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类型电视剧,酒驾属于什么犯罪类型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熊若悦

犯罪类型电视剧,酒驾属于什么犯罪类型

大家好,由投稿人熊若悦来为大家解答犯罪类型电视剧,酒驾属于什么犯罪类型这个热门资讯。犯罪类型电视剧,酒驾属于什么犯罪类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犯罪类型有哪些

犯罪类型的分类与特点

犯罪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也是法律的敌人。法律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预防和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那么,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类型?犯罪类型又有哪些特点呢?本文将从刑法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 什么是犯罪类型

犯罪类型,是指刑法对不同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的犯罪行为进行的分类。刑法分则规定了十类犯罪,分别是:

- 危害国家安全罪。这类犯罪危害的是国家的政权、社会制度和安全。如颠覆国家政权罪、分裂国家罪、叛国罪等。这类犯罪的立法目的是维护国家的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这类犯罪的特点是行为人多为反动势力或者境外敌对势力,行为动机多为敌对或者背叛国家,行为后果多为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或者引发社会动乱。如2013年至2015年间,周永康、孙政才等人利用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在政治、经济、组织人事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财物,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并构成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等多项犯罪,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缓期执行。

- 危害公共安全罪。这类犯罪危害的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公共财产安全。如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等。这类犯罪的立法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公共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这类犯罪的特点是行为手段多为暴力或者危险性较高的方式,行为对象多为公共场所或者公共设施,行为后果多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如2015年8月12日晚,在天津港保税区一处危险品仓库发生两次爆炸事故,造成165人死亡、798人受伤、8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65亿元。经查明,该事故系仓库管理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在未取得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储存大量危险品所致,涉嫌构成重大责任罪、非法经营罪等多项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死刑。

-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这类犯罪危害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非法经营罪等。这类犯罪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类犯罪的特点是行为人多为企业或者个人,行为动机多为谋取非法利益或者排除竞争对手,行为后果多为损害消费者利益或者扰乱市场秩序。如2018年至2019年间,江苏省常州市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了含有非食用原料的“金锣”牌火腿肠,涉案金额达1.5亿元,被判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处以罚金和没收违法所得。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这类犯罪危害的是公民的生命、健康、人格、名誉、尊严等基本权利。如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侮辱罪等。这类犯罪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人道主义。这类犯罪的特点是行为手段多为暴力或者侵犯性的方式,行为对象多为个人或者少数人,行为后果多为造成人身伤害或者精神损害。如2019年11月20日,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一所中学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一名男子持刀闯入教室,将一名女教师当场捅死,并造成两名学生受伤。经查明,该男子系该女教师前男友,因感情纠纷而实施报复行为,被判处故意杀人罪,处以死刑。


- 侵犯财产罪。这类犯罪危害的是公民或单位的财产权利。如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等。这类犯罪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公民或单位的财产安全和财产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这类犯罪的特点是行为人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采取盗窃、抢劫、诈骗等侵占手段,并造成一定数额以上的损失。如2020年1月至3月间,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内发生多起盗窃案件,共计被盗现金、首饰等财物价值约30万元。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这类犯罪危害的是社会管理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如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妨害公务罪、走私罪等。这类犯罪的立法目的是保护社会管理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正常运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类犯罪的特点是行为人多为个人或者少数人,行为动机多为反抗或者逃避法律监管,行为后果多为扰乱或者破坏社会管理秩序。如2020年7月至8月间,在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一处小区内,一名男子多次在夜间高空抛物,造成小区内多辆车辆受损,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经查明,该男子系该小区的业主,因不满物业管理而实施报复行为,被判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以有期徒刑。

- 危害国防利益罪。这类犯罪危害的是国家的国防建设和军事安全。如战时军事通信保密罪、战时通敌罪、战时叛逃罪等。这类犯罪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国家的国防利益和军事安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国家遭受外部侵略和干涉。这类犯罪的特点是行为人多为军人或者与军事有关的人员,行为对象多为国防设施或者军事机密,行为动机多为敌对或者背叛国家,行为后果多为严重危害国防利益或者军事安全。如2019年5月至6月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一处军事基地内,一名士兵擅自携带手机进入值班室,并将值班室内的军事设备、武器弹药等拍照发送给他人,被判处泄露军事秘密罪,处以有期徒刑。

- 贪污贿赂罪。这类犯罪危害的是国家和人民利益不受损害和维护廉洁从政。如贪污罪、受贿罪、贿赂罪等。这类犯罪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不受损害和维护廉洁从政,维护政治清明和社会信任,促进反腐倡廉和法治建设。这类犯罪的特点是行为人多为国家工作人员或者与国家工作人员有关的人员,行为对象多为国家或者集体财产或者利益,行为动机多为牟取私利或者满足私欲。如2016年至2018年间,在江苏省南京市某市政府部门工作的一名副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约200万元,被判处受贿罪,处以有期徒刑。

- 渎职侵权罪。这类犯罪危害的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如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等。这类犯罪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义务,维护国家机关的权威和形象,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这类犯罪的特点是行为人多为国家机关或者国家工作人员,行为对象多为公共事务或者公共利益,行为动机多为滥用或者玩忽职权,行为后果多为损害国家或者社会利益或者公正。如2018年至2019年间,在湖南省长沙市某区法院工作的一名审判长,在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违反法定程序,私自调解案件,并收受当事人财物10万元,被判处徇私枉法罪,处以有期徒刑。

- 军人违反职责罪。这类犯罪危害的是军队的建设和战斗力。如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虐待部属罪等。这类犯罪的立法目的是保护军队的建设和战斗力,维护军队的纪律和荣誉,促进军队的现代化和强大化。这类犯罪的特点是行为人多为军人或者与军事有关的人员,行为对象多为军事任务或者军事秩序,行为动机多为违背军人职责或者纪律,行为后果多为影响或者损害军事效能或者形象。如2020年6月至7月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边防团工作的一名士兵,在执行边境巡逻任务时,多次擅自离岗、玩手机、睡觉等,被判处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处以有期徒刑。


## 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刑法对犯罪类型进行分类,是根据犯罪行为危害的对象、违反的法律规范和表现出的特点等标准进行的。每一类犯罪都有其自身的立法目的、犯罪构成和犯罪特征。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认识和预防各种犯罪行为,维护自身和社会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应该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法律素养,尊重和遵守法律规范,积极参与普法教育和活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犯罪类型分类一览表

#315全民季#

犯罪的类型

犯罪的分类,是指根据犯罪所具有的某些特殊属性,将犯罪划分为若干相互对应的类别。一般来讲,不同种类的犯罪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其社会危害性的程度也往往存在差别。对犯罪进行分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犯罪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而且也可以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预防和惩治措施提供依据。


那么,犯罪可以分为几大类呢?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因为不同的法学流派、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时代背景都可能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但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简单地了解一下犯罪的分类:


1. 根据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犯罪所侵犯的法益性质,我们可以将犯罪分为十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1。这种分类方法是我国刑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必须掌握和遵循的方法。

2. 根据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所具有的主观故意或过失状态,我们可以将犯罪分为故意犯和过失犯。故意犯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的犯罪。过失犯是指行为人虽然没有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也没有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但是由于自己对客观情况认识不足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导致这种结果发生,并且应当预见到这种结果而未能预见或者虽然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因而构成的犯罪。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刑事责任论来区分不同类型和程度的主观过错,并且在刑法中规定了相应的量刑原则和规则。

根据立法者是否将诉权赋予被害人或者是否需要被害人告诉才能追究刑事责任,我们可以将犯罪分为亲告罪非亲告罪的区别是:

亲告罪,是指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即立法者将诉权赋予被害人的犯罪,包括:侮辱罪(侮辱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诽谤罪(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该暴力行为导致被害人死亡或者重伤的除外)、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或者多次实施伤害行为的除外)、强奸罪、猥亵儿童罪、非法拘禁罪(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除外)、侵占、故意毁坏财物罪等。这些犯罪的特点是,其侵犯的主要是个人法益,而且被害人对是否追究刑事责任有较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因此,只有被害人提出告诉,才能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如果被害人不提出告诉或者撤回告诉,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非亲告罪,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均属于非亲告罪,即不问被害人是否告诉、是否同意起诉,人民检察院均应提起公诉的犯罪。这些犯罪的特点是,其侵犯的不仅是个人法益,而且也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因此,无论被害人是否愿意追究刑事责任,都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

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不同类型的刑事案件来区分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刑事责任,并且在刑法中规定了相应的追诉时效和条件。

以上就是我对犯罪分类问题的简单介绍。我认为,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分析不同类型和性质的犯罪行为,并且也有助于我们制定合适和有效的预防和惩治措施。当然,这种分类方法并不是唯一或者完美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角度和标准可以用来对犯罪进行分类。例如,根据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所具有的身份、职务、年龄、性别等特征,我们可以将犯罪分为单位犯、自然人犯、未成年人犯、成年人犯、男性犯、女性犯等;根据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所使用或者准备使用的手段、工具、武器等条件,我们可以将犯罪分为暴力犯、非暴力犯、有组织犯、无组织犯、持械犯、非持械犯等;根据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所表现出的动机、目的、心理状态等因素,我们可以将犯罪分为利益型犯、情感型犯、冲动型犯、冷静型犯等。这些分类方法都有其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因此,我们在对犯罪进行分类时,应当根据具体的目的和需要,灵活地运用多种分类方法,而不应当拘泥于某一种单一的分类方法。

以上就是我对犯罪分类问题的全部介绍。我希望我的介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和启发。如果您还有其他的问题或者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交流和探讨。

传销属于什么犯罪类型

5月15日是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还在疑惑到底哪些犯罪属于经济犯罪?没关系,蜀黍为大家整理了较为突出的9种类型,戳图查看警方提醒:识别非法集资,远离套路陷阱,警惕传销陷阱,切勿上当受骗。

来源: 广州公安

诈骗罪属于什么犯罪类型

犯罪悬疑题材,一直是影视剧里的香饽饽。

从福尔摩斯探案集到阿加莎小说;

从柯南动画到神探狄仁杰;

从过去20年爆火的谍战剧,到最近5年兴起的迷雾剧场、X剧场和白夜剧场。

每个时代,犯罪剧都能换一身行头,吸引着亿万人的目光。

现在的观众吃过见过,不再满足于知道谁是凶手。

更关心凶手的作案手法,警察的侦破过程,以及背后折射出的社会意义。

这就使得这个年代的犯罪剧,已经从猎奇和大尺度,向人文关怀和现实主义过渡,一些更深刻的好作品由此诞生。

今天皮哥就带大家盘点一下近3年最优秀的10部国产犯罪剧。

它们有的充满争议,有的热度空前,还有的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杆作品。

下面,我们从第十部开始说起:

第10名:《三大队》

2024年丨豆瓣7.1分

先有电影版《三大队》,上映一个星期后,剧版《三大队》紧随而至。

张译和秦昊两位影帝隔空PK,形成了共振效应,这是该剧最大的看点。

两个作品都改编自纪实文学小说《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讲述了一个追凶十多年的故事,但侧重点不同。

电影版节奏更快。

快意恩仇,刀光剑影,几个主要角色分工明确,最后的路口镜头耐人寻味。

剧版则偏向生活流,改编力度更大,更考验耐性。

原著和影版中,死在审讯室的是王大勇,剧版改成了王二勇;

原著和影版中,主角出事后,妻子和他离婚,剧版改成了妻子早就有离婚的打算;

剧版还增加了林颖这个角色,增加了可看性,这些细节让剧版更加丰满立体。

影版中张译饰演的主角一开始就是“完成态”,简单粗暴,耿直人设维持了一整场。

剧版中,秦昊饰演的主角有着成长线。

从前期的张扬到后期的沉稳,塑造上一笔一划,但那种爽感也会被削弱。

剧版的时长是影版的8倍,节奏自然要变慢。

这使得很多看过影版的观众产生不满,觉得剧情拖沓,魔改太严重。

但主创在开拍之初就确定,不会将重心放在案件猎奇上,更关注人物命运变化。

作为爱奇艺迷雾剧场2024年的新作,它表现不俗,热度一度达到9837,创下了迷雾剧场的新纪录。

本剧虽然不是《隐秘的角落》那样的神作,但各方面相对扎实,仍值得一看。

第9名:《扫黑风暴》

2021年丨豆瓣7.1分

很多人冲着孙红雷来看的,以为主角又是一个刘华强这类的狠角色。

结果他饰演的李成阳不只是狠,还是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一出场就带着一股邪魅劲儿,角色张力拉满。

可惜的是孙红雷的表演略显程式化。

常常先绷着脸盯着你,然后噗嗤一笑,看多了有些发腻,遇到好角色没有发挥出来。

除了孙红雷外,这部剧几乎全员演技派。

吴越、宁理、王志飞、刘奕君,看一群戏骨飙戏实在过瘾。

张艺兴的加入饱受争议。

一开始表现还可以,打戏足够利落,文戏中规中矩。

但后来和江疏影的戏份有些拖沓,拿掉丝毫不影响剧情发展。

这部剧原本应该有更好的口碑,但因为尺度太大,40集删减到了28集,出现了和《破冰行动》一样的问题,虎头蛇尾了。

但它的题材吸引人,受众面广,网络播放量突破了23亿,堪称2021年夏天的第一爆款。

第8名:《不完美受害人》

2023年丨豆瓣7.5分

这部剧的悬疑性不强,最大的特色,是勇敢触碰了职场性侵这个尖锐的社会话题。

林允饰演的受害者,一开始否认受到伤害,5天后突然改口指控;

周迅饰演的辩护律师介入调查,一步步揭开了真相。

前几集播出后,很多网友都开始嘀咕起几年前的明尼苏达事件。

情节很像,一些细节都能对得上,编剧真的没有含沙射影?

你看角色起名,似乎也有点谐音梗的意思。

桃色新闻男主名字叫成功,简单霸气,他拥有话语权,可以左右别人命运;

他的妻子叫辛路,暗示她为了利益,选择了一条辛苦的路;

周迅饰演的律师名叫林阚,暗示她躲在门口冷眼旁观,内心充满了勇敢;

林允饰演的受害者叫赵寻,谐音找寻,她找寻的究竟是真相还是女性的尊严?

小三名叫李怡,谐音利益;

警官名叫晏明,谐音验明;

保安名叫尹声,谐音隐声;

运营小哥名叫陈默,谐音沉默。

大量使用谐音梗,固然增加了追剧的趣味性,但也暴露了编剧的不自信。

不能靠引人入胜的剧情和扎实的人物塑造来打动人心,需要靠这种讨巧的方法点明主旨,不高明。

表演上,林允的演技让人有些失望。

剧中她是受害者,但很多观众无法对她共情,弹幕里吐槽的很多。

刘奕君前几年演了不少正派人物,这次颠覆演出让人惊喜。

周迅则一如既往地交出了满分演技,并且拿到了白玉兰视后。

总之,这是一部女性特供的、演技大于剧情的电视剧。

喜欢女性话题和周迅表演的朋友,不容错过。

第7名:《胆小鬼》

2022年丨豆瓣7.8分

这部剧让大家对欧豪的演技评价,有了大的改观。

剧名的由来是梁咏琪的歌曲《胆小鬼》,歌曲在剧中多次出现;

故事则由小说《生吞》改编,有一种青春伤痛文学的味道。

皮哥是在剧荒的时候,不经意点开这部剧的。

最初的感觉,不是太好。

整部剧在两条时间线上,来回跳跃。

欧豪一副体育生的长相,却演一个天才的病殃殃学生,有很强的违和感。

但想着一共才16集,凑合看下去吧。

到后来厘清了时间线后,整部剧的情节变得流畅起来。

千禧年前后的校园还原得很到位,有点回忆杀的意思,我追剧开始上头了。

彻底实现逆转的,是最后2集。

你本以为已经猜到七七八八了,没想到突然来了一记重击,男女主角的结局让人心碎。

两人之间的感情处理点到为止,回味无穷。

结局还来一个小惊喜,让人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曙光,有加分。

欧豪的表现也弥补了外表的违和感,到后期基本抓住了主角的魂儿。

今年看《我的阿勒泰》,总觉得女主角周依然似曾相识,后来想起来她又出演过《胆小鬼》。

当年只会演古灵精怪的校园妹,现在的戏路彻底拓宽了。

《胆小鬼》比较冷门和小众,在犯罪剧里并不是神作。

但凭借极其精巧的构思和文学性,还是赢得了一些口碑。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第6名:《开端》

2022年丨豆瓣7.9分

悬疑+科幻+犯罪,光看这些,《开端》已经是一部里程碑作品了。

公交车上,主角陷入无限循环,这样的剧情在网文里已经屡见不鲜。

但在国剧里还是头一回,一开播就爆也就不足为奇了。

剧中的手机铃声是《卡农》,这首曲子就是复调音乐的一种,特点就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

同一旋律在各声部先后出现,最后完美融合在一起,刚好和主角无限循环的剧情相契合。

继《隐秘的角落》里的《小白船》之后,《卡农》也成为新一首的“阎王爷召唤曲”。

用无限循环推进剧情,有点像相声里的三翻四抖,一个包袱反复往上翻,这是制胜关键。

除了满足猎奇心外,这部剧对现实的展现也很到位。

公交车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

有人的书包里装着小猫,有人袋子里装着给儿子的西瓜,有人的行李箱里是一个家。

一群普通人,在一个封闭的场所,成为了命运共同体。

随着公交车爆炸,每一个悲喜故事逐一展现在观众面前。

可惜的是,这部剧高开低走,三番四抖,后期没翻上去。

前面看得人特别紧张,后面剧情越来越寡淡。

刘涛的客串是个败笔,一头精致假发实在出戏。

黄觉演公交司机几乎是提前剧透了,最后强行安排了一个BE结局,勉强拉回了一点颓势。

《开端》剧如其名,开了一个好头,但没有撑得住。

2年过去了,再也没有出现它的追随者,它似乎注定成为孤品。

第5名:《特工任务》

2023年丨豆瓣7.9分

赵宝刚的新剧,赌上了他的导演生涯。

他坦言自己到了退休年龄,距离上一部作品也过了4年,在家待着实在没意思,就拍了这部剧。

如果反响还可以,就接着多导几年;

如果大家觉得不好,那就承认自己不行了,急流勇退了。

结果证明,赵宝刚不仅宝刀未老,还潮得可怕。

这是一部现代国安题材的电视剧,可以理解为现代谍战剧。

本以为赵宝刚会采用传统谍战剧的拍法,狼人杀+办公室政治,没想到他玩起了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方法。

整部剧通过特工任务这个游戏展开,一个老年版赛博朋克铺展开来。

仿佛一场大型真人秀,有点土,但土到极致就是潮。

全剧剧节奏明快,支线繁而不乱。

几个演员韩庚、李一桐、魏大勋等,虽然不是戏骨,但也是观众心中的熟脸儿,表演上比较松弛自然。

在这样充满娱乐性的背景下,间谍和反间谍行动轮番登场,让人目不暇接,破的是迷局,测的是人心。

因为口碑不俗,赵宝刚恐怕也要和我们一样延迟退休了,真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第4名:《边水往事》

2024年丨豆瓣8.0分

今年夏天的一匹黑马。

郭麒麟和吴镇宇,脱口秀节目中的两个嘉宾,却在本剧中成为搭档。

看似彼此不挨着,但跨界组合充满了化学反应。

本剧由国产犯罪片之父曹保平监制,虽然是一部爽剧,但整个制作周期长达5年。

导演提到,他和曹保平一开始就确定了架空地点的概念。

剧中的三边坡是虚构,里面有自己的社会规则和风俗习惯,是一个充满神秘的东南亚犯罪天堂。

他们使用的勃磨语也是请的语言学家专门创造的。

从这些细节能看出主创的用心。

郭麒麟饰演的主角沈星是个战五渣,独闯龙潭虎穴,没有拳拳到肉的功夫,没有缜密的逻辑推理,就靠着插科打诨活了下来。

侦探小说般的悬疑,游戏般的打怪升级,紧凑的猎奇故事,这大概就是它的取胜秘诀。

可惜的是,这部剧也难逃高开低走的命运。

前半部分几乎是奔着神作去的,中间开始到75%的部分直线下降,后面几集就全是灾难了。

崩掉的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有注水嫌疑。

豆瓣一开始标注16集,后来注水成了21集,前面一集1小时左右,后面几集剪到了四五十分钟。

不排除剧方看到剧活了,重新剪辑注水,导致观感下降。

二是演技问题。

郭麒麟是曲艺出身,演个插科打诨的喜剧角色还行,有点深度的角色实在是难为他了。

沈星一开始在他的演技舒适区,后来猜叔让他独立做事,他应该有所成长,独当一面。

但郭麒麟的演技不够,有点小孩穿大人衣服的感觉,只会挤眉瞪眼,剧情就撑不起来了。

吴镇宇一如既往演狠人猜叔,和以往的角色差异不大,其实是缺少惊喜的。

蒋奇明等配角演技炸裂,但戏份不够,红花不红,绿叶太绿,整体效果也不会好。

瑕不掩瑜,这部剧作为暑期档黑马,是优酷白夜剧场的一次反击,为《白夜追凶2》上线暖足了场。

第3名:《尘封十三载》

2023年丨豆瓣8.1分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几年优秀的国产犯罪剧,基本都是一个套路。

铺两条故事线,一条是过去犯罪线,一条是现在破案线。

两条线的时间跨度往往是十到二十年,增加年代感。

这类犯罪剧还常常会采用以老带新的模式,即一个老刑警带一个徒弟,然后老刑警退休,徒弟冲锋陷阵继续侦破悬案。

从《谁是凶手》到《胆小鬼》,从《三大队》到《狂飙》,全是这个路数,观众看多了难免会审美疲劳。

所以当《尘封十三载》出现时,剧名就这么直白,流水线式的犯罪剧,观众不太买账,所以它开播时反响并不热烈。

但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在模式化的创作中看到了新意。

比如同样是以老带新的模式,师徒在13年后位置对调,形成了一种结构上的互文。

陈建斌和陈晓的师徒组合,很有化学反应,陈建斌眼神里的纠结,陈晓眼神里的坚定,形成了鲜明对比。

比如同样是未能侦破的杀人案件,但凶手犯罪手段带着艺术细胞,有一种暗黑的美,对重庆这种城市还原得也很到位。

最难能可贵的是,一般犯罪剧,前期挖了很多坑,最后因为审查原因填不上,又是删减,又是改台词,草草收尾。

这部剧的结局封神,不仅填上了坑,还恰到好处上了一波价值,大结局播出后还涨分了。

《尘封十三载》是一部套着模版创作的优秀类似犯罪剧,微创新也是创新的一种。

第2名:《狂飙》

2023年丨豆瓣8.5分

近几年最火的一部剧,现象级的热剧。

一部剧,让张颂文一夜之间成为超一线演员,让演员高叶从花瓶演员变成人人公认的大嫂,让老默、小龙和小虎这些配角也被看见,接到了大量的资源。

张艺谋也兴奋了,撺掇了剧中一批人,再带上《漫长的季节》一些演员,拍了《第二十条》。

现在看,《狂飙》或许就是一部爽剧,爽过之后缺少回味。

但不可否认,它真的戳中了大众的痛点。

高启强一度成为短视频里最火的电视剧角色,张颂文面对泼天的富贵保持住了操守,如今平稳落地。

张译则因为这部剧毁誉参半。

除角色争议外,他似乎还卷入剧组纷争,连庆功宴都没参加。

两位主角在戏外的差异,何尝不是这部剧的某种延续呢?

不论如何,《狂飙》是一部会被历史留名的犯罪剧,高启强这个角色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第1名:《漫长的季节》

2023年丨豆瓣9.4分

这部剧是另一个维度的作品,一部犯罪剧拍成了艺术品。

犯罪剧,本来节奏飞快,悬念迭起。

年代剧,本该节奏缓慢,文火慢炖。

两种完全不同的特质,被导演熔于一炉,烹制出了这道特色的菜肴。

很多人觉得节奏慢,看不进去,那是他们的遗憾。

真正看进去的人,在剥开碎尸案的外壳后,才能看到岁月史诗的内核。

当年在下岗潮的冲击下,东三省的人们面临巨大的生存焦虑,碎尸案本质上就是这种焦虑情绪的一种外化。

几位主角,在残酷的碎尸案中无一幸免,生活全都受到了影响,又在漫长的岁月里,把这份苦涩咀嚼出了甜。

最后凶案的真凶是谁已经不重要,一代人的青春时光一闪而过。

有人在灿烂中死去,有人在麻木中生活,还有人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每个人都能在这部剧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几位演员的表演堪称精彩。

秦昊增肥用彪子这个角色致敬范伟的范德彪,一个爱吹牛心地善良郁郁不得志的可怜中年人。

范伟饰演的王响,名字很有深意。

《繁花》里的故事和本剧几乎同期,那部剧的精髓在于不响二字。

而这部剧王响,代表普通百姓。

他活得特别响亮,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唱出了他的乐观与豁达。

陈明昊饰演的马德胜,一支舞蹈尽显风骚,风头一度盖过了另外两位,和生病后的落寞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响的老婆罗美素,一个东北母亲,真不像演出来的。

蒋奇明饰演的哑巴,成为最大的惊喜。

连饱受争议的李庚希,在本片中也贡献出了演艺生涯的最佳作品。

好故事,好角色,好演员,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造就了这部神作。

未来很难再有犯罪剧能突破这部剧的高度了。

如果在2020年后选一部最有深度的电视剧,非《漫长的季节》莫属。

好了,以上就是近3年十部最佳的犯罪剧。

盘点完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犯罪剧,只要遵循正常的创作逻辑,演员有扎实的演技,故事能自圆其说,再加一点微创新,观众就会买账。

佳作多了,神作也就有了诞生的土壤,从《沉默的真相》到《漫长的季节》,神作都是这么卷出来的。

你最喜欢的犯罪剧又是哪一部呢?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犯罪类型电视剧,酒驾属于什么犯罪类型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