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唐悦

2025年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大家好,由投稿人唐悦来为大家解答2025年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方法这个热门资讯。2025年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方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退休工资计算方法一览表

只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并且累计缴费时间不少于15年,
就能领养老金啦!

退休之后能拿多少养老金,
你会计算吗?

一般来说,

企业职工的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有的朋友还有一个“过渡性养老金”,它的计算方法各地不同。

可以看出,

养老金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告诉大家一个小妙招,

在 http://si.12333.gov.cn 网站,

可以测算自己的养老金。



想了解的,算算看→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ID:rsbzwwx)

企业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很多人在参加养老保险以前或者退休以前,非常想弄明白我们的退休养老金是怎样计算的。说实话,养老金计算公式挺复杂的,涉及到多种因素和多种考虑。下面我们以山东省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例为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大家能够多看几遍,仔细了解。

养老金计算公式由哪几部分构成呢?

我们在网上搜养老金计算公式时,经常搜到两部分计算公式,但也有三部分计算公式。现行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2005年《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制定的,主要包括两部分构成,有一部分特殊人群也包括三部分。

基本养老金的两部分,主要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特殊人群主要指的是当地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以前已经参保缴费的职工和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职工,因为没有个人账户,所以会额外计发过渡性养老金,再加上正常缴费形成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因此称之为三部分。

①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这里边涉及三个概念,社平工资、缴费指数、缴费年限。

社平工资,计算养老金使用的社平工资不一定等于当年的社平缴费工资,山东等一些地区称之为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会越高一些,原因是因为缴费基数口径的转换需要缓慢并轨。最终社平工资的口径会与社平缴费工资一致的。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主要指的是计算平均缴费指数的年限(一般指的是建立个人账户以后的年限)本人月缴费基数与缴费当年月社平基数的比值的平均值。说简单点,就是是不是始终按照60%基数缴费呀?那么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6。天津等一些地方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还要把视同缴费指数平均上,比较麻烦。

缴费年限,包括了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是具体到月的。一般来说,视同缴费年限形成的养老金是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而缴费形成的养老金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一些地方视同缴费年限没有视同缴费指数,或者有视同缴费指数,也统一在计算养老金的时候使用实际平均缴费指数,这是最复杂的地方。

如果是1997年以后参保的职工,大多数不会遇到这么麻烦的计算过程。

简单点说,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0.6,缴费12个月,就可以领取0.8%的社平工资的基础养老金。缴费年限长的可以按比例计算。

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1呢?不好意思,只能领取1%。这也是基础养老金缩小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一项功能体现。

最高平均缴费指数一般是3(特殊情况也能超过3的),多12个月,可以多领取2%的社平工资。

关于工龄的有关问题。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连续工龄可以视同缴费。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后的工龄,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实际上是必须缴费的。但是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缴费的话,会不计算养老金。一般来说,工龄等于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要求,只要养老保险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退休领取养老金。如果是失去劳动能力,法定退休年龄是女同志45周岁、男同志50周岁。如果还不到法定退休年龄,一般当地会有退职制度或者病残津贴制度的。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的余额形成非常复杂,但是个人可以随时查到。每缴费一个月都会按照缴费基数的8%记入,每年还会计算利息。

计发月数是由国家统一的计发月数表较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还会修订完善的。

③过渡性养老金,全国各个省份是不太一样的。将北京市是分为两段计算,大多数都跟社平工资挂钩。

山东省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1.3%×建账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

1.3%叫做过渡性系数,北京市是1%,其他地方一般是1%~1.4%。江苏省比较特殊,计发模式非常复杂。

总体来看,只要我们了解了有关计发因素就能够计算出自己的养老金的,现在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参保是非常划算的

江苏省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在很多人看来,养老金待遇计算上存在着一层很神秘的面纱。有的人能领取养老金一万三四千元或者更高,而有的人养老金却只领取1000元不到。究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看一下养老金的正确计算公式

我国现行的养老金待遇计算公式是依据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第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是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平均值为基数每缴费满一年发给1%

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文字描述就是上面的一些情况,如果转化为更可以直观的公式来看的话,就是如下:

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其实现在一般指的是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也有的地方是称为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由人社厅经测算报人社部、财政部备案后公布。

2022年各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这样:最低的是黑龙江省5865元,最高的是上海市11396元,大多数地方在7000~8000元之间。

一般来说,能够实现跨省参保转移的人还是少数。如果我们在当地参保并退休的话,一般是按照60%~300%的缴费基数缴费,基础养老金部分是每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2%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举个例子,山东省去年的缴费基数下限为3980元,缴费一年可以0.8%的退休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如果是2023年退休,假设今年的缴费基数有7182.5元,上涨至7400元,那么每月的基础养老金就是59.2元

这种缴费的投入,是每月796元。不过缴费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剩余部分才进入统筹账户。差不多796元中,有477.6元进入统筹账户的,一年是5731.2元

基础养老金的回本时间是5731.2元除以59.2元,只有96.8个月,也就是说8年多一点。

这虽然说是没有考虑利息情况下的简单计算结果,但实际上考虑利息的话,我们也得考虑养老金增长,还有其他更早缴费年度养老保险缴费,所以差不多的回本时间就是如此

至于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统一按照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计发月数表计算的,从40岁到70岁都有。具体如下:

随着近年来人均预期寿命的变化和个人养老金记账利率机制的变化,计发月数制度也会在十四五期间修订完善。

个人账户的余额形成机制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每月记入(早期记入比例是11%),每年按照国务院公布的个人养老金记账利率按照规定计算利息。记账利率很高的,从2016年起一直在6%~8%以上。一般来说个人账户的余额都可以通过人社部门的网站(社会保险综合服务平台等渠道)或者专门的小程序查到。

如果是按照高基数缴费的话,个人账户的积累真的不少。比如说去年上海市缴费基数上限为34188元,高工资的人按300%基数缴费,一年个人账户就能够积累3万多元。我见过个人账户余额最高的一位是上海市的退休人员,个人账户余额高达51万余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700多元,合计养老金1.39万元。

其实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部分人还会有一部分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实际上是针对当时没有建立个人账户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由于缺少个人账户待遇的一种补偿。具体计算方式就要看各省的规定了,全国没有统一。

这就是我们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快看看自己缴费能领多少钱吧?

云南省退休工资计算方法

曾经有的老人听说工龄35年以上,都是一个档次发放养老金。那么工龄35年和36年养老金会不会有差别呢?实际上,按工龄确定养老金档次的政策早已经过时了,现在是按缴费年限确定养老金。我们一起来了解下新的养老金计算公式!

按工龄确定养老金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退休老人领取的养老金待遇一般都是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

比如按照1978年《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工龄20年以上发放本人基本工资的75%,工龄15~20年发放本人基本工资的70%,工龄10年到15年发放60%。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前,退休人员的的养老待遇是按照工龄发放,工作10年到20年发放基本工资的70%;20年到30年80%;30年到35年发放85%,35年以上发放90%。实际上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除了按比例发放的基本工资以外,还有一定的按级别发放的退休生活补贴数额。

新的养老金计算模式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大家的退休待遇主要只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事业单位还建立了职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机制;企业也有相应的企业年金,不过参加的不多。

①基础养老金,是按照本人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和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综合计算出来的。

按照100%基数缴费一年,可以多领取1%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是视同缴费年限,则按照实际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指数计算缴费档次。如果是60%档次,只可以多领取0.8%;300%档次可以多领取2%的社平工资。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一般是60岁退休139个月,50岁退休195个月。

如果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相同,个人账户的余额多少就决定了个人账户养老金多少。如果是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以后参保的,缴费基数相同,缴费年代一样,个人账户余额就相同。如果后期多缴一两年,个人账户增加的钱数就会更多一些。

③过渡性养老金,跟社平工资、过渡系数、平均缴费指数等因素相关。

比如按照山东省的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如果在当地建立个人账户以前参保缴费一年,平均缴费指数是一的情况下,每年可以多领取1.3%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所以,如果工龄是35年和36年,差距的不同会产生一定的养老金差距,但是具体情况不同,差距也不同:

1.如果相差的是后一年的缴费年限,会有一年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差异。一般按100%基数缴费,社平工资6000元的情况下,养老金能差距70~90元。

2.如果是前后相差一年退休,晚退休使用的社会平均工资高,理论上计算的养老金更高一些。早退休会按照国家的养老金调整增加养老金,近年来只有5%左右的增幅,会比使用新社会平均工资计算养老金待遇略低一些。这种差异太复杂,具体无法测算。

3.如果相差的是视同缴费年限,平均按照100%档次缴费,差不多养老金差距有2.3%左右的社会平均工资。社平工资6000元的情况下,养老金差距在140元左右。

综上所述,一般缴费或者视同缴费年限差距一年,能有100元左右的养老金差距,但是要根据具体哪一年的差异不同而不同的。

除了“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系数有差异之外,各个省市的养老金计算公式都是相同的。虽然,养老金计算公式相同,但是,由于各省的职工社平工资和缴费基数区间不同,所以,就算相同退休年龄和缴费年限相同的两个参保人,在各个省市社平工资这一点参数影响下也可能导致领取的养老金也是千差万别,为什么呢?

第一,城镇职工社保养老金计算公式解析;

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被保险人,其月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只有地方社保政策未实施前参保的人可以享受)组成。

注:领取养老金的条件: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②养老保险年限累计满15年。

①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

③过渡性养老金标准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缴费每满1年发给1-1.4%(根据各地政策不同,过渡系数有所差别)。

第二,举例3个省市按照历年社平工资100%缴费20年(无视同缴费),2019年退休当月养老金是多少?

1.案例解析的数据是多少?

赵先生,北京市2018年职工月均工资为7855元,按照历年社平工资100%缴费20年,个人账户储存额约为15万;

烟台市2018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6172元,个人账户储存额约11万;

杭州市区2018年全社会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月平均工资5587.25元,个人账户储存额约为9万。

2.退休当月养老金是多少?

北京市基础养老金=6855×(1+1)÷2×20%=1571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150000÷139=1079.14元;

烟台市基础养老金=6172×(1+1)÷2×20%=1234.4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110000÷139=791.37元;

杭州市基础养老金=5587.25×(1+1)÷2×20%=1117.45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90000÷139=647.48元;

合计得出,按照当地历年社平工资100%缴费20年,在北京市、烟台市和杭州市退休当月养老金分别为:2650.14元、2025.77元和1764.93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2025年退休工资计算方法,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工资计算方法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