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廊坊医疗救助政策,农村合作医疗救助政策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王霖成

2025廊坊医疗救助政策,农村合作医疗救助政策

大家好,由投稿人王霖成来为大家解答2025廊坊医疗救助政策,农村合作医疗救助政策这个热门资讯。2025廊坊医疗救助政策,农村合作医疗救助政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安徽省医疗救助政策

来源:【安徽科技报】

医疗救助是医疗保障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在缓解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兜底作用。近日,合肥市包河区同安街道王大郢社区卫健办携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针对“患了大病如何申请救助?需要提供哪些材料?”“慢性病卡如何办理?”……这些医保政策具体对应哪些疾病等问题在辖区开展推广宣传医疗救助政策活动,解决群众“燃眉之急”。

工作人员通过摸排辖区低收入家庭,有针对性地向辖区低保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父母等救助重点对象进行上门入户宣传。主动发现困难群众,提高业务能力,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得到救助。摸排中发现家住在王大郢欣苑的张大哥,肢体二级残、慢性病、脑梗死癫痫、因脑梗病情加重住院治疗,造成家庭困难。了解居民具体情况后,工作人员积极协助家属收集相关材料,协助完成申报医疗救助程序。对此张大哥特别高兴,连连感谢政府的好政策和社区的帮助。

下一步,王大郢社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坚持医保制度普惠性保障功能的同时,增强对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保障制度,达成“减流程”“减时间”,力争“少材料”“少跑腿”,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政策知晓度,强化医疗救助政策落实到位。

本文来自【安徽科技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低保户医疗救助政策

医保领域领先的新媒体平台

投稿电话:010-84221520

投稿邮箱:tougao@zgylbx.com

文章转载:010-84222990

关注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 ◆ ◆ ◆

医保政策问答(九)

一 图 读 懂 医 疗 救 助

◆ ◆ ◆ ◆

为了让广大参保人更直观、便捷地了解医保政策,中国医疗保险(ID:zgylbxzzs)在国家医保局的指导下,结合日前发布的《医保政策问答手册》内容编写了一图读懂系列,共11篇30个大问题,涵盖了手册的全部内容,并做出适当拓展延伸。欢迎大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号入座”解决自身在参保和享受待遇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1、针对贫困人口,政府有哪些措施帮助他们获得医疗保障?

答:根据《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及有关规定,城乡居民医保实行国家普遍性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相结合的筹资方式,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个人缴费有困难的城乡困难群众,政府通过医疗救助对其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补贴。其中,特困人员给予全额资助,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给予定额资助。

如果是无力缴纳医保参保费的贫困人口,可通过国家普遍性财政补助和特殊财政补贴的形式及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当其发生住院或门诊医疗费用时,还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享受相应的住院及门诊费用报销和救助。

2、哪些人可以获得医疗救助,标准是什么?

答:是否能够获得医疗救助,主要看家庭经济状况和个人医疗费用负担情况。按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及有关规定,医疗救助的对象范围主要包括:

特困人员,城乡低保对象、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其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认定的特殊困难人员。

其中,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属于重点救助对象,具体由地方民政部门核准认定,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地方扶贫部门认定。2015 年以来,各地还进一步拓展救助对象范围,逐步将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低收入对象纳入救助范围。目前低收入对象认定标准主要由地方省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确定。参保人可以向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扶贫部门咨询不同类别救助对象认定的具体标准和程序。

3、申请了医疗救助的贫困户,具体能够享受到哪些救助待遇?

答 :根据医疗保障扶贫政策规定,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支付后的政策范围内住院个人自付费用,医疗救助按照年度救助限额内不低于 70% 比例给予救助。对经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各地还可根据救助基金筹集、困难群众需求等情况,进一步给予倾斜救助。

由于目前救助对象实行属地管理,救助起付线、年度最高救助限额等救助标准主要由各统筹区自行确定,建议有需求的贫困参保人向户籍所在地医疗保障部门咨询了解具体救助政策。

• 医保政策问答(八) | 一图读懂医保骗保行为

• 医保政策问答(七) 一图读懂医保药品

• 医保政策问答(六)| 一图读懂医保电子凭证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

残疾人医疗救助政策


2023年度城乡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开始征缴啦!
民政救助对象
将由政府资助参保
个人缴费部分财政补助具体如下
↓↓↓



近日,三亚市医保局、三亚市民政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三亚市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助参保工作方案〉的通知》(三医保〔2022〕94号),2023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期从2022年9月1日至12月31日,缴费标准为350元每人每年。民政救助对象将由政府资助参保,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财政补助,具体如下:


一、100%全额资助类


资助对象:城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资助标准:城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3类民政救助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全额财政补助,即由政府财政补贴350元,无需个人缴费。


二、90%部分资助类


资助对象: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家庭成员中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非本市户籍)、未成年人(未满十八周岁)、老年人(年满六十周岁及以上)


资助标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90%财政补助,即由政府财政补贴315元,个人还需缴费35元。


三、50%部分资助类


资助对象:低收入家庭成员中的三、四级非重度残疾人


资助标准:低收入家庭成员中的三、四级非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给予50%,即由政府财政补贴175元,个人还需缴费175元。


城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城乡低收入家庭等5类民政救助对象,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集中征缴期内积极进行参保登记,按照对应政府财政补贴标准,缴纳个人缴费部分除政府财政补贴资金外还需个人缴费资金,如未及时缴费,将影响个人在2023年度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职”等你来!三亚这些单位正在招人

5300万元!海南旅游消费券,有你一份!

三亚调整省外来(返)三亚人员管理措施


来源:三亚市民政局社会救助科

编辑:陈怡

因病致贫医疗救助政策

央视网消息:近期国家医保局办公室、民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医保办函〔2024〕99号,以下简称《通知》)。现解读如下:

一、《通知》出台背景

党中央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要求按救助对象类别及时精准实施救助保障。在充分肯定工作成效的同时,也客观认识到工作中存在一些短板不足。为推进解决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影响困难群众救助资金拨付结算的问题,精准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和重特大疾病患者家庭医疗费用负担,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特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二、《通知》主要框架

《通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针对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及时导致困难群众享受待遇滞后、基础信息不准确造成困难群众待遇难确认、数据共享的方式和规则有待完善、各地医疗救助待遇起效时限规定待统一等问题,聚焦“建机制、聚合力、补短板”,对加强工作管理、规范待遇时限、健全共享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强化信息质量、促进工作衔接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三、《通知》的主要举措

《通知》从6方面提出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医疗救助信息共享管理。明确部门间开展信息共享的具体内容。明确信息共享操作层级。

二是规范医疗救助待遇享受时限。明确动态调增或调减医疗救助对象均从身份调整之日次月起享受或停止医疗救助待遇,因时间差未享受待遇的,可手工结算。

三是健全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提出各地逐级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明确要求尚未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的地区,要在2024年年底前建立覆盖有关部门的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共享机制。

四是落实信息共享责任。明确省级有关部门对本省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工作负总责。要求严格执行信息保密制度,加强对共享信息的安全管理。

五是强化基础信息监测及核验。要求各部门加强对基础信息共享运行情况监测,提升基础信息质量,可探索建立多源数据交叉验证机制。

六是做好信息共享工作衔接。信息共享方式上,提出各地因地制宜以手工、信息化等多种适宜方式实时或者定期共享数据。信息共享频次上,提出原则上每月不低于1次。

来源: 央视网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2025廊坊医疗救助政策,农村合作医疗救助政策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