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人不能如期偿还借款,构成违约,可在借款合同中约定借款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金,那具体来说如何约定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即便约定了违约金条款,但是适用过程中还是可能存在诸多问题,很多时候是违约金条款本身约定不是很合适,那约定违约金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就上述问题介绍如下。
一、如何约定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
1、约定违约金的方式:
(1)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2)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2、可约定违约金的限额
对于出借人而言,如果对违约金限额有约定,例如违约金总计不得超过合同总额的20%,这样可以避免违约金无限制的累计计算,弥补被违约方因为违约行为遭受的损失。需要注意的是,责任限额的约定通常仅仅是一个上限,违约方具体承担的赔偿责任应当根据实际的损失,在责任限额的范围内具体确定。
二、约定违约金要注意哪些问题
1、违约金与逾期利率的关系
(1)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超过约定的利率借款人自愿支付利息或违约金,且没有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出借人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
所以,如果合同中已约定了逾期利率,不妨碍再约定违约金,二者是可以并存的。
2、不仅需要约定违约金,还应该约定违约金的标准
根据法释【1999】8号批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逾期付款违约金应当按照何种标准计算问题的批复》:“对于合同当事人没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标准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逾期付款违约金。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时,人民法院可以相应调整计算逾期付款违约金的计算标准。”
所以,如果仅约定了违约金,但未约定具体数额或计算方式时,只能按照同期银行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处理,但很多时候这个数额并不会很高。
以上是关于“如何约定借款合同中的违约金,约定违约金的注意事项”的介绍。需要提醒一点,在借款合同没有约定逾期付款违约金的情况下,则不适用违约金责任,但是,出借人可以要求借款人赔偿损失。如果因此出现借贷纠纷,最好还是请专业律师代理,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文源网络,侵权必删。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约定违约金的借款协议
●借款合同约定违约金如何计算
●借款合同 违约金
●借款约定违约金能否再主张利息
●借款约定违约金支不支持
●借款合同中违约金的法律规定
●借款违约金怎么在合同中约定
●借款合同约定违约金如何计算
●借款中约定违约金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