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是好是坏,贸易保护理论
大家好,由投稿人马洁来为大家解答贸易保护主义是好是坏,贸易保护理论这个热门资讯。贸易保护主义是好是坏,贸易保护理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贸易保护主义
周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表现强韧,进出口总额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进口4.17万亿元。在铁矿砂、煤炭、原油和大豆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情况下,中国为相关出口国家和供应商提供重要支持。一季度的出口表现尤其亮眼,总额录得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中国商品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自2023年一季度以来,中国的季度出口额就一直保持在10万亿元之上。从疫情后的较快复苏,再到稳定增长,中国出口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实现稳定复苏的保障。借助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优势,中国生产的机电产品不仅为各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的选择,也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充足而有效的保障。
中国外贸的稳定发展为不同所有制企业带来机遇,而企业的积极作为又进一步推动外贸业务的调整优化,形成良性互动。民营企业以其敏锐的判断和灵活的决策,积极把握全球发展机遇,提升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而其多样化的产品线和贸易伙伴关系,增强了中国外贸的韧性。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5.85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56.8%。外资企业同样在外贸中获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追求更低成本和更强资源协调能力,一直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作为拥有超大规模市场的经济体,中国持续开放的市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对各类经营主体知识产权的尊重与保护,吸引了外资企业来华发展。中国市场因外资企业的参与更具创新性、更有活力。外资企业在电子信息产品、生物医药和医疗仪器等商品进出口中占比高达四成。而这些跨国公司不仅从在华销售中获益,也借助中国产业的优势,持续优化全球网络,提升其全球竞争力。一季度,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达到2.99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29%。
在快速变动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与中国加强经济联系为主要经济体带来更多确定性。一季度,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占比51.1%,增速比也比整体增速高出0.9个百分点。相对较快的贸易增长,反映出中国与相关国家加快贸易便利化措施落地、扩大供需对接、实现互补发展的共同目标和积极行动。其中,东盟继续保持了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边贸易占比提升至16.6%。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国与东盟成员自贸协定等一系列机制性安排,增强了区域内各类经营主体间协同合作的意愿,降低发展风险、稳定市场预期。中国—东盟双边贸易的增长,不仅有效增强了双方基于各自资源比较优势的贸易联系,而且加强了包括家电、电子、纺织服装等产业垂直分工协作,为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创造了更好条件。
欧盟是中国另一重要贸易伙伴。一季度,中国与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双方贸易结构互补性强。中国从欧盟进口的箱包、乘用车和化妆品分别占同类商品进口总额的72.0%、51.7%和42.2%,进口的高端设备增长30.4%。在国内制造业水平持续提升的支持下,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工业机器人和高端机床分别增长81.9%和11.7%。无论是农产品、消费品,还是高技术产品,中欧不断拓宽互利合作领域,增强了双方的贸易动能。
应该看到,中国外贸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与重要贸易伙伴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但仍要对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可能带来的冲击有清醒认识和充分准备。
美国大幅提高进口关税,并通过极限施压迫使其他贸易伙伴接受其不公平的贸易主张,严重冲击和损害了多边经贸体系。如果相关关税政策落地,美国贸易总量和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都可能出现明显下滑。多数经济体将需要重新考虑未来跨国供应链的优化方向,扩大对华链接无疑是重要选项。今年,消博会、链博会、广交会、进博会等重要展会陆续揭幕,将为各国企业提供重新认识和评估中国市场的机会,加速全球供应链再平衡进程。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也有望进一步升级发展。伴随中欧班列、“空中丝绸之路”、自由贸易协定等一系列贸易畅通举措的加快落地,互联互通的市场整合优势将得以显现,吸引中国企业加速全球投资发展,为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贸易带来更多新机遇。中国促进跨境电子商务、新型离岸贸易等外贸新业态加速发展,将有利于中国与贸易伙伴开拓新的合作领域,进而为加强各方贸易的效率和韧性提供助力。
编审:唐华 蒋新宇 张艳玲
贸易保护政策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征收更高关税。这一不知所云的所谓“对等关税”,是赤裸裸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立即引发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各方普遍认为此举不仅将反噬美国经济,更将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和全球经济分裂。
市场对此做出剧烈反应,美国纽约股市主要股指期货在盘后交易中遭遇暴跌行情。高盛集团将美国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概率从20%上调至35%,认为关税飙升可能阻碍经济增长、推高通胀并增加失业。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警告称,“对等关税”将对零售业供应链造成“极大破坏”,导致美国家庭承受更高商品价格,进一步侵蚀美国家庭消费能力。
贸易有顺差和逆差,但不是谁占便宜谁吃亏的问题,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现代国际贸易本质上是基于比较优势的互利合作,而非零和博弈。中美经贸关系就很典型。1979年中美建交时两国贸易额不足25亿美元,2024年已超过6880亿美元。即使是在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干扰下,中美贸易额在2024年仍实现3.7%的增长。这完全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两国经贸关系深度交融、高度互补的本质——中国制造业为美国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商品,为美国运输、批发、零售和电商行业创造大量就业等。中方从不刻意追求顺差,美方从中美贸易中获利丰厚,在华美国企业的出口被计入中方顺差,美在服务贸易中也保持着巨额顺差。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中国美国商会近期发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48%的受访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53%的受访企业预计2025年将增加在华投资。从苹果公司到特斯拉超级工厂,从高通芯片到联邦快递,产业要素的跨洋重组催生出多个创新增长极。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80多位跨国公司代表出席,其中美企数量最多,充分展现了经营主体的理性选择。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表示,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这为跨国经营者投资兴业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商机。“两国工商界应该多见面、多交流、多合作”“贸易往来是美中关系的有力支撑”……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是两国工商界人士的广泛共识。进一步加强对话沟通,妥善管控分歧,发掘经贸合作潜力,才是中美经贸关系持续发展向好的长久之策。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更需要大国担当。中美经贸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态势事关世界繁荣稳定,对全球经济格局影响深远。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中美找到共同点至关重要,中美合作红利全球共享,开放的市场和畅通的贸易能够助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合作中当然会有竞争,中国从不回避、不惧怕竞争,但竞争要基于国际经贸规则。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不是出路。2018年如此,如今美国滥用“对等关税”也将重蹈覆辙,终将让美国陷入自我反噬的恶性循环。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中国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中国。双方应加强沟通,畅通对话渠道,遵循市场规律,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国际经贸秩序,为世界经济注入亟需的确定性。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贸易保护主义搞外病内治
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75周年。印度尼西亚经济改革中心(CORE)执行董事穆罕默德·费萨尔近日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不确定性加剧,贸易专断和保护主义抬头,因此,两国加强经济合作有望推动全球经济格局的再平衡。
在费萨尔眼中,中国和印尼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是一大亮点。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已经成为印尼主要贸易伙伴国,同时,中国也是印尼近十年来最大的投资来源国之一。
费萨尔认为,提升中国和印尼两国合作的“量”和“质”非常重要,比如在印度尼西亚投资中,要加强经济、环境及社会治理的协同发展。费萨尔表示,两国在推动中小型企业专项合作等领域都大有可为。
戳视频,了解更多观点!
(记者:李薇 剪辑:党贺)
来源: 中国日报网
贸易保护壁垒
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不是出路
钟声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国家征收更高关税。这一不知所云的所谓“对等关税”,是赤裸裸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立即引发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各方普遍认为此举不仅将反噬美国经济,更将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和全球经济分裂。
市场对此做出剧烈反应,美国纽约股市主要股指期货在盘后交易中遭遇暴跌行情。高盛集团将美国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概率从20%上调至35%,认为关税飙升可能阻碍经济增长、推高通胀并增加失业。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警告称,“对等关税”将对零售业供应链造成“极大破坏”,导致美国家庭承受更高商品价格,进一步侵蚀美国家庭消费能力。
贸易有顺差和逆差,但不是谁占便宜谁吃亏的问题,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现代国际贸易本质上是基于比较优势的互利合作,而非零和博弈。中美经贸关系就很典型。1979年中美建交时两国贸易额不足25亿美元,2024年已超过6880亿美元。即使是在美国单边主义政策的干扰下,中美贸易额在2024年仍实现3.7%的增长。这完全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两国经贸关系深度交融、高度互补的本质——中国制造业为美国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商品,为美国运输、批发、零售和电商行业创造大量就业等。中方从不刻意追求顺差,美方从中美贸易中获利丰厚,在华美国企业的出口被计入中方顺差,美在服务贸易中也保持着巨额顺差。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中国美国商会近期发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48%的受访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53%的受访企业预计2025年将增加在华投资。从苹果公司到特斯拉超级工厂,从高通芯片到联邦快递,产业要素的跨洋重组催生出多个创新增长极。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80多位跨国公司代表出席,其中美企数量最多,充分展现了经营主体的理性选择。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谭森表示,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这为跨国经营者投资兴业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商机。“两国工商界应该多见面、多交流、多合作”“贸易往来是美中关系的有力支撑”……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是两国工商界人士的广泛共识。进一步加强对话沟通,妥善管控分歧,发掘经贸合作潜力,才是中美经贸关系持续发展向好的长久之策。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更需要大国担当。中美经贸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发展态势事关世界繁荣稳定,对全球经济格局影响深远。历史和现实都已证明,中美找到共同点至关重要,中美合作红利全球共享,开放的市场和畅通的贸易能够助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行。合作中当然会有竞争,中国从不回避、不惧怕竞争,但竞争要基于国际经贸规则。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不是出路。2018年如此,如今美国滥用“对等关税”也将重蹈覆辙,终将让美国陷入自我反噬的恶性循环。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中国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中国。双方应加强沟通,畅通对话渠道,遵循市场规律,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国际经贸秩序,为世界经济注入亟需的确定性。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贸易保护主义是好是坏,贸易保护理论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