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充消协诈骗案怎么判
冒充消协进行诈骗,构成诈骗罪,量刑依据诈骗数额及情节判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认定为“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诈骗五十万元以上,则属“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除数额因素外,法院量刑还会考虑其他情节。如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使用诈骗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等,会酌情从严惩处。若具有自首、立功、认罪认罚、积极退赃退赔等情节,可从轻、减轻处罚。
具体到冒充消协诈骗案,要综合全案情况,依据法律规定精准量刑。
二、诈骗坐牢后还要赔钱吗
诈骗坐牢后仍需赔钱。刑事责任与民事赔偿责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承担刑事责任并不免除民事赔偿义务。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在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非法占有、处置被害人财产,导致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被害人有权要求犯罪分子返还被骗财物。
司法实践中,法院在审理诈骗案件时,会依法追缴犯罪分子的违法所得发还被害人;若不足以弥补被害人损失,被害人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分子赔偿经济损失。即便犯罪分子被判刑入狱,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请求仍受法律保护,可通过强制执行等法律程序,要求犯罪分子用个人合法财产进行赔偿。所以,诈骗者坐牢后不能免除其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责任。
三、充值诈骗案儿童怎么判
儿童实施充值诈骗案的判决需依据儿童年龄及具体案情判断。
若儿童不满14周岁,因其未达刑事责任年龄,实施充值诈骗行为,通常不会承担刑事责任,但可能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若儿童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充值诈骗行为本身未在刑法规定的八类严重犯罪范围内,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处理方式同不满14周岁儿童。
若儿童已满16周岁,达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实施充值诈骗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不过,法律规定对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会综合诈骗金额、犯罪情节等因素,依据诈骗罪的相关法律条文判决。比如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冒充消协诈骗案怎么判刑
●冒充购物平台或商家进行诈骗的套路
●冒充别的品牌欺骗消费者属于侵犯什么权
●冒充消防人员诈骗怎么举报
●冒充诈骗案例
●冒充消防员诈骗怎么处理
●冒充协会的法律后果
●冒充购物平台或商家进行诈骗的套路
●冒充购物平台或商家客服进行诈骗的套路
●冒充消防招摇撞骗判多久
●诈骗坐牢后还要赔钱吗知乎
●诈骗坐牢后还要赔钱吗怎么办
●诈骗坐牢后还要赔钱吗怎么办
●诈骗坐了牢以后钱还要还吗?
●诈骗坐了牢以后钱还要还吗?
●诈骗犯坐了牢还用还钱吗
●诈骗坐牢还用赔钱吗
●诈骗坐牢还要还钱吗
●诈骗坐牢出来还要还钱吗
●诈骗坐牢出来还需要还钱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充值诈骗案儿童怎么判,小孩充钱犯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