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犯罪负责任吗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必须明确他们需要承担对应的责任。依照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未成年人在犯罪行为之后,对于他们的刑事责任追究与成年罪犯相比存在着明显差异。更为具体地说,针对已满14周岁但尚未达到16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涉及到诸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他人重伤甚至导致死亡、性侵犯罪、抢劫、贩卖有毒物品以及进行纵火、爆破、投掷危险物质等严重的暴力犯罪行为,那么就应该对这些未成年人追究刑事责任,然而,在量刑上会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理。至于那些已经年满16周岁但还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触犯了除了上述罪行之外的其他犯罪行为,同样也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在量刑上也会得到从轻或减轻处理。
对于那些年龄尚不足14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实施了严重的犯罪行为,通常情况下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有必要,政府有权将他们收容并进行教育改造。
二、未成年人犯罪会有责任吗
无疑,未成年人犯罪须担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相对于成年罪犯而言,法律对于未成年罪犯责任的确认与处理所采用的标准与方法存在明显差异。依据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明文规束,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应根据罪犯的年龄大小及犯罪类型进行具体判断,以此确定他们所要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在年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少年罪犯案件中,法律规定此类罪犯必须负上刑事责任,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考虑到未成年生理与心理特点,适度给予减轻或者免除刑罚的宽大处理。而对于年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罪犯,若其触犯了极其严重的罪行,例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并导致他人死亡等,同样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年满12周岁但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罪犯,只有在其犯下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并导致他人死亡的重案,并且情节特别恶劣,并且被告方明确知晓其的行为将引发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至于那些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罪犯,在法律实践中一般不会被要求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这不能代表他们的行为可以逃避法律制裁或公众监督。相反,为了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国家和社会会采取其他非刑罚手段,如教育矫正等方式,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进行干预和监管。
三、未成年怎样犯罪才会判死刑
在特定情况下,未成年人犯罪可能会面临极其严厉的死刑判决。
针对不满十八岁的青少年群体,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作出了特别的保护安排,明确规定不适用于死刑。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尚未成熟、认知水平相对有限等因素的综合考量,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刑事司法政策中对于未成年人应当注重教育、感化和拯救的要求。
无论涉案的未成年人所犯何种罪行,都不应被判处死刑。
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无视法律任意为之,其违法行为仍然将依法受到严厉的制裁。针对犯罪的未成年人,法律将采取适当且有效的措施进行教育改造及行为矫治,以期协助他们重返正常生活轨道并融入社会。
《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未成年犯罪负什么责任
●未成年犯罪由谁承担
●未成年犯罪要承担什么责任
●未成年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吗
●未成年犯罪承担责任的8种罪行
●未成年犯罪应承担什么责任
●未成年犯法是否应该负责
●未成年犯罪由谁承担
●未成年犯罪谁负责
●未成年犯罪谁承担责任?
●未成年犯罪谁承担责任?
●未成年犯罪负刑事责任吗
●未成年犯罪负什么责任
●未成年犯罪会判刑吗?
●未成年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未成年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吗
来源:临律-未成年怎样犯罪才会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