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祥和李世民什么关系,李元祥后人族谱图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许宇浩

李元祥和李世民什么关系,李元祥后人族谱图

大家好,由投稿人许宇浩来为大家解答李元祥和李世民什么关系,李元祥后人族谱图这个热门资讯。李元祥和李世民什么关系,李元祥后人族谱图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李元祥的后裔一览表

据《成都日报》消息,10月10日,成都警备区召开宣布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命令大会。会议宣读了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命令和省军区党内任职通知:任命董智勇同志为成都警备区司令员,批准李元祥同志退休。

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成都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范锐平在讲话中指出,这次成都警备区班子调整,是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着眼成都警备区部队建设全局作出的重要决定,充分体现了对成都市国防动员建设和警备区部队建设的重视和关怀,成都市委和成都警备区党委坚决拥护。成都警备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坚定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近平主席决策指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突出备战打仗导向,有为服务地方发展,高质量推动警备区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要坚定不移练兵备战、担当作为,加强动员体系建设,强化实战实训实备,不断提升组织动员力、快速反应力和综合保障力。要坚定不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一心为公、一身正气,永葆革命军人本色。要坚定不移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军地双方团结协作、携手共进。成都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认真落实党管武装政治责任,全力支持驻蓉部队备战打仗和改革发展,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部队和官兵遇到的困难问题。

四川省委常委、四川省军区司令员曲新勇在讲话中指出,这次成都警备区主要领导调整,是从加强警备区党委班子和部队建设实际出发作出的慎重决定。成都警备区要坚定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军区党委和成都市委领导下,持续用力抓党建、强备战、严法治,努力建设成为与成都地位作用相匹配的实力之区、与担负使命任务相适应的突击之区、与编制序列排头相一致的标杆之区、与支撑强军胜战相协调的一流之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发扬服务人民优良传统,勇当抢险救灾、扶贫帮困、参建参治的突击队生力军,积极协助地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董智勇在表态发言中表示,坚决拥护坚决服从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命令和省军区党内任职通知。他将始终坚守初心使命,积极迎接新挑战,主动把握新机遇,加强学习、狠抓落实、戮力同心、担当尽责,聚焦国防动员主责主业干事创业,坚决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决不辜负上级赋予的信任和重托。

据公开资料,董智勇曾任成都警备区参谋长,2017年调任泸州军分区司令员,后任泸州市委常委、泸州军分区司令员。

一天前,10月9日,泸州军分区召开宣布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命令大会。四川省委常委、省军区司令员曲新勇宣读了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任职命令和省军区党委党内任职通知。原泸州军分区司令员董智勇任成都警备区司令员;战略支援部队某部保障部副部长杨太平为泸州军分区司令员,并增补杨太平同志为泸州军分区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泸州市委书记、泸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刘强表示,衷心祝贺董智勇同志调任成都工作,并对他为泸州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此番卸任成都警备区司令员的李元祥大校,此前还担任成都市委常委。

李元祥是福建省李氏始祖吗?

唐高祖李渊共有22个儿子(含早夭者),其中李世民排行第二。除李世民外,其余21位兄弟的结局因年龄、生母背景及是否参与政治斗争而差异显著。以下依据正史记载,分类梳理这些兄弟的生平与结局:

---

一、玄武门之变前已去世的兄弟

1. 李玄霸(第三子)

- 生母窦皇后,李世民同母弟。

-☞结局:隋朝大业十年(614年)早夭,年仅16岁,未参与唐朝建立。后世小说《隋唐演义》将其虚构为“李元霸”。

2. 李智云(第五子)

- 生母万贵妃,李世民异母弟。

- ☞结局:李渊太原起兵时,李智云因年幼未随行,被隋朝捕获处死,年仅14岁(617年)。唐朝建立后追封为楚王。

3. 李承宗(李建成长子)

- ☞结局:早夭,未参与玄武门之变。

---

二、玄武门之变中被杀的兄弟

4. 李建成(长子)

- 生母窦皇后,太子。

- ☞结局: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射杀(626年),五子均被诛,女儿贬为庶民。

5. 李元吉(第四子)

- 生母窦皇后,齐王。

- 结局☞:玄武门之变中被尉迟恭射杀,五子被诛,其妃杨氏被李世民纳入后宫。

---

三、贞观年间因谋反被杀的兄弟

6. 李元景(第六子)

- 生母莫嫔,封荆王。

- ☞结局: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因卷入房遗爱谋反案,被处死。

7. 李元昌(第七子)

- 生母孙嫔,封汉王。

- ☞结局:贞观十七年(643年),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被李世民赐死。

8. 李元礼(第十子)

- 生母郭婕妤,封徐王。

- ☞结局:无谋反记录,但其子李茂因谋反被诛。

9. 李元嘉(第十一子)

- 生母宇文昭仪,封韩王。

- ☞结局:武则天时期因反对武氏专权,起兵失败后自杀(688年)。

10. 李元轨(第十四子)

- 生母张美人,封霍王。

- ☞结局:武则天时期受牵连流放,途中病逝(690年)。

---

四、善终或自然死亡的兄弟

11. 李元懿(第八子)

- 生母张宝林,封郑王。

- ☞结局:贞观年间任刺史,病逝于高宗时期(673年)。

李元方(第九子)

- 生母张氏,封周王。

- ☞结局:早逝(630年),无子嗣。

13. 李元庆(第十六子)

- 生母刘婕妤,封陈王。

- ☞结局:高宗时病逝(664年)。

14. 李元裕(第十七子)

- 生母崔嫔,封邓王。

- ☞结局:善终,病逝于高宗时期(665年)。

15. 李元名(第十八子)

- 生母小杨嫔,封舒王。

- ☞结局:武则天时期因拒绝谄媚武氏,被酷吏诬告处死(689年)。

16. 李灵夔(第十九子)

- 生母宇文昭仪,封鲁王。

- ☞结局:武则天时期因参与李冲反武失败,自缢而死(688年)。

17. 李元祥(第二十子)

- 生母杨嫔,封江王。

- ☞结局:高宗时病逝(680年),其子李晫因谋反被诛。

18. **李元晓**(第二十一子)

- 生母鲁才人,封密王。

- ☞结局:高宗时病逝(678年)。

19. **李元婴**(第二十二子)

- 生母柳宝林,封滕王。

- ☞结局:以骄奢闻名,但善终(684年),著名“滕王阁”由其修建。

---

五、其他兄弟

20. 李元亨(第十三子)

- 生母杨嫔,封酆王。

- ☞结局**:早逝(632年),无子嗣。

21. 李元则(第十二子)

- 生母王才人,封彭王。

- ☞结局:高宗时病逝(651年)。

---

总结:李世民对兄弟的策略

1. 清除威胁:诛杀李建成、李元吉及其子嗣,杜绝后患。

2. 分封安抚:对年幼或无威胁的庶弟封王,但限制实权。

3. 严惩反叛:贞观后期及高宗、武周时期,参与谋反者均被处死。

4. 政治联姻:将兄弟之女嫁入功臣家族,巩固权力网络。

李世民通过宽严并济的手段,既维持了皇室表面和睦,又确保权力集中,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然而,兄弟间的血腥争斗成为唐朝皇室内乱的先例,影响了后世政治格局。

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小知识


【创作不易,免费的小星星点一下吧,评论区互动能提高流量哦】

李元祥的简历

10月10日,成都警备区召开宣布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命令大会。会议宣读了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命令和省军区党内任职通知:任命董智勇同志为成都警备区司令员,批准李元祥同志退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江王李元祥

李元祥(626年-680年)是李渊的儿子,李世民的异母之弟。李元祥及其后裔在新旧唐书中都有所记载。

在《新唐书》卷七十九·列传卷四·高祖诸子记载:

高祖二十二子,杨嫔(隋朝楚国公、太师杨素之女)生元祥(第二十子)。

江安王元祥,始王许,后徙王,四为州刺史,实封至千户。性庸遴,所至营财 产无厌。时滕、蒋、虢三王皆贪暴,得其府官者恶之不愿行,故时语曰:“宁向儋、 崖、振、白,不事江、滕、蒋、虢。”元祥魁大,带十围,食兼数人。韩、虢、魏 亦鸿伟,然不逮也。薨,赠司徒、并州大都督,陪葬献陵。

七子,晫(长子)为永嘉王,有禽兽行,诛死;皎(次子)为武阳王,馀皆爵公(三子李昕为任国公;四子李晧为义兴郡公;五子李炅为广平郡公;六子李晃为钜鹿郡公;七子李暹史无记载),武后时,多及诛。皎子丛,以幼流死岭表,葬南安,人号其冢为“天孙墓”。中宗立,以从子(意侄子)钦嗣王,又以皎封绝,更取弟子(意弟弟的儿子钦)继宗嗣,既而以郡王不袭,降澧国公。

在《旧唐书》卷六十四·列传卷十四·高祖诸子记载:

高祖二十二子,杨嫔(后册封江国大妃)生江王元祥。

江王元祥,高祖第二十子也。贞观五年,封许王。十一年,徙封江王,授苏州 刺史,赐实封八百户。二十三年,加实封满千户。高宗时,又历金、鄜、郑三州刺 史。性贪鄙,多聚金宝,营求无厌,为人吏所患。时滕王元婴、蒋王恽、虢王凤亦 称贪暴,有授得其府官者,以比岭南恶处,为之语曰:“宁向儋、崖、振、白,不 事江、滕、蒋、虢。”元祥体质洪大,腰带十围,饮啖亦兼数人,其时韩王元嘉、 虢王凤、魏王恭状貌亦伟,不逮于元祥。又眇一目。永隆元年薨,赠司徒、并州大都督,陪葬献陵,谥曰安。

子永嘉王晫,永隆中,为复州刺史。以禽兽其行,赐死于家。中兴初,元祥子钜鹿郡公晃子钦嗣江王(后为武阳郡王、澧国公)。景龙四年,加银青光禄大夫,娶王仁皎(祁国公、武状元、唐玄宗皇后王菱之父)女,至千牛将军,卒。

在《旧唐书》卷八·本纪第八·玄宗上记载:

天元十二年夏四月,封故泽王上金男义珣为嗣泽王。嗣许王瓘左授鄂州别驾,以弟璆为上金嗣故也。癸卯,嗣江王祎降为信安郡王,嗣蜀王褕为广汉郡王,嗣密王彻为濮阳郡王,嗣曹王臻为济国公,嗣赵王琚为中山郡王,武阳郡王堪为(意可以成为)澧国公。祎等并自神龙之后外继为王,以瓘利泽王之封,尽令归宗改封焉。秋七月己卯,废皇后王氏(王菱)为庶人。后弟(王菱之弟)太子少保、驸马都尉守一(澧国公钦的妻兄)贬为泽州别驾,至蓝田,赐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李元祥和李世民什么关系,李元祥后人族谱图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