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梦,盗跖
大家好,由投稿人陈雪来为大家解答盗梦,盗跖这个热门资讯。盗梦,盗跖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盗墓笔记
视频加载中...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赏析:安史之乱后,杜甫流亡,生活贫苦。诗歌记录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况,虽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敬请关注喜马拉雅汉字解密栏目!
盗窃罪
贼与盗都表示偷东西的人,但是这两个字有没有区别呢?区别可大了!
“盗”的繁体字是这样写的写作盜,小篆的形体如下图。
下面是一个器皿的“皿”字,在这里象征财物。上面呢要注意,那不是一次两次的次,而是三点水的“㳄”,今天简化字写成了“次”这是一种简化写法。
“㳄”表示的是人张口流出了口水。在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当中,人们羡慕某物,常常会流出涎水,所以有“垂涎三尺”。
好,我们回到“盗”这个字上面来。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说:“盜,私利物也。从㳄,㳄欲皿也。”意思是说盗就是偷偷地将好东西据为已有,它强调“因为爱慕别人的财物而去私取”的意思。
另外,盗还可以用作名词,表示的是偷窃的人,偷盗的人。而在这个意义上,有一个字的意思与它相近,那就是——賊。
贼的字形由“则”“戈”两个字构成的,“戈”是形旁,则是声旁,这个戈是一种武器,贼的本义是杀,引申为犯上作乱、违法乱纪,再变成名词就指犯上作乱的人,违法乱纪的人、事物的败坏者。比如我们今天还有卖国贼的说法,但是不能说成是“卖国盗”。
“盜”的目的是“偷取想要的东西”,而“贼”的侧重是“由于某种原因用武力毁坏、伤害人或物”。今天这个贼又发展出小偷的意思。
说到盗,我们还很容易想到另外一个字就是“窃”。盗窃、盗窃,这两个字我们现在还经常连用。
“窃”的小篆形体,从穴从米,《说文解字》说:“窃,盜自中出曰窃。”是指米从穴中偷出来。因为古人对于盗窃罪判得很重,所以对于各种盗窃行为分得很细。“盜”和“窃”在有些场合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但是细分起来,它们也是不同的:“盗”可以指偷抢,私取,私下里以不正当的手段抢夺、抢拿财物。强调的是“私下里去抢、拿”。而窃强调的则是偷。
盗跟窃这两个字我们今天大多数用在书面语当中,我们平常用到的是什么,是“偷”字。
“偷”是个形声字,是从人,俞是声旁。它原来是什么意思呢?是“苟且,怠慢”以及很“轻薄,不庄重”这样的意思,例如我们说“偷生”就是指姑且活下来。“偷安”指姑且安定,“偷活”也是姑且活着。后来才用来表示“偷窃”的意思。
下期预告:明天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玉文将继续为您解读法律系列的汉字——制。为什么说制字的左边是一棵繁茂的树木呢?它与法制的含义有什么联系?敬请期待!
盗汗
这期节目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盗和贼两个字的区别,盗的本意就是偷东西,而贼这个字中有一个“戈”,它的本意是用武力破坏或者伤害人或物品,盗小而贼大,所以我们常说卖国贼,而不能说卖国盗!
敬请关注喜马拉雅汉字解密栏目!
盗窃
河南一男子多次伙同他人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殷墟遗址保护范围内挖洞盗掘古墓葬,其间曾盗挖出青铜角杯、青铜花觚、青铜戈等文物并出售。
5月7日,红星新闻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日前,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人民法院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男子有期徒刑10年3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创意配图 据图虫创意
判决文书显示,2016年左右,徐某伙同他人(另案处理)在安阳市殷都区郭家庄一院内挖洞盗掘古墓葬,盗挖出青铜角杯、青铜花觚、青铜戈等文物,后由董某以50万元价格出售给他人,徐某分得赃款3万元。经认定,该被盗掘地点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殷墟遗址一般保护区内。此外,徐某还曾先后伙同他人(均另案处理)在殷都区一家具厂仓库以及殷都区太行路北段路一蘑菇厂的仓库以及房间内挖洞盗掘古墓葬。经认定,相关盗掘地点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殷墟遗址保护范围甚至重点保护区内,经鉴定,其相关盗掘行为对商代文化层造成了严重破坏。
案发后,徐某亲属代其退缴违法所得3万元。法院审理认为,徐某伙同他人盗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殷墟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其行为已构成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且系共同犯罪。对于辩护人辩称徐某系从犯,经查,徐某在共同盗掘犯罪中,根据分工在现场着手实行犯罪并占有股份,且在第一起盗掘犯罪中实际分得赃款,其系积极参与犯罪,并非从犯,该项辩护意见不能成立,依法不予采纳。
最终,法院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10年3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
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
编辑 郭庄 责编 魏孔明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盗梦,盗跖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