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赔偿依据什么法律
行政赔偿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该法规定了行政赔偿的范围、程序等重要内容。首先,明确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其次,详细规定了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如侵犯人身权的赔偿包括医疗费、护理费等,侵犯财产权的赔偿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等。最后,规定了赔偿请求的提出、受理、处理等程序,保障受害人能够依法获得应有的赔偿。此外,在一些特别领域,如治安管理、土地征收等方面,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行政赔偿作出具体规定,以确保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全面、有效的保护。
二、行政赔偿怎么赔付
行政赔偿的赔付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确认赔偿义务机关:一般是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若多个机关共同作出行政行为,则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2.申请赔偿:受害人应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申请,提交相关证据材料,如行政行为的文件、自身受损的证明等。
3.审查与决定:赔偿义务机关对申请进行审查,核实情况后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若决定赔偿,需明确赔偿的项目和金额。
4.执行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赔偿义务,将赔偿金支付给受害人。若逾期未履行,受害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5.追偿:若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赔偿义务机关在赔偿后可向其追偿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
三、行政强拆的合法程序包括什么
行政强拆的合法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作出责令限期拆除决定:行政机关需依法对违法建筑等进行调查取证,认定其违法性后,作出责令限期拆除的决定,并送达当事人。该决定应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内容,明确拆除的对象、期限等。
2.催告:在限期拆除期限届满前,行政机关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告知其逾期不履行的后果以及享有的陈述、申辩等权利。
3.听取意见:当事人有权在催告期间提出陈述和申辩意见,行政机关应当认真听取,并对其意见进行复核。
4.作出强制执行决定:经催告,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义务,且无正当理由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强制执行决定应当载明强制执行的理由、依据、方式和时间等内容,并送达当事人。
5.实施强拆:行政机关按照强制执行决定的内容,组织实施强拆行为。实施过程中应遵循法定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行政赔偿依据什么法律规定
●行政赔偿的赔偿范围
●行政赔偿的四种程序
●行政赔偿规则原则及构成要件
●行政赔偿法律条款
●行政赔偿的规则
●行政赔偿的标准有哪些
●行政赔偿的赔偿范围
●行政赔偿范围有哪些?
●行政赔偿的法律
●行政赔偿怎么赔付的
●行政赔偿怎么赔付法院
●行政赔偿怎么走
●行政赔偿的赔偿范围
●行政赔偿的规则
●行政赔偿?
●行政赔偿是如何计算的
●行政赔偿范围有哪些?
●行政赔偿的四种程序
●行政赔偿方式有哪几种
来源:头条-行政强拆的合法程序包括什么,行政强拆是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