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销售假冒商标罪是否包括仿冒
销售假冒商标罪即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其中包括仿冒的情形。
从法律规定来看,该罪是指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予以销售,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仅包括完全相同的假冒商品,也涵盖了仿冒商品。所谓仿冒,是指模仿他人注册商标,在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误认的行为。
具体而言,认定仿冒行为是否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需满足一定条件。一是主观上,销售者必须明知所销售的是仿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二是客观上,要有销售该仿冒商品的行为;三是销售金额需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一般认定为数额较大。
总之,仿冒行为在符合上述条件时,会被认定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应依法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二、伪造商标罪立案标准是哪些
伪造商标罪即假冒注册商标罪,其立案标准主要如下:
一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 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非法经营数额,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过程中,制造、储存、运输、销售侵权产品的价值。已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实际销售的价格计算。
2. 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3.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是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假冒注册商标,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假冒注册商标的;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等,也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实践中,对于伪造商标的行为,会严格依据上述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认定和处理,以维护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市场秩序。
三、民法典中商标侵权是否构成犯罪
在民法典中,商标侵权一般属于民事侵权行为,通常不直接构成犯罪。但商标侵权行为可能会因情节严重等情况,依据其他法律构成犯罪。
从民事角度看,民法典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商标侵权需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比如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等行为,侵犯了商标权人的专用权,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然而,当商标侵权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则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犯罪。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
总之,单纯民法典范畴内的商标侵权是民事问题,但若情节严重等符合刑法规定情形,则构成犯罪。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销售假冒商标罪是否包括仿冒商品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
●销售假冒商标罪罚款多少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的量刑主从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与销售伪劣产品罪
●销售假冒商标产品量刑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司法解释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的罚金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和销售伪劣产品罪
●伪造商标罪判刑多少年
●伪造商标怎么处罚
●伪造商标标识罪
●伪造商标罪21万案值判多少年
●涉嫌伪造商标
●伪造注册商标罪量刑
●伪造商标注册
●伪造商标注册证怎么定罪?
●伪造假冒商标罪涉案40万
●伪造商标罪罚金是多少
来源:头条-民法典中商标侵权是否构成犯罪,民法典中的商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