有计发基数这个部分,且发放的月数只有机关公务员的一半。即抚恤金=本人基本养老金(与机关相同)×20。2025年北京市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抚恤金增加的部分只有2024年养老金调整这项,人均3%不到,增加额度在1500元以上。
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政策与标准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相对固定,机关事业单位政策和标准都一样。2023年7月至今执行的标准是,离休干部配偶无工作、有子女的生活困难补助费每月1435元,无子女的每月2146元。其它退休人员遗属每月大概在1100元以上(没有看到正式文件,按离休标准推算的,仅供参考)。
最后提醒一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待遇一般是在原单位申请的,遗属需提交身份证明、死亡证明和亲属证明等。同时,如果去世退休人员本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职业年金、医保卡、一次性退休补贴等仍然有余额的,可以到社保机构和医保部门申请全部退还。
遗属补助申请书
我们知道,根据国家和山东省相关政策,山东省政府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遗属可以按规定领取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遗属生活困难补助三项待遇。
丧葬费是定额标准,相对固定,且全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后标准都一样,现行标准为1000元,此标准2025年没有调整,继续执行。
一次性抚恤金政策和标准一次性抚恤金为动态标准,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不一样,主要是因为政策不同造成。而具体到每个人的发放标准还要依据去世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来计算,所以,机关公务员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的抚恤金存在差异,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内部每个人之间也是各不相同的,差异体现在基本养老金上面。
具体来说,2025年政府机关(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抚恤金标准为:计发基数+本人基本养老金×40
机关退休人员抚恤金计发基数,每个人都一样,且每年调整,2025年标准调整为108376元,比去年的103642元多4734元,上涨4.6%。同时,本人基本养老金部分(不是全部退休金,只是2014年9月30日之前的标准加上历年的养老金调整增加的标准)因2024年养老金调整而增加,当然每个人涨幅不一样,人均3%不到。
调整后,2025年机关退休人员去世的,其家人最低可以一次性领到16万元以上的抚恤金,比上年增加6000元以上。
相较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025年抚恤金标准就低很多,因为事退人员没有计发基数这个部分,且发放的月数只有机关公务员的一半。即抚恤金=本人基本养老金(与机关相同)×20。2025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抚恤金增加的部分只有2024年养老金调整这项,人均3%不到,增加额度在1200元以上。
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政策与标准为动态标准,机关事业单位政策和标准都一样。按遗属户籍所在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0%执行(孤独单身的遗属,额外再提高20%)。
山东省各地2025年低保标准暂未调整,目前仍然执行2024年标准,所以截止发稿时,山东省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仍为1306.5-1672.5元,具体见下表,等2025年低保标准调整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将随之调整。
最后提醒一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死亡待遇一般是在退休前原单位申请的,遗属需提交身份证明、死亡证明和亲属证明等。同时,如果去世退休人员本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职业年金、医保卡、一次性退休补贴等仍然有余额的,可以到社保机构和医保部门申请全部退还。
严禁“未来三农”微信公众号作者私自转载本原创作品,若仍然擅自转载发布,视为同意按每字100元支付本文作者稿费。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遗属补助是哪个部门发放,遗属补助是终身领取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