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债券会计分录处理,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比率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庞博

可转换债券会计分录处理,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比率

大家好,由投稿人庞博来为大家解答可转换债券会计分录处理,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比率这个热门资讯。可转换债券会计分录处理,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比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可转换债券是什么意思

金融界4月21日消息,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 (中证转债,000832)上涨0.41%,报420.16点,成交额527.11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近一个月下跌4.45%,近三个月上涨0.26%,年至今上涨0.94%。

据了解,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的样本由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转换债券组成,以反映国内市场可转换债券的总体表现。该指数以2002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

从指数持仓来看,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兴业转债(7.36%)、浦发转债(6.85%)、上银转债(3.08%)、重银转债(1.93%)、南银转债(1.72%)、杭银转债(1.7%)、通22转债(1.61%)、牧原转债(1.39%)、晶能转债(1.23%)、温氏转债(1.17%)。

从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63.43%、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36.57%。

资料显示,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样本每月调整一次,定期调整生效日为每月首个交易日,定期调整数据提取日为生效日前一个交易日。遇临时调整时,若样本券发生暂停上市、摘牌等事件,视情况自事件生效之日起剔除出指数;若样本券发行人发布赎回公告,自赎回公告日后第五个交易日将该券剔除出指数;样本券发生其他事件,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可转换债券名词解释

金融界4月15日消息,A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上证可转换债券指数 (上证转债,000139)下跌0.27%,报369.63点,成交额177.33亿元。

数据统计显示,上证可转换债券指数近一个月下跌3.22%,近三个月上涨0.64%,年至今上涨0.72%。

据了解,上证可转换债券指数的样本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可转换债券组成,以反映上海市场可转换债券的总体表现。该指数以2002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

从指数持仓来看,上证可转换债券指数十大权重分别为:兴业转债(11.54%)、浦发转债(10.75%)、上银转债(4.8%)、重银转债(3.02%)、南银转债(2.69%)、杭银转债(2.67%)、通22转债(2.54%)、晶能转债(1.94%)、闻泰转债(1.85%)、国投转债(1.76%)。

从上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持仓的市场板块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资料显示,上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样本每月调整一次,定期调整生效日为每月首个交易日,定期调整数据提取日为生效日前一个交易日。遇临时调整时,若样本券发生暂停上市、摘牌等事件,视情况自事件生效之日起剔除出指数;若样本券发行人发布赎回公告,自赎回公告日后第五个交易日将该券剔除出指数;样本券发生其他事件,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可转换债券的优缺点

金融界4月21日消息,上证指数低开高走,中证可转换债券价值指数 (转债价值,931236)报208.72点。

数据统计显示,中证可转换债券价值指数近一个月下跌2.33%,近三个月上涨0.56%,年至今上涨0.63%。

据了解,中证可转换债券价值指数选取转股溢价率较低且收盘价较低的转债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价值转债的整体表现。该指数以2017年12月29日为基日,以100.0点为基点。

从债项评级分布来看,中证可转换债券价值指数持仓0.95%为“A”级债券,0.74%为“A+”级债券,0.36%为“A-”级债券,22.22%为“AA”级债券,11.47%为“AA+”级债券,8.07%为“AA-”级债券,55.63%为“AAA”级债券,0.32%为“B-”级债券,0.07%为“BB”级债券,0.16%为“BBB-”级债券。

资料显示,中证可转换债券价值指数样本每月调整一次,定期调整生效日为每月首个交易日,定期调整数据截止日为生效日前第二个交易日。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在下一个定期调整日前,权重因子一般固定不变。遇临时调整时,若样本发生暂停上市、摘牌等事件,视情况自事件生效之日起剔除出指数;若样本发行人发布赎回公告,自赎回公告日后第五个交易日将该券剔除出指数;样本发生其他事件,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本文源自金融界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要素

关于可转债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专业知识呢?

一、什么是可转债?

可转债的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其本身是债券,每张债券的票面价是100元,可以到期还本付息,但与普通债券不同的是,可转债附带转股权,即可转债的持有人可以选择按约定的价格和比例,将债券转化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的收益。当然,持有人也可以选择不转化成股票而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的固定收益。

可转债的发行人是上市公司,其本质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一种方式。与发行普通公司债相比,可转债更受上市公司青睐,因为可转债的转股设计,降低了债券的发行成(可转债的发行利率仅有1%—2%左右)。

通常,一只可转债对应一只正股,例如“三一转债”的正股就是“三一重工”,可转债的表现与正股表现深度关联

二、可转债特殊条款

1.转股权,即可转债券转换为正股股份的权利。可转债转换为正股需要支付的价格为转股价,在可转债的募集说明书里,转股价事先约定

一张可转债转股的数量=债券面值/转股价格

可转债转化成股票时,含有转股价值的概念。转股价值就是可转债转化成股票的价值。

转股价值=债券面值/转股价格*正股价=一张可转债转股的数量*正股价

举个例子,三一转债的面值是100元,约定的转股价格是10元,正股三一重工的价格当前为12元,则三一转债的转股数为100/10=10股,其转股价值为10*12=120元。

需要注意的是,可转债的表现与正股的关联性较高,一般用转股溢价率衡量可转债的股性,该指标主要指可转债市价相对于转股价值的溢价水平

转股溢价率=(可转债价格-转股价值)/转股价值*100%

如上述三一转债的市场价格为130元,则其转股溢价率为(130-120)/120*100%=

8.3%。一般而言,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较高时,正股股性较一般,同时也要注意转股溢价率过高带来的投资风险。

2.回售条款,该条款是一种投资者保护条款。当正股价不断下跌,大幅低于可转债转股价时,投资者不会愿意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这时就有权力将可转债回售给上市公司。

3.赎回条款,该条款是保护发行人的条款。当正股的股价连续多日高于转股价时,发行人(上市公司)有权向投资者强制赎回未转股的债券,并按照债券面值加当期应计利息给投资者还本付息。强赎条款目的是促使投资者加速转股。

三、可转债交易规则

四、如何参与可转债交易

1.配售:假如持有可转债对应的正股,投资者可按持股的数量,优先配售一定比例的可转债,投资者缴款即可拥有这些数量的可转债。

2.申购:投资者可以像申购新股一样申购可转债,与新股申购不同的是,可转债申购实行信用申购,即没有持股市值就可以申购新债。

3.直接买卖:可转债上市后,可以在二级市场直接购买,具体操作与买卖股票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从2020年10月26日开始,可转债申购和交易要开通权限方可参与。

五、可转债的风险

与其他投资品种相比,可转债的投资风险相对较低。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工具,可转债的以下投资风险仍然需要投资者特别关注:

1、正股价格波动的风险。可转债的价格与股票市场价格有正向联动性,当股票市场价格下跌时,一定期间内可转债价格下跌甚至跌破票面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虽然不影响可转债到期收益,但正股价格一直下跌,会增加可转债的持有风险,也会增加持有可转债的时间成本。

2、利息损失的风险。虽然大部分可转债最终都能转股,但实践中也存在到期未转股、大股东还钱的特例。尤其是当公司股价一直下跌,转股价高于正股价格时,投资者大部分都不愿转股,造成上市公司短期内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最终偿付的利率可能还不一定达到定期存款的水平,投资者的高利息机会成本容易面临挑战。

3、提前赎回的风险。可转债发行人在发行可转债时就会明确在特定条件下将以某一价格赎回债券,而赎回债券往往限定了投资者收益率上限,容易造成投资者机会成本的损失。

本栏目仅为投资者教育目的而发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财信证券投教基地力求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可转换债券会计分录处理,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比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