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要:
咨询类产业涉及到我们很多的个人隐私,还有钱财,当然需要我们非常谨慎的去选择。首先一定不能够贪图便宜,选择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的情感类咨询。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这类咨询一般都有隐形的收费链,甚至是诈骗。
免费的情感咨询很大的隐患是:
1.捆绑消费,当你咨询到一半时,需要缴费获取后半段知识指导。
2.咨询完成,但是第二天开始受到各类骚扰信息。
3.诈骗。第一类就是很常见的手段,这种我们可以选择中止咨询。第二类要严格警告对方,有造成严重损失时,可以报警处理。第三类,会通过各种服务,看似免费并且尽心尽力的为你服务,你感觉到很感动,打消你的防备,然后在一段时间后,说在咨询中会有一笔消费,但是是免费的,他们不可能垫付,第一笔肯定是小金额,你会没有顾虑的转过去,后续就会不停有这类的消费金额了。
长期下来,可能自己都会没有意识到。最后对方跑路才恍然大悟。所以,不要贪图便宜,选择适合自己的。
受害者是这样被骗的:
这名女子叫莉莉(化名),32岁。因为和丈夫闹了矛盾,她一气之下开车从杭州来到安吉亲戚家散心。这天上午,她心情很糟,为了咨询感情问题,通过手机搜出了一个名为“××情感分析陈老师”的微信。
添加好友后,这个“陈老师”耐心地听取了莉莉的哭诉,还对她进行温柔劝导,并时不时给出应对的办法。莉莉的心情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慢慢地对“陈老师”产生了信任感。
过了一会儿,“陈老师”给莉莉打来电话。电话中,她给莉莉推荐了一套私人订制的“情感学”课程,说可以从中获得情感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学习相关的知识,但需要缴纳9200元的学费。
莉莉觉得自己非常需要这方面的学习,说不定还能维系好和丈夫的感情,没多想便决定购买了。她先通过支付宝扫码,缴纳了2000元的意向定金,随后又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将剩余的7200元一并转入对方公司的账户。
缴完学费后,“陈老师”还通过微信发来一份合同,要求莉莉在半小时内签订,还说签完合同再缴一笔钱,就能成为他们公司的永久会员。莉莉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便拒绝签合同,还要求对方返还9200元学费。谁知,对方以莉莉“违约”为由拒绝退款。
案件处理结果: 当事人察觉被骗后,联系到我们,再整理了相关的资料和证据后,我们迅速展开工作,再不到15个工作日后成功挽回了当事人的损失。
提示 这类情感挽回骗局很多内容都是事先编辑好的,用各种话术“我们的团队多么多么专业”、“我们的服务多么多么贴心”等等催你交钱,付款之后,发给你一堆资料,让你好好学习,然后就“玩消失”。遭遇这类骗局一定要第一时间保存好聊天记录。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情感咨询被骗怎么要回钱
●被情感咨询骗了几千
●被情感咨询公司骗了可以报警吗
●情感咨询被骗报警有用吗
●被情感咨询师骗了钱
●被网上情感咨询师骗了怎么办
●情感咨询诈骗被抓
●情感咨询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被情感咨询骗了几千
●情感咨询算诈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