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斗殴罪与聚众斗殴区别
斗殴罪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法律罪名,刑法中有聚众斗殴罪等与斗殴行为相关的规定。
(一)聚众斗殴罪
1. 主体方面:要求有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它是一种聚众性犯罪,通常涉及多人参与。
2.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是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而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
3. 客观方面:表现为纠集众人结伙殴斗的行为。例如双方各自纠集多人互相打斗,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而一般的斗殴行为,没有达到聚众斗殴罪的构成要件。如果只是简单的两人之间的斗殴,可能涉及治安管理处罚,如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罚款、拘留等处罚;如果斗殴行为造成他人轻伤以上结果,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等其他犯罪。总之,二者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聚众性、主体的特定性以及是否涉及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等方面。
二、聚众斗殴罪犯判缓刑多久
聚众斗殴罪判缓刑的考验期限需要根据原判刑期来确定。
如果原判刑期为拘役,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若原判刑期为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不过要注意,是否能判处缓刑,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例如犯罪情节,包括聚众斗殴的规模、手段、造成的伤害后果等;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如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是否有自首立功情节等;还有对所居住社区有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这些因素都由法院在量刑时综合考量,以决定是否适用缓刑以及缓刑的考验期限。
三、什么才算聚众斗殴罪呢
聚众斗殴罪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结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构成聚众斗殴罪需满足以下条件:
1. 主体方面,聚众斗殴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聚众斗殴罪。但并非所有参与聚众斗殴者均构成犯罪,只有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才构成聚众斗殴罪主体。
2. 客观方面,表现为纠集众人结伙殴斗的行为。聚众一般是指人数众多,至少不得少于3人。斗殴是指双方或多方以暴力相互攻击的行为。
3. 主观方面,是故意犯罪,犯罪的动机一般不是完全为了某种个人的利害冲突,也不是单纯为了取得某种物质利益,而是公然藐视国家的法纪和社会公德,企图通过实施聚众斗殴活动来寻求刺激或者追求某种卑鄙欲念的满足。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斗殴罪与聚众斗殴区别在哪
●斗殴罪与聚众斗殴区别是什么
●聚众斗殴和打架斗殴
●斗殴和聚众斗殴的区别
●聚众斗殴和聚众斗殴罪
●聚众和斗殴的关系
●聚众斗殴与殴打他人区别
●斗殴罪与聚众斗殴区别是什么
●聚众斗殴罪是故意还是过失
●聚众斗殴和殴打他人哪个严重
●聚众斗殴罪犯判缓刑多久能出来
●聚众斗殴罪犯判缓刑多久结案
●聚众斗殴判缓刑的几率大吗
●聚众斗殴罪缓刑条件
●聚众斗殴判缓刑是什么意思
●聚众斗殴被判缓刑要交罚金吗
●聚众斗殴被判缓刑会影响下一代吗
●聚众斗殴罪能判缓吗
●聚众斗殴缓行
●聚众斗殴罪缓刑辩护成功案例
来源:中国法院网-什么才算聚众斗殴罪呢,什么叫聚众斗殴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