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纠纷的庭审流程有哪些?,家庭经济纠纷的举证责任是怎样的?

拆迁安置 编辑:卞俊

一、家庭经济纠纷的庭审流程有哪些?

1、宣布开庭。

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

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举证质证。

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

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5、法庭调解。

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二、家庭经济纠纷的举证责任是怎样的?

1、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2、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3、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四、家庭经济纠纷的调解流程有哪些?

1、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主动依职权开始调解;

2、调解开始后,审判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双方当事人,关于案件事实和理由的陈述,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

3、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将调解协议的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协议不被人民法院认可的,结束调解程序恢复审判。

五、家庭经济纠纷立案后延期开庭的情形有哪些?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六、家庭经济纠纷开庭后中止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温馨提示】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三、家庭经济拆迁纠纷如何解决

可以自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按照以下流程起诉: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家庭经济纠纷的庭审流程有哪些内容

家庭经济纠纷的庭审流程有哪些规定

家庭经济纠纷案件

家庭经济纠纷的庭审流程有哪些要求

家庭经济纠纷案怎么收费

家庭经济纠纷起诉流程

家庭经济纠纷案件立案标准

家庭经济纠纷的庭审流程有哪些规定

家庭经济纠纷向哪求助

家庭经济纠纷案件立案金额

家庭经济纠纷的举证责任是怎样的呢

家庭经济纠纷真实案例

家庭经济纠纷向哪求助

家庭经济纠纷找谁解决

家庭经济纠纷案件立案标准

家庭经济纠纷起诉流程

家庭经济纠纷案怎么收费

家庭经济纠纷法律途径

家庭经济纠纷属于民事吗

家庭经济纠纷可以立案吗

来源:临律-家庭经济拆迁纠纷如何解决,拆迁引起的家庭纠纷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