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诈骗2万追究刑事责任吗
诈骗2万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诈骗2万已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构成诈骗罪。犯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不过,具体的定罪量刑会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判断。比如,若行为人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可能从轻、减轻处罚;若存在诈骗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或者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量刑时可能从重处罚。
二、诈骗可缓刑吗现在怎么判
诈骗犯罪符合条件可以判缓刑。
对于诈骗罪的量刑,依据诈骗的数额、犯罪情节等因素判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若要被判处缓刑,需满足一定条件。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四个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例如,若诈骗数额刚达到较大标准,且嫌疑人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积极认罪悔罪,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符合上述缓刑条件,就有机会适用缓刑。但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且犯罪情节恶劣,通常难以适用缓刑。
三、合同诈骗合同必然无效吗
合同诈骗情况下,合同并非必然无效。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也就是说,在合同诈骗情形中,受欺诈方拥有选择权。如果受欺诈方未行使撤销权,合同在撤销前是有效的,双方需按合同约定履行相应义务;一旦受欺诈方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后,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该合同,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即无效。
不过,若合同诈骗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或者存在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此时,合同效力不受当事人意愿左右,自始至终不产生法律效力。
所以,合同诈骗时合同的效力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不一定必然无效。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诈骗2万追究刑事责任吗判几年
●诈骗2万够判刑吗
●诈骗2万能判几年
●诈骗2万多怎么判刑
●诈骗2万元能判几年有案例吗
●诈骗2万会坐牢吗
●诈骗两万判刑吗
●诈骗2万够判刑吗
●诈骗2万会判刑吗
●诈骗2万可以判刑多少年
●诈骗可缓刑吗现在怎么判刑
●诈骗能缓刑么
●诈骗犯可以缓刑吗
●诈骗罪可以缓刑吗?
●诈骗案能缓刑吗
●诈骗能判缓行吗
●诈骗可以判缓吗
●诈骗可以判缓刑的金额在多少
●诈骗罪可以缓刑最多可以缓几年
●诈骗可不可以判缓刑
来源:中国法院网-合同诈骗合同必然无效吗,合同诈骗的合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