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政策2025最新政策,三孩政策内容
大家好,由投稿人严莉来为大家解答三孩政策2025最新政策,三孩政策内容这个热门资讯。三孩政策2025最新政策,三孩政策内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孩政策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来源:央视网
近日,为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提振楼市活力、稳定住房消费,青岛市多部门联合推出《支持家庭刚需及青年购房十二条措施》。新政明确提出,将通过补贴、保障与服务等手段,重点扶持二孩及三孩家庭购房,以及高校毕业生在青就业安居。
二孩家庭补贴5万元、三孩家庭10万
青岛出台楼市新政
根据政策内容,青岛对符合条件的二孩家庭购置新建商品房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购房补贴;三孩家庭则补贴提升至10万元。补贴对象需为依法登记在青的家庭成员,并满足购房首套或改善型需求等条件。该项措施的出台,旨在降低多子女家庭购房成本,提升其城市定居意愿,积极回应“三孩政策”背景下的住房支持需求。
此外,为吸引高校毕业生在青就业创业,政策还对毕业3年内的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推出租房支持政策。自2025年7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享受政府提供的租金减免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优先配置。这一政策将有效减轻年轻群体初入职场时的居住压力,增强其在青岛长期发展的稳定预期。
新政还涵盖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加快人才住房建设、引导房企让利销售等多项举措,形成从“购房补贴”到“租住支持”的全链条住房扶持体系。相关部门表示,此次政策不仅是对生育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积极探索,也是缓解当前楼市库存、释放刚需与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重要抓手。
业内专家指出,青岛此次出台的楼市新政,兼顾“稳楼市”与“促生育”,在支持人口结构优化、激活房地产市场活力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特别是在多个热点城市纷纷调控松绑的背景下,青岛通过聚焦家庭与人才两大核心群体,构建长效的住房支持机制,有望提升整体城市吸引力与人口承载能力。
全国多地先后出台多种购房支持措施
此前,全国已有多地先后出台多种购房支持措施。浙江义乌对首次置业购房和多孩家庭购房进行补贴,补贴总额度不超过25万元。安徽则全面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大力推行“房票”等货币化安置方式。
浙江义乌发布《关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购房的通知》。根据通知,义乌市实施“住有所居”首次置业购房补贴。个人及配偶名下在义乌市行政区域内无商品住房的(以不动产登记和网签备案为准),购买建筑面积小于150㎡且预(现)售备案总价不超过350万元的一手新建商品住房,给予1000元/㎡补贴。
实施多孩家庭购房补贴。符合国家全面两孩、三孩政策实施后生育的多孩家庭,购买一手新建商品住房时给予补贴。其中:两孩家庭每套补贴10万元,三孩家庭每套补贴20万元,每个家庭仅可享受一次。
通知明确,“住有所居”首次置业和多孩家庭购房补贴可叠加使用,每套补贴总额度不超过25万元。根据补贴额度,先购先得,用完即止。
3月27日,安徽省住建厅发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细化政策举措》。其中提出,加大商品房促销力度。全面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严格落实住房消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市推出阶段性购房补贴、购房消费券、“以旧换新”等促销政策,按季开展“线上+线下”商品房展销活动。停止新建安置房,大力推行“房票”等货币化安置方式,鼓励各地加大“房票”优惠力度和覆盖范围。有序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建立住房保障轮候库。
2024年11月,湖北武汉市印发文件,从发布日起到2025年3月31日止,在武汉市新城区(含长江新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此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已生育二孩、三孩的本市户籍家庭,分别一次性给予6万元、12万元的购房补贴;文件发布后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可一次性享受同等补贴,购房时限延至2026年3月31日。
2024年,北京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提出,“对二孩及以上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买商品住房,申请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可贷款额度上浮40万元。”
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正在加速落地
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从2013年的“单独二孩”到2015年的“全面两孩”,再到2021年的“三孩政策”。生育政策逐步放开,但不少育龄人群感慨“生不起、养不起”。
国家层面,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加强住房支持政策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这些都是解决“带娃难”痛点的重要举措。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今年将发放育儿补贴,国家卫健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相关的育儿补贴的操作方案。
地方层面,从生育补贴到住房优惠、再到托育服务……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正在加速落地,具体措施也在不断探索中。
推出“真金白银”的生育补贴。多地发布生育补贴相关政策,覆盖人群略有区别,有的地方补贴二孩和三孩家庭,有的地方将一孩也纳入补贴范围。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院长杨凡表示,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政府部门都有一定的共识,生育补贴应该覆盖到一孩家庭,“现在更多地方主要补贴二孩和三孩家庭,原因是体量相对较小,财政压力不会一下子变得很大。目前这种循序渐进的做法是对的,先补贴二孩、三孩家庭,再扩展到一孩家庭。”
延长生育相关假期。近年来,多地明确提出延长婚假、产假等。2021年9月,山西修订《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明确婚假30天,符合政策生育奖励延长产假60天,男方护理假15天,子女不满3周岁每年育儿假15天。
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山东、四川等地明确支持幼儿园招收2岁至3岁幼儿,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其中,山东计划到今年底提供托位10万个左右。截至2024年9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1537家,总托位数达5.9万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7个,提前实现杭州市“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营造生育友好工作环境。2024年底,上海印发《关于开展“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岗位设置为“生育友好岗”,原则上提供给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劳动者。今年3月16日举行的成都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首次提供“生育友好岗”岗位。
来 源丨 央视网综合闪电新闻、义乌发布、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
三孩政策的好处
本文转自【央视网】;
近日,为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提振楼市活力、稳定住房消费,青岛市多部门联合推出《支持家庭刚需及青年购房十二条措施》。新政明确提出,将通过补贴、保障与服务等手段,重点扶持二孩及三孩家庭购房,以及高校毕业生在青就业安居。
二孩家庭补贴5万元、三孩家庭10万
青岛出台楼市新政
根据政策内容,青岛对符合条件的二孩家庭购置新建商品房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购房补贴;三孩家庭则补贴提升至10万元。补贴对象需为依法登记在青的家庭成员,并满足购房首套或改善型需求等条件。该项措施的出台,旨在降低多子女家庭购房成本,提升其城市定居意愿,积极回应“三孩政策”背景下的住房支持需求。
此外,为吸引高校毕业生在青就业创业,政策还对毕业3年内的全日制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推出租房支持政策。自2025年7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享受政府提供的租金减免和保障性租赁住房优先配置。这一政策将有效减轻年轻群体初入职场时的居住压力,增强其在青岛长期发展的稳定预期。
新政还涵盖优化住房金融服务、加快人才住房建设、引导房企让利销售等多项举措,形成从“购房补贴”到“租住支持”的全链条住房扶持体系。相关部门表示,此次政策不仅是对生育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积极探索,也是缓解当前楼市库存、释放刚需与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重要抓手。
业内专家指出,青岛此次出台的楼市新政,兼顾“稳楼市”与“促生育”,在支持人口结构优化、激活房地产市场活力方面具有示范意义。特别是在多个热点城市纷纷调控松绑的背景下,青岛通过聚焦家庭与人才两大核心群体,构建长效的住房支持机制,有望提升整体城市吸引力与人口承载能力。
全国多地先后出台多种购房支持措施
此前,全国已有多地先后出台多种购房支持措施。浙江义乌对首次置业购房和多孩家庭购房进行补贴,补贴总额度不超过25万元。安徽则全面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大力推行“房票”等货币化安置方式。
浙江义乌发布《关于支持刚性和改善性需求购房的通知》。根据通知,义乌市实施“住有所居”首次置业购房补贴。个人及配偶名下在义乌市行政区域内无商品住房的(以不动产登记和网签备案为准),购买建筑面积小于150㎡且预(现)售备案总价不超过350万元的一手新建商品住房,给予1000元/㎡补贴。
实施多孩家庭购房补贴。符合国家全面两孩、三孩政策实施后生育的多孩家庭,购买一手新建商品住房时给予补贴。其中:两孩家庭每套补贴10万元,三孩家庭每套补贴20万元,每个家庭仅可享受一次。
通知明确,“住有所居”首次置业和多孩家庭购房补贴可叠加使用,每套补贴总额度不超过25万元。根据补贴额度,先购先得,用完即止。
3月27日,安徽省住建厅发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细化政策举措》。其中提出,加大商品房促销力度。全面取消住房限制性措施,严格落实住房消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各市推出阶段性购房补贴、购房消费券、“以旧换新”等促销政策,按季开展“线上+线下”商品房展销活动。停止新建安置房,大力推行“房票”等货币化安置方式,鼓励各地加大“房票”优惠力度和覆盖范围。有序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建立住房保障轮候库。
2024年11月,湖北武汉市印发文件,从发布日起到2025年3月31日止,在武汉市新城区(含长江新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此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已生育二孩、三孩的本市户籍家庭,分别一次性给予6万元、12万元的购房补贴;文件发布后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可一次性享受同等补贴,购房时限延至2026年3月31日。
2024年,北京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相关政策的通知》提出,“对二孩及以上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买商品住房,申请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的,可贷款额度上浮40万元。”
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正在加速落地
近年来,我国生育政策经历了多次调整,从2013年的“单独二孩”到2015年的“全面两孩”,再到2021年的“三孩政策”。生育政策逐步放开,但不少育龄人群感慨“生不起、养不起”。
国家层面,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202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加强住房支持政策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此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这些都是解决“带娃难”痛点的重要举措。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表示,今年将发放育儿补贴,国家卫健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相关的育儿补贴的操作方案。
地方层面,从生育补贴到住房优惠、再到托育服务……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正在加速落地,具体措施也在不断探索中。
推出“真金白银”的生育补贴。多地发布生育补贴相关政策,覆盖人群略有区别,有的地方补贴二孩和三孩家庭,有的地方将一孩也纳入补贴范围。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院长杨凡表示,无论是学界还是社会、政府部门都有一定的共识,生育补贴应该覆盖到一孩家庭,“现在更多地方主要补贴二孩和三孩家庭,原因是体量相对较小,财政压力不会一下子变得很大。目前这种循序渐进的做法是对的,先补贴二孩、三孩家庭,再扩展到一孩家庭。”
延长生育相关假期。近年来,多地明确提出延长婚假、产假等。2021年9月,山西修订《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明确婚假30天,符合政策生育奖励延长产假60天,男方护理假15天,子女不满3周岁每年育儿假15天。
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山东、四川等地明确支持幼儿园招收2岁至3岁幼儿,推动托幼一体化发展。其中,山东计划到今年底提供托位10万个左右。截至2024年9月19日,浙江省杭州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1537家,总托位数达5.9万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7个,提前实现杭州市“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
营造生育友好工作环境。2024年底,上海印发《关于开展“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支持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岗位设置为“生育友好岗”,原则上提供给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劳动者。今年3月16日举行的成都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首次提供“生育友好岗”岗位。
来 源丨 央视网综合闪电新闻、义乌发布、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
三孩政策补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明确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明确实施三孩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以及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等多方面的内容。
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2015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时进行了修改。这部法律施行以来,对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生育政策逐步调整完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修订重点围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这是继全面两孩政策后,党中央统筹人口发展战略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也是这次修法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 宋健:这次修法特别规定了一对夫妻可以生3个孩子,这个是基于中国目前的人口形势,因为我们的低生育率从1990年以来就持续地低于更替水平。如果长期持续下去的话,对于中国的人口的发展是不利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支振锋:优化生育政策,实行一对夫妻可以生育3个子女的政策,的确是我们现在这个国家所需要的,这是一个有全民共识的,也是大家共同的期待。所以很快,一次性就通过了。
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解除后顾之忧
为了配合三孩政策,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不仅删除了与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不相适应的规定,也完善积极生育支持措施,解除生育、养育、教育的后顾之忧。
此次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父母育儿假、育龄女性就业服务等方面增加了不少具体制度和措施。为优化生育政策、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切实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支振锋:社会抚养费是我们修改之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所规定的,那么按照中央的决定,以及这一次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修订,就是要清理不适应三孩生育的这些政策,相关的规定和决定也都要废止。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 宋健:这一次非常详细地提到了从哪些方面国家要尽量地来帮助家庭降低这些负担。比如说从税收的角度,财政的角度,住房的角度,能够降低家庭的这个“三育”的负担。一般而言,国家层面的法确定了基本原则之后,那各地区会相应地来修订省一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在省一级的这个条例里,各省应该会根据各省的经济情况,文化的背景和人口的基本的形势,有更细致的措施出台。
健全计划生育家庭帮扶保障制度
对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的计划生育家庭,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在现行法律规定的奖励扶持措施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相关规定。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并在老年人福利、养老服务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先和照顾。二是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规定获得扶助。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对上述人群的生活、养老、医疗、精神慰藉等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 宋健:我想某种意义上它是体现了“瞻前”又“顾后”的一个基本原则,所谓的“瞻前”就是针对现在的人口形势,未来的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我们要适度地提升生育水平。那“顾后”呢,就是在过去长期的普遍一孩的相对严格的人口控制时期,受到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失独的家庭,那他们现在所面临的一些实际的困难,特别是养老的这个困难,这次的法律也特别提出了一些内容,是兼顾的。
三孩政策带来的创业机会
二孩家庭补贴5万元、三孩家庭10万
青岛出台楼市新政
全国多地先后出台多种购房支持措施
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正在加速落地
来源/央视网综合闪电新闻、义乌发布、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
编辑/廖芸卿
审签/明芳
监制/乔虹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三孩政策2025最新政策,三孩政策内容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